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脆李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基于巫溪县下堡镇的实践

2021-07-12徐永朋

农家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发展

下堡镇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北部,辖9个村、2个社区,74个社,幅员208平方千米,西溪河自西向东从辖区中部横贯而过,南北两岸均为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耕地面积3万多亩,林地面积22万余亩,草地面积1.3万余亩,森林覆盖率68%。境内以山川河谷地形为主,立体气候明显,年降水量1150毫米,具有发展经果林产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下堡镇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经比例,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和提档升级。在中低山地区高质量管护猕猴桃、花椒、琯溪蜜柚、无籽沃柑、八月瓜等特色水果8000亩以上,在中高山区域发展以青脆李、核桃、脆红李等为主的水果10000亩,不断发展壮大特色水果产业,逐步走向一镇一特色和一村一品的新发展方向。

一、下堡镇李子产业生产现状

下堡镇种植李子的历史悠久,但过去大多在自家的房前屋后、荒坡田坎、自留山地上零星种植,土地下放到户以后,也有部分农户在责任地上小规模种植。2015年以来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全镇在海拔500米以下区域主要发展猕猴桃、蔬菜(集镇保供蔬菜)等,在海拔500米以上区域也包括部分海拔500米以下区域,主要发展具有浓郁巫溪地方特色的水果品种——巫溪青脆李,当地青脆李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壮大,且已初具规模。据统计,全镇李子在地面积达到8000亩以上,占巫溪县青脆李种植面积的10%左右,涌现出重庆栈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李均宏、后坝村方登魁、宁桥村李道华、石门村胡直秀等一大批懂技术懂管理会销售的优秀脆李规模种植户,全镇已进入挂果期面积2000亩左右,平均亩产1000千克,全镇产量达2000吨左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堡镇的青脆李产业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发展较快,优质的基地初具雏形,但离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还有很大一段的距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以下几点。

1.重栽轻管理,较分散和零乱。2015年至2018年期间发展的优质青脆李,部分未栽植在规划区域内,有的栽植在房前屋后的遮阴地,也有部分被栽植在荒坡田坎,更有甚者被栽植在河滩和道路的绿化带。还有部分单家独户和窎远户零星栽植,管理不善,成活率极低,缺乏病虫害防治和修枝整形的相关技术。

2.李子产品的商品化处理滞后。境内乃至全县及周边区县尚无一家专门的脆李加工企业,无成套的商品化处理设备,包括预冷处理、分级、包装等设备。所以目前所生产的脆李只能在当地的市场做鲜果销售,果子的商品价值不高。

3.品种的结构不是十分合理。从目前的品种来看,主要以常规品种为主,名优品种单一,鲜食用的品种很多,能加工的品种很少,甚至是没有,而且成熟期全部集中在6月底至7月份成熟上市,气温高,不耐贮藏,销售期短,很难长期满足和保证市场供应。

4.营销体系不健全,流通渠道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目前下堡镇从事脆李生产的主要还是单家独户,分散经营,抗市场风险能力较低。部分果农与供苗企业或是水果经销商虽然签订了销售合同,但是市场价格波动很大,各有各的小算盘和利益,缺乏合作的意识,履约能力较弱,矛盾大,果农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严重制约着当地青脆李产业发展和壮大。二是目前下堡镇农产品电商物流相对薄弱,产销对接脱节,直接影响了脆李向大市场的快速流通。

三、科学发展思路

下堡镇是巫溪县较为适宜脆李生产的区域之一,发展优势明显,跟当前全县正在实施的国土绿化提升行动、乡村产业振兴行动高度契合,特别是在下堡镇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安里、石门、后坝、上栈等村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要发展好脆李产业,必须加强脆李示范基地和示范片的建设,走专业化和标准化的产、加、销一条龙服务之路,探索产业发展的新途径。

1.因地制宜,科学种植。根据下堡镇的自然区域条件,制订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主产区种植优质的青脆李品种。栽植密度以3米×4米或是4米×4米为宜,亩定植45~50株不等,可以根据地形做出一些适度调整。苗木定植后,要及时做好定干处理,实行矮化栽培,保持苗干高度在30~60厘米,60厘米以上部分全部剪出除。

2.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对于病虫草害的防治,必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植保原则。大力推广新型生物农药和环保型农药,严禁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做好病害虫情的预测和预报工作。对于检疫性和危害性较强的病虫害进行重点监测,加强对引进的品种和苗木的检疫检查。对于草害,可以选择“安全、高效、低毒”的新型除草剂进行防控,如草铵膦等,也可以选择使用背负式的割草机进行人工除草,亦可以使用李树树盘覆膜,既可以除草也可以控水控湿,还可以有效降低裂果率。

3.合理施肥。必须坚持使用有机肥为主,增施磷、钾肥,适量使用无机肥,在苗期可以用尿素加猪粪水等用于提苗,有针对性地使用微肥,如使用专门的钾肥、硼肥等,必须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394-2013)》来执行,逐步推广配方施肥技术。

4.加大投入,争取政策支持。从发展现状来看,下堡镇青脆李产业是全县数量占比较大的产业之一,也是全镇的优势产业之一。从宏观和全局来看,经费保障是李子产业壮大的前提,而技术保障却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县级层面可参考附近的巫山县成立果业局、云阳县成立果品发展中心,乡镇亦可参照在各脆李重点生产乡镇落实1 ~2名农技员专门负责技术指导,可以培育3~5名本土的“田秀才”“土专家”,培育脆李科技示范户10~15户,充实本土技术力量。

政府应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政策、资金扶持,协调好小额贷款、农业担保贷款,鼓励果农增加投入。同时加强基地设施建设配套,进一步完善运输道路、生产便道、灌溉水利、生产用电等基础设施。建立完善经济合作组织,以村社为单位建立专业合作社或是互助协会,为果农提供一条龙服务,一家一户做不到的事情,通过专业合作组织解决,能有效提高抵御市场风险及加快产业发展的能力。

5.进一步加强和培育壮大多种新型经营主体。要进一步加强和培育壮大多种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批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企业、脆李专业村等多种新型经营主体。对于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进行适当补贴,主要用于进一步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和购置生产性物资。

6.开展青脆李营销奖励和自然灾害保险和收益保险试点。一是建议在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青脆李线上线下营销奖励和网点建设、青脆李自然灾害保险和收益保险;二是建议制定《青脆李产业扶持奖励办法》《青脆李营销奖励补助办法》《青脆李优质产区划定规划》;三是补贴资金重点用于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多种新型经营主体,以及产销、加工等链条的延伸。

7.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在全镇培育水果社会化服务组织2~3家,主要开展统防统治、整修修剪、修枝刷白、果园托管等,开展送技术入村等,形成“镇农技员+村级骨干技术员”的新技术推广体系。二是建立销售的电商平台和收购销售体系,培育1~2家从事脆李销售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8.大力发展旅游观光生态果园。运用游览、休闲、观光将现有的果业资源拓展为旅游资源,有效地和境内红色旅游结合起来,境内有美丽蜿蜒的西溪河,峡谷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把果业资源与观光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春赏脆李花,夏品脆李果,秋吃脆李干,冬饮脆李酒,促进脆李产业可持续发展。

脆李香,富有望。承载着下堡人民致富奔小康梦想的巫溪脆李产业,正在做大做强……

猜你喜欢

发展
张丽敏:传承路上求新求变求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印刷术的发展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