APP下载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构建高效课堂

2021-07-17李金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团体票数学课堂

李金霞

(江门市新会圭峰小学 广东·江门 52910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这句话说明了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主动的去学。当然面对沉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做到喜欢学、主动学似乎很难。所以,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

1 从小事入手,养成习惯,培养兴趣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白纸一张,只要老师肯花心血从小事教育、引导他们,他们肯定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经过后来训练得来的,我们既要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心地开展训练的工作,而且要从平常每一件小事做起,使学生不知不觉养成习惯。例如:学生回答问题小声,不一定要专门用一节课去训练,而更需要的是平时提问时就该要求学生大声一点回答,如果不行的,可鼓励或示范,让学生及时纠正。还可以把幽默带进课堂使学习可以愉悦的心情学习放胆学习会更大声回答问题,效果会更好。

养成表达习惯,我从低年级起就培养他们使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思维过程,以此促使其思维水平的发展。如教8﹢4时,教师要用凑十的方法(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教师讲清计算过程,然后让学生看着演示图、算式,模仿教师讲,这样不仅掌握了计算方法,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以后教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学生也能运用数学术语表达计算方法了。

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前提。对于小学生来说,专心听讲的习惯是靠老师有意识的采取各种措施,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生动活泼,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上,要求学生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我经常用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问题就可以让学生“回心转意”,从而纠正学生精神不集中、贪玩、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的不良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学生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养成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可以这样做:每次批改作业时,对书写认真的学生加上“笑脸”“书写认真”等激励性的评价,而且挑选几个最工整的作业本进行展览,可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还可以通过点滴的肯定使学自信增强,不断地以写字工整为荣,树起正气,相信能够坚持一段时间,肯定会出现很多的“小小书法家”。书写良好的数学作业,不仅反映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而且也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因此我对学生的书写要严格要求,数字、符号要正确,字迹要工整、清晰,格式要规范,排列要均匀,画线部分要求用直尺。我在每次批改作业,发现不按格式书写或出现错误,都用恰当的记号指出作业中的错误,要求学生“有错必纠”,及时订正。实践证明,通过严格书写,使学生形成耐心、细致、严肃、认真的书写作业习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记得有位伟人说过:“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一个安静坐在教室里的人不等于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觉得低年级最重要还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

2 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为了使学生对于新课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数学游戏,从而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教学“1-5的认识”时,我就设计了“游动物园”的游戏。上新课前我先说:“小朋友,你们喜欢游动物园吗?”学生们都兴奋地说:“喜欢!”“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回到动物乐园,热闹极了,老师就带你们去看一看动物园中可爱的动物。”接着多媒体出示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图,并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问:“你们都看到些什么?它们各有多少?看谁的反应是最快,比比赛好吗?最快的小朋友可以拿到自己喜欢动物头像。”于是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说出,如:大象有1只、犀牛2头、山羊3只、小鸟有4只、5朵花。这样,不仅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而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动机,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训练与培养。

3 挖掘教材趣味因素,鼓励学生多说,提高学习兴趣

挖掘教材趣味因素激发学习兴趣。好动、好奇、好胜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为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以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逐步做到想学乐学。如:教学“20以内进位加”时,可以设立一个情景:一个动物王国,小动物们正在做题比赛,谁做对了,就可以得到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小朋友想不想也和小动物一样得到一把金钥匙?”。学生的兴趣盎然,进入了情景,教师出示十以内加法复习题,让学生快速解答,然后教师宣布“答得又对又快的小朋友已拿到了金钥匙”,现在要开启第一道知识大门了。面临新的任务挑战,学生们充满好奇和期待,这时出示新授内容。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运用直观的实物、模型、图片、幻灯、录像等来激发兴趣,使学生在看了还想再看。

又如在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有教学“加减混合运算”这一课时,教材只提供了两种解答方法:

方法一:用原有人数先加又来了的人数,再减走了人数,求出现在的人数。

方法二:用原有人数先减走了人数,再加又来了的人数,求出现在的人数。

当然,根据已有旧知的经验,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应该很快想到这两种方法,教学的重点就如何引导学生把两道分步的算式改写成一综合算式。我本以为教材就这样安排,顺理成章可以结束这一课时,想不到一位平时总是抱着“无意注意”的态度听课的小男孩突然举手说还有第三种方法,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我示意他当小老师说说自己的想法,真让人出乎意料!

表2所示数据是在混合汽修正过程中截取的,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混合汽很快就修正到表1所示的数据。在笔者进行学习值清除后,混合汽长期修正值和短期修正值又都归零,喷油时间变成了1ms,但氧传感器λ值居然变成了0.6,此时发动机抖动加剧。但是,很快ECU又开始参与混合汽修正,短期修正值从0变成了-25%,同时喷油脉宽也变成了0.8ms,氧传感器λ值变成了0.8,此时,虽然发动机仍然有些抖动,但比之前要平稳了许多。随后,ECU继续对混合汽进行修正,长期修正值也开始从0逐渐变成了-35%,喷油脉宽变为0.6ms,发动机运转趋于基本平稳,此时调节过程已达到极限,氧传感器λ值维持在0.99。

方法三:后来13人,又走了6人,总的来说,来的人数比走的人数多7人。那么现在的人数就在原有的人数上增加7人。

在一节课上,新教材设计的意图并不是只重视学生看懂图意而轻视对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而是给我们这些使用新教材的实验老师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创新平台,用不同的方法去启发学生理解图中所蕴含的知识点,达到训练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提高学习主动性的目的。

4 注重课堂中生成的东西,提高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差异,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保护和激励学生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注重课堂中生成的东西,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配套教材第10页,数学故事,怎样买票省钱?题目给出如下信息:“大人每位3元,小孩每位1元”,“团体5人或5人以上,每位2元”,有两组人,一组是5个大人,3个小孩。另一组是3个大人,5个小孩。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独立思考,计算,再在小组交流。很快学生便得出第一组可以买团体票:2×8=16(元);个人票:3×5+3=15(元),买个人票比较便宜。第二组:也可以买团体票:2×8=16(元);个人票:3×3 + 5=14(元),也是买个人票比较便宜。这时有一个学生举起了高高的小手,说:“老师,第一组我还有更省钱的方法:5个大人买团体票,3个小孩买个人票,2×5+3=13(元)。”随即,有的同学们投来赞赏的目光,也有的同学传来反对声音,认为不行,不能拆开同一组人。究竟能不能,我把这个问题,抛回给学生,让学生再在小组里讨论。经过讨论,班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能,并且有创意。这时我说:“老师也同意可以这样买票。的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购票可以灵活运用,如不够规定人数买团体票时,可以其他游客,合在一起买团体票,那就可以省钱?”话音刚落,又有另一位学生提出,第二组也可以只用13元:3个大人和2个小孩合一起买团体票,另外3个小孩买个人票,2×5+3=13(元)。这时学生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那位刚回答的学生,则充满自信满足地坐下。谁还想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时又一位学生提出,两组8个大人合在一起买团体票,所有的小孩买个人票,则花24元,2×8+8=24(元)。比起刚两组分开最省钱的方法,13+13=26(元),还省了2元。这时连我也不由自主地拍起了手掌。

一节课中,我们可能预设了许多要讲的东西,但更要注重课堂中生成的东西。在活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很多创新的东西可能在不经意的环节中产生,如果能把握住,并加以引导,可能就会让学生迸发不可想象的思维火花,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达到意外的收获。

5 联系实际生活,激励学生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将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育上应如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能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

我会涂:

我会填:用 法算。

我的发现:

教师别出心裁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涂一涂、算一算、比一比等体验中思考发现:分数乘法的意义跟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了,对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就会事半功倍。

又如有的教师在教学《秒的认识》时,除了展示师生收集的生活各个领域有关秒的图片,还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来体验秒的长短,如用动作来表示1秒有多长,播放一段音乐,猜一猜有几秒,分小组活动:数脉搏、计算、写字、背古诗……来体验1分钟有多长,揭示1分=60秒。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必须要有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努力创建学生喜爱的课堂,尽力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孩子的数学分析能力就会有突破,我们的数学成绩就会有飞跃。

猜你喜欢

团体票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买 门 票
美在课堂花开
给孩子一次表达的机会
上海铁路局试行团体票电话预订及配送服务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