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蒜套种辣椒高效栽培技术

2021-07-12庄志群

农家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连喷蒜薹套种

套种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作、串种。套种能充分利用空间,发挥边行优势,并能充分利用土地和生长季节。大蒜套种辣椒是山东省巨野县目前主要的农作物高效栽培模式之一,产值高、效益好。应用该模式,亩产大蒜约1500千克,收入8000元左右;亩产辣椒约300千克,收入3000元左右,一亩地一年收入11000元左右。具体的栽培技术如下:

一、大蒜栽培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

大蒜,一般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白皮大蒜,它适应性强、抗病性广、个大、皮厚、产量高、耐贮藏,是巨野县广大蒜农首选品种。同时选择适合与大蒜套作的辣椒品种,如河南诸城生产的满德红8号。

(二)播前准备

1.整地施肥。选择中上等肥力蒜田,一般为壤质土或黏质土,且与非葱蒜类作物轮作2~3年。用旋耕耙耕翻,耕翻深度为 30厘米左右,清除杂草、根茬,土碎地平无坷垃。根据大蒜生育期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施肥原则以优质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肥料的施用应符合《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496-2010)》要求。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 2000~2500千克、氮肥(N)3~5千克、磷肥(P205)6~8千克、钾肥(K20)6~8千克。

2.种蒜处理。

①种蒜的选择与分级。精选具有品种特征,肥大圆整,蒜瓣整齐,无病斑、无损伤的蒜头。选择无伤残、无霉烂、无虫蛀、顶芽未受伤的蒜瓣,按大、中、小分级,分别用于播种。

②浸种。将选好的种蒜用清水浸泡一天,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2小时,捞出沥干水分播种。

(三)播种

1.播种时间。10月上旬根据茬口合理安排。

2.播种密度及用种量。一般平畦栽培,行距12~18厘米,株距8~14厘米,每亩播种25000~60000株,用种量100~150千克。

3.播种方法。平畦开沟播种、先在栽培畦一侧开沟,深3~4厘米,按株距7~8厘米播种,再按行距14~17厘米开第二条沟,用沟土覆盖第一条沟,按顺序进行。播完后耙平畦面,浇水。

4.喷除草剂和覆盖地膜。

栽培畦(垄)整平后,每亩用33%的二甲戊灵乳油150毫升,或24%乙氧氟草醚50~100毫升对水喷洒。喷后及时覆盖厚0.004~0.008毫米的透明地膜。

(四)田间管理

1.出苗期。大蒜幼苗出土3~5天不能自行破膜出苗的,应人工辅助破膜扶苗露出膜外,并用湿土封好出苗孔;先覆膜后打孔播种的地块,幼苗2~3天不能自行出土时,应人工辅助放苗扶苗,并用湿土封好出苗孔。

2.幼苗期。秋播大蒜幼苗长出3片叶后,浇一次促苗水,并中耕除草。土壤上冻前,浇一次越冬水。春播大蒜幼苗长出2片~3片叶时,应及时中耕一次,4~5天后再中耕一次。

3.花芽、鳞芽分化期。秋播大蒜在翌春天气转暖、越冬蒜苗开始返青时浇一次返青水,结合浇水每亩追施氮肥2~3千克,以后每8~10天浇一次水。春播大蒜浇水、追肥应相应提前。

4.蒜薹伸长期。浇水每5~6天进行一次,蒜薹采收前3~4天停止浇水。结合浇水每亩追施氮肥3~5千克。

5.蒜头膨大期。蒜薹采收后,每5~6天浇一次水,蒜头采收前5~7天停止浇水。蒜头膨大初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氮肥2~3千克、钾肥2~4千克。

(五)病虫害防治

防治时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

1.农业防治。

①选种。选用抗病品种或脱毒蒜种。

②晒种。播前晒种2~3天。

③加强栽培管理。深耕土壤,清洁田园,与非葱蒜类作物轮作2~3年。有机肥充分腐熟,密度适宜,水肥施用合理。

2.物理防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利用银灰色地膜避蚜;每2~4公顷设置一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按1∶1∶3∶0.1的糖、醋、水、90%敌百虫晶体配制成混合溶液,每亩放置3~4盆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采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每亩用1.8%阿维菌素乳油50~80毫升,或BT乳剂2~3千克,防治葱蝇幼虫和叶枯病。

4.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应符合《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GB/T 8321.10-2018)》的要求。

①大蒜叶枯病。发病初期喷洒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800倍液,或64%恶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均匀喷雾,应交替轮换使用。

②大蒜灰霉病。发病初期喷洒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 5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均匀喷雾,应交替轮换使用。

③大蒜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用20%病毒灵悬浮剂400~6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均匀喷雾,应交替轮换使用。

④大蒜紫斑病。发病初期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8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均匀喷雾,应交替轮换使用。

⑤大蒜疫病。发病初期喷洒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64%恶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均匀喷雾,应交替轮换使用。

⑥大蒜锈病。发病初期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⑦葱蝇。成虫产卵时,采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或灌根。

⑧葱蓟马。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喷施防治。

(六)采收

1.蒜薹。蒜薹顶部开始弯曲、薹苞开始变白时,应于晴天下午及时采收。

2.蒜头。植株叶片开始枯黄、顶部有2~3片绿叶、假茎松软时,应及时采收。

二、辣椒栽培技术要点

(一)辣椒育苗

1.苗床准备。苗床在土壤封冻前深翻晒垡。浸种催芽至露白播种,每亩用种量60~70克。播前10~15天整地筑畦,利用小拱棚育苗,也可设大棚套小棚,棚南北向。做好苗床后覆盖塑料薄膜进行烤畦,夜间覆盖草帘。

2.播种。2月20日左右播种,播前2~3天苗床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将经过处理的种子拌细沙均匀撒播,上盖1厘米厚细土,然后扣上薄膜,架好拱棚,覆盖棚膜并压实。

3.移栽前管理。播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16~18℃,出苗前不放风,晚上加盖一层草毡或者加两层膜以利保温,出齐苗后揭除棚内地膜。出苗后逐渐放风降温,前期一般不浇水,中后期视苗情洒水或浇水。如果苗弱,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以稀释的人粪尿浇小水,促其复壮。出苗后若温度超过28℃,要通风降温,及时除草。移栽前加大放风量,使幼苗逐渐适应大田气候环境。移栽前5~7天,喷洒百菌清500倍液预防病害。

(二)辣椒移栽及田间管理

大田管理一般于5月下旬拔完蒜薹后立即套种辣椒,行距80~100厘米、墩距30厘米,每墩栽3~4株,亩栽2800~3000墩。套种之后要浇一次定植水,促其早缓苗、快生长。如底肥充足且土壤保水能力强,生长期内一般不再施肥,否则应在结果高峰期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后期可结合防病进行根外施肥,可叶面喷施0.5%尿素或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定植后10~15天中耕保墒。

(三)辣椒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等,虫害主要有棉铃虫、烟青虫、蚜虫和茶黄螨等。

1.农业防治。实行严格轮作制度,选择地势高爽地块种植,防涝防旱;平衡施肥,增施完全腐熟有机肥,少施化肥,防止土壤富营养化;清洁田块,田间挂黄板诱虫等。

2.生物防治。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用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藜芦碱、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如齐墩螨素、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防治病虫害。

3.化学防治。猝倒病、立枯病为苗期主要病害,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防治。疫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为害,发病初期可用25%甲霜灵750倍液或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防治,每亩用量60~100克;也可用绿亨一号2000~3000倍液灌根防治。

(四)辣椒收获

在整个生长期间只要加强田间管理和汛期不遭受涝害,可陆续分期分批采摘红色果实。严霜到来之前要整株拔下,严防冻害。

大蒜和辣椒套种模式在巨野有成熟的栽培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是当下农业种植致富的一个好门路。

猜你喜欢

连喷蒜薹套种
黄瓜套种苦瓜 赶早上市效益高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拔蒜薹
抽蒜薹
蒜薹供过于求 价格偏低
养花小技巧
三七常见四种病虫害的防治
春防大蒜病虫害需对症
新疆:红枣地套种红薯
常见几种辣椒烂果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