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品流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7-14李双序

商业文化 2021年14期
关键词:营运流通账款

李双序

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药品市场发展迅猛,蕴含着巨大潜力。但同时也深受“新医改”和“两票制”等政策的影响。目前国内药品流通企业毛利率比较可观,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在管理上下功夫。从近年来纷纷倒闭的企业中看出,许多药品流通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因此,为保证营运资金需求较大的药品流通企业能正常顺利运营,需要在资金使用的各方面做好把控。

营运资金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持有适量的资金来维持日常的经营,是财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药品流通行业,企业需要对灵活而复杂的营运资金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和控制,以达到不错的获利和较好的偿还债务能力的目标。

药品流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不合理

据资料显示,2017年我国前4位药品流通企业的销售规模占到前10位的总销售额的 75%以上,表明药品流通企业处于白热化的竞争阶段。为了在新医改的环境下利润不被限制,企业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药品流通企业通常在赊购方信用调查不全的情况下,采取赊账方式,增加应收账款,获得销售份额。在收账方面,药品流通企业作为中间商,在产业链条中相较终端强势地位的医疗机构,话语权较弱,使得应收账款难以及时收回的几率比较大。同时,由于医院受到了“药占比”和“零加成”的影响,医保资金常常到位不及时。此外,由于医疗单位自身财务核算和药品验收入库流转的问题,使得医院收入大幅减少,导致影响力降低,这更加大了药品流通企业收款的难度。

日常支出无效过多和大额支出缺乏预算

在目前市场条件的影响下,药品流通企业的买卖大多按照经验进行交易,完善的费用预算管理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一是营运资金的漏洞或者缺口随时会因为药品采购时费用无预算或者执行计划不严格而出现。二是预付账款占采购资金的比例大幅提升,但同时应付款项的付款期被压缩,所以在“两票制”政策和企业话语权在供应链中逐年下降的双重影响下,药品流通企业不得不采用除商业信用以外的融资方式,通常以短期债务为主。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其债务规模上升也较快,利息费用逐渐成为一项无效且巨额的开支,极易引发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三是物流储存及运输管理成本过高。国家在对药品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有许多严格的规定,所以对于某些特殊冷藏的药品,在配送时需要配置专用的冷链车。目前药品流通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调配送时效和配送服务的比拼。所以在这种背景下,药品流通企业往往盲目增加运输车辆和人员,无形中大大加大了运输成本。四是重大项目上支出无预算或缺乏科学预测。许多企业在预算管理中的预算、执行和考核、监督和评价等环节都做得不够好,导致资金大量浪费。五是没有预留充足的紧急资金。新冠疫情的爆发,导致企业在日常运转中面临如职工工资、房租等付现固定成本的巨大压力。另外采购防疫物资的大量开销,更是使得作为药品流通企业现金流遭受重创。

盲目采购导致存货积压

目前,许多药品流通企业为了获得采购优惠和达成期望的销售目标,往往采取集中大批量采购的方式, 因此存货积压现象十分普遍。另外,采购后的存货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还需要花费额外的仓储费用和管理费用。虽然许多药品流通企业开始使用ERP或用友系统进行管理,但通常由于收集到的信息可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导致业财融合的实施遇到重重阻碍,无法及时、精准、科学有效的预测进货量,特别是对一些季节性药品的采购,如果预测不准确,就易造成商品的积压或供应不足。当采购的存货远远大于实际所需量时,累积的大量药品还会面临近效期产品、滞销产品处置的问题。按理论上讲,大量的采购不易导致产品短缺,而事实却是据重庆市肿瘤医院针对77 项药品供应情况调查资料显示,42.85%的药品短缺原因在于供应不足或者难以采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药品短缺问题可以在6个月以内得到解决,仍有不足百分之五的短缺药品在24 个月内依旧无法得到解决。由此可以看出,供需方之间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对称和药品流通企业对短缺产品的采购把握不足的情况。

藥品流通企业营运资金有效管理对策

提高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合理性

首先在企业现有信息系统下完善客户信息,如果有闲余资金,企业可以考虑优化升级企业内部系统。其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策略。例如,可以根据每个交往客户的还款履约行为客户进行信用评分,仔细分析他们的财务和征信情况,计算出合理的剩余信用额度。第三,加强对及时对账制度的实施监督和做好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负责收款的业务员根据下游客户内部经营情况,并结合客户所在行业的发展状况等方面,做出合理评价,进行实时的回款跟踪,跟踪中的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上级管理人员,便于上级管理人员为不同下游客户及时制定和修订相应的信用政策。遵循业务员对负责的客户进行监督的准则,药品流通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人员考核制度,如果业务员负责的客户超期还款,那么该业务员会有一定的处罚,反之,该业务员应获得一定的奖励。在特殊情况下,可诉诸法律以帮助企业收回应收账款,减少坏账的发生。

加强成本预算与控制工作

首先预算编制比较适合采用上下相结合、增量预算的编制措施。其次利用大数据优势,获得行业公开的费用支出计划信息,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可靠的计划的预算,强化成本预测与管理,并且对以前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进行修补与完善,增强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最后是在执行过程中,密切进行动态监督与管理。参考已经设定好的预算执行偏差预警线,对执行过程中反映出的偏差及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纠正。在成本控制方面,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衡量销售收入与成本支出的真实情况,及时调整费用支出配比,以此减小费用支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充分利用商业信用融资,即创新融资的方式。

近年来,在国家政府机关的指导下,地方政府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等监管主体对各地区药品流通企业信用展开了分类和监管。因此,各药品流通企业应增强自身信用水平,获得更多商业信用融资。由于短期金融性负债是有息的、成本较高,不适合企业作为固定的、唯一的筹资渠道。所以药品流通企业这样的轻资产企业,可以考虑采用向银行质押优质的应收账款的方式获得融资。用这种创新融资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此外还可参考瑞康药品、九州通药品等上市药品流通企业通过发行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产品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三是借助互联网优势,与药品物流和药店合作,实现企业经营模式升级。为符合“两票制”规定,药品流通企业一般为了材料的充分准备,大多会加派人手和设备,从而导致人力、物力成本大幅增加。如果各省医疗机构药品(耗材)网上集中采购与监管平台数据可以与当地的医疗机构的药品收货验收系统信息共享,那么在药品收货时,医疗机构人员或其他检查人员通过扫码等简便操作直接调出“两票制”相关信息,既可以优化药品流通企业配送流程配送路线和时效,减少车辆维修等固定费用,又方便了医疗机构接货验收操作。目前,受行业领先企业规模效应的影响,中小型药品流通企业可采取融资兼并或转型重组的方式,使得运营资金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避免资金短缺

鼓励药品流通企业遵循“以销定采”的原则,制定合理有效的采购计划,减少存货在营运资金中的占用比率。为了达到这项目标,首先要在采购环节编制規范的采购计划书,计划书内应对当年的销售计划、销售预期、企业资金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性的规划,认真考虑其中易产生的风险,完善采购计划的制定,降低风险到最低程度。其次要加强对优惠政策让渡情况的关注。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淘汰落后企业,助力新兴企业。因此,研发能力差、技术落后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再继续大量购买。此外,加强对医院方面的药品采购工作特征分析,避免供不应求或供远大于求的现象发生。最后是强化库存管理。根据存货的使用效率和资金占用大小,将存货划分为ABC类。A类重点品种药品需要严格控制库存量,BC类可根据需求放宽。对于季节性产品和使用量下降的老品种,更需要有关人员借助系统线上检查和线下不定期走访盘查,多方位监督指定库存的合理持有量,做好库存最低持有量的设置,减少存货资金的沉淀。

2018 年,我国药品流通企业销售总额为21586万元,同比增长7.7%,销售同比呈现下降趋势。由此看来,在外部环境发些生了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传统药品流通企业必须审时度势快速转型升级,谋略创新的经营模式。因此,管理好药品流通企业中大量的营运资金这一关键部分,可以更好的促进其管理水平提高和效率提升,以谋求在创新发展中的竞争地位。

猜你喜欢

营运流通账款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浅析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供应链营运资金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供应链营运资金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
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缤纷多彩的车世界
应收账款融资会计处理探析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
双色镶嵌流通纪念币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