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路径探析

2021-07-13林臻

决策探索 2021年12期
关键词:衔接思想政治教育

林臻

【关键词】中学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

一、构建立体化教育环境,发挥协同效应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环境对受教育者正确价值观及理想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越来越迅速,不管是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学和大学阶段过渡的顺畅性,就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的衔接环境,构建大思政协同育人格局。

(一)学校教育环境

中学和大学的校园环境有很大不同,应该确保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间实现环境的良好过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中学尤其是高中,氛围相对紧张,而大学氛围相对宽松,也更加开放,学生有更多交流和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这种差异会让很多学生不适,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应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以实现中学和大学之间的顺利过渡。

(二)家庭教育环境

与学校相比,营造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难点较为突出。中学时期,父母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导致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过于沉重。进入大学后,父母对孩子要求放松,因此大学时期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重视度大大减轻,导致极度不平衡。家长必须充分意识到中学到大学顺利过渡的重要性,保持连贯性和统一性,营造连续性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三)社会教育环境

在教育的顺利衔接过程中,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同样很重要。不管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处在社会中,都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现今社会思潮更加多元化,使得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因此,必须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范围,让主流价值观占领舆论阵地,坚决抵制非主流思潮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影响,努力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渡营造一个和谐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建立健全中学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了解决现今中学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必须加强中学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机制建设,把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归入思政司的职能范围之内,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学和大学的顺利衔接提供制度保证。

(一)课程改革协调与发展机制

目前,相对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言,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过程较为缓慢。针对这种情况,要保证中学与大学思想政治课程的顺畅衔接,还需要加强双方在课程改革方面的交流和沟通。第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要紧跟初中课程改革的步伐,注意内容的连续性和适用性,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第二,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也要与高中保持一致,要主动去了解高中教学情况,补充高中教材的不足。此外,发挥思想政治课程学科优势,鼓励教师将理论研究延展到实践中,加快大学课程改革步伐,促进高中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顺畅衔接。

(二)任课教师间的沟通与协作机制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程衔接的实施者。中学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实现,需要这两个阶段的教师坚持系统学习的理念,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实际,实现有效对接。首先,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或通过教育部门建立的教育网站进行学术交流,分享教育教学情况。其次,可以建立定点学校合作机制,方便高中和大学两个阶段教师间的沟通交流。最后,可以定期举办大型研讨会,深化学科间的交流和讨论。

(三)学生之间的实践与交流机制

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实践性,因此,为了促进中学和大学思想政治课程的顺畅连接,各阶段的任课教师都应注重实践环节的衔接。第一,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多参加校内或校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劳动和服务的快乐,增强获得感。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大学参观学习,提前感知大学的氛围。第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可以多带学生走出校园,举办一些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鼓励学生去中学兼任辅导员工作,与中学生共同组织实践活动。

三、系统规划中学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目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导致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或多或少与之存在着重叠或断层的现象,从而抑制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加强中学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的衔接十分必要。

(一)统筹规划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一个课程往往是由多个科目组成的,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性质。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但也可能出现忽视学生的实际、割裂学生理解能力的现象。与此同时,强调课程设计的连续性和顺序性,也有可能会导致中学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出现重叠,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促进中学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有效衔接,必须坚持整体观念,对各阶段的课程内容进行综合设计。此外,教材编写人员必须加强沟通与交流,坚持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融合各科的知识,创新课程设计内容,适当删除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陈旧知识内容以及与大学知识重复的内容,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和精神需求。

(二)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中学和大学阶段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阶段。恰当的课程内容,能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构建起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中学时期学生的身心发育不成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会接触到纷繁复杂的信息,思想和心理活动也变得复杂多变。因此,课程内容要做到生活化、立体化,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在大学阶段,学生的身心较中学时期更为成熟,积累的知识相对丰富,现实需求更加强烈。因此,在这个阶段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应着重提高大学生的自觉意识。首先,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学习,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坚定中国道路的自信和决心。其次,加强国情、国史的教育,让学生深刻感悟中国道路選择的必然性,增强国家自豪感与荣誉感,加深爱国意识。最后,课程内容的设计可以针对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就业、心理健康等,进行适当的添加和完善,从而帮助学生积极面对,从容解决。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谢树平.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及案例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2014.

[5]周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36(11).

[6]胡学琦,樊宏法,江士方,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衔接与整合研究——基于中学和大学思政课教材内容的实证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02).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衔接思想政治教育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关于出口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