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享乐绘”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初探

2021-07-15韩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1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绘本

韩吉

【摘要】绘本是一种依靠一连串的图画和少量的文字,甚至完全没有文字,全靠图画来表达主题的儿童读物。本文主要内容是围绕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绘本主题阅读来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审美能力,为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阅读习惯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绘本;分享阅读

绘本,英文叫Picture Books,是近年国内兴起的一种备受关注而又独特的儿童读物,它依靠一连串的图画和少量的文字,甚至完全没有文字,全靠图画来表达主题。“享乐绘”校本课程开发,具体来说就是开发一套以主题绘本为阅读内容,以分享阅读为教学方式的校本课程,它以绘本作为阅读的素材,教师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课程设计,并在课堂上与儿童共同分享阅读一本绘本,开展相关的活动,使儿童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其初步阅读能力。“享”即分享阅读;“绘”即绘本;“乐”就是阅读的乐趣。本文主要从开发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课程评价等四方面来介绍该校本课程的开发,初步探索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 开发背景

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起始阶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养成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要从低年级开始。“绘本主题阅读”既顺应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又符合新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和课程性质的定位。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在低年级开展绘本主题阅读教学还具有极大的优势。

(一)顺应思维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从皮亚杰对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来看,7-9岁的儿童仍处于直觉思维阶段,这一阶段中具体形象思维是儿童思维的主要方式,其表征的工具主要依靠表象,离开具体的表象,儿童思维很难进行。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条件。绘本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具体形象的反映,是对现实生活中人、事、物的生动再现,这给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表象经验的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提供了理解的基础。相对于其它类型的读物,符合低年级学生思维特点的绘本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绘本阅读教学在低年级阶段开展有着很大优势和作用。

(二)新课标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低年级阶段(1-2年级)学生的听说读写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低年级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兴趣的养成,要开好这个头,让学生乐学、活学。一个好的作者一定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讲我心。这也是写作与口头表达最自然的过程。对于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就更是如此。学生没有心理活动,没有情感的产生,无话可说,怎么能写出好的作文呢?而要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齐头并进的发展,教师就需要给学生牵线搭桥,绘本阅读就是这样一座很好的桥梁。它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还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相关研究的缺乏以及开展绘本阅读的优势

在儿童阅读研究领域,很多研究者将绘本阅读教学的眼光更多地投向幼儿阅读课程和幼儿亲子阅读,缺乏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关注。一说到绘本,人们也会下意识地把它和学龄前儿童联系在一起,认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己经不适合阅读这些看似极其“简单”的绘本了。其实,与学龄前儿童相比,小学低年级阶段开展绘本阅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小学低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识字的能力,且有了一定的识字量,虽然不能独立阅读纯文字材料,但在进行绘本阅读的时候却可以不必依赖成人为其朗读,而能自己直接接触到绘本的“文字”这一元素,这便于阅读者更好理解绘本的文字。

其次,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理解力上也较学龄前儿童更进一步。图画和文字是绘本两种基本的表达元素,图画中的文字和图画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共同为故事的表达发挥着作用。因此,绘本阅读依赖于儿童对图画和文字两者本的理解,以及两者之间交叉的关系。与幼儿相比,对“文字”和“图画”的理解更胜一筹的低年级儿童在图画阅读中更容易把握绘本的主题。

二、课程目标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兴趣是指一个人对阅读活动的爱好,它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并在一定客观环境影响下,通过实践活动而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兴趣,才会对阅读产生一定的情感意向,积极主动地去进行阅读活动,寻求新的知识,开阔眼界。绘本阅读教学活动旨在通过教师的引导,以符合学生兴趣的绘本为阅读素材,开展相关阅读活动,将学生潜在的或者业已形成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使其成为学生阅读的强大心理动力和内在动力。学生的阅读兴趣具体体现为:喜欢书籍、喜欢图画和文字;阅读的内容广泛,数量多;阅读中有明显的个人情感体验;参加阅读活动积极。

巴金先生曾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养成。”对于儿童来说,是否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但阅读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引导和培养,需要阅读环境的配合。绘本阅读教学活动旨在为学生播种良好阅读习惯,给予他们走向成功、走向成才坚实的基础。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体现为:快乐阅读行为习惯;有意阅读行为习惯;专注阅读行为习惯;持续阅读行为习惯;广泛阅读行为习惯;精深阅读行为习惯。

(二)培养美感和审美能力,以及对真善美的向往之情

經典绘本中的图片多出自著名艺术家、了解儿童心理的美术家之手,他们出色地运用绘画技巧,通过优美的画面来诠释生动形象的故事,使得绘本既有色彩、线条、构图的美,又有语言、韵律和故事情节的美。儿童的审美心理是在多次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中用速写的线条、写意的笔法描绘出了可爱、生动的兔子造型;《小蓝和小黄》使用明亮活拨的色彩演绎了一个热闹的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则利用上下平行式的构图分别展现了约瑟一家和小老鼠一家的生活。形象生动的造型、明亮活拨的色彩、巧妙多变的构图吸引儿童快乐阅读,给孩子们以新鲜、兴奋的视觉冲击力和美的视觉感受。在感受美、享受美的同时,儿童的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开发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的校本课程开发
简析校本课程开发在农村中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简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
探讨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校本课程的开发
金融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