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构建小学语文“砺志课堂”的教学策略

2021-07-11王芳

天津教育·下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王芳

【摘  要】语文作为小学的重点课程受到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应该顺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加快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砺志课堂”的构建,可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更应该掌握“砺志课堂”构建的要点,为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基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小学语文“砺志课堂”的教学策略展开了探讨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砺志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2-0159-03

【Abstract】As a key curriculum of primary schools, Chinese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from the education circle. It should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speed up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inspirational classroom" can truly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autonomy and meet their individual needs. Especi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we should grasp the key poi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spirational classroom" and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the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explores and explores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constructing the "inspirational classroom"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Keywords】Core literacy; Primary school Chinese;Inspira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ies

“礪志课堂”是当前教育发展中诞生的新概念,对于指导教学实践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学科,能够引导学生的能力思维发展,为其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保障。“砺志课堂”的提出,则以“弘毅有为”为基本目标,转变了传统课堂模式,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应该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在“砺志课堂”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体现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砺志课堂”也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制定完善的教学工作方案。

一、“砺志课堂”概述

(一)“砺志课堂”的概念

“砺志课堂”即以磨砺学生的意志为基础,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与水平,为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创造条件。在“砺志课堂”中应该遵循现代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增强课堂的精品性与文化性,为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实施注入动力。重视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互动,以现代教育学理论为依据,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意识,满足个性发展需求。构建主义也是砺志课堂的基本理论,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构建。

(二)“砺志课堂”的特点

“砺志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除了在课堂当中需要学生积极与教师互动外,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中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保障在学习中的自觉性,使学习任务能够高质、高量地完成。“砺志课堂”也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教学内容由课堂拓展到课外生活与社会,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更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条件。在“砺志课堂”中可以营造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尤其是语文学科本身具备人文性的属性,因此“砺志课堂”的构建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四备三思”教学模式是“砺志课堂”中的常用模式,因此保障了课堂结构的精品高效性与灵活性。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小学语文“砺志课堂”的意义

在新时期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小学语文“砺志课堂”的构建,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潮流,体现了语文课堂的生态性与文化性,课前学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学习更具一体化。帮助学生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自身的素质内涵。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砺志课堂”的实施要求促进自我专业发展,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而且,“砺志课堂”能够体现学校的教学特色,加快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小学语文“砺志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引导学生的课前预习,是构建小学语文“砺志课堂”的关键,可以真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主发现语文世界的魅力,为后续学习增添动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预习效率与质量,从而满足课堂教学要求。在新课教学前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整合,明确教学的重点及难点,从而确定合理的引导策略,使学生在预习时更具针对性。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生加以引导,增进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在微课视频中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使语文知识的呈现更具生动性和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赵州桥》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赵州桥相关纪录片片段和图片融合在微课视频中,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赵州桥,同时掌握本节课程的生字词及写作方法。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解决课堂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增强其学习自信心。教师应该认真备课,确保微课视频能够集中文本内容精华,从而在5~10分钟的时间内使学生快速掌握学习技巧与方法。

(二)运用课堂提问

提问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提问策略不合理也会导致学生出现畏惧心理,不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在“砺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新提问方式,从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条件。增强问题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乐趣,在快乐的情绪中解决学习问题,这也是“砺志课堂”的核心。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小学生的认知思维、兴趣爱好等进行分析,使问题能够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增进语文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可以调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

比如,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层次性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使其回忆自己在早晨、中午和傍晚时看到的太阳形状及大小,从而对两小儿的观点进行讨论,得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尤其是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也应该进行正面引导,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与学生一同思考问题的答案,并鼓励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砺志课堂”的实施创造条件。

(三)划分合作小组

除了应该使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外,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在小组的团结合作中共同解决学习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性格特点等进行综合考量,确保分组的科学化,满足合作学习要求,提高“砺志课堂”的实施效果。在小组的交流互动中,学生能够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挖掘语文学习的潜能,增强学习的持久动力。小组各成员之间应该实现有效互补,能够在互相帮助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充分发挥合作小组在“砺志课堂”中的作用。教师应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教学任务,并明确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在学生完成微课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用于自主讨论,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鼓励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并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组与组的互动中突破学习的局限性,形成良好的班级竞争氛围。

(四)遵循以人为本

“砺志课堂”的构建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呼应学校“砺志核心文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弘毅、有为”的学习状态,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内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学生搭建砺志成长的平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和认知思维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沿用同一套教学方案,而是要采用层次性教学策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砺志课堂”中获得进步与提高。对于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应该适当降低学习目标,使其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能够增强自信心;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该适当提高目标的完成难度,使其在不断奋进当中突破自我局限性。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全面了解,加强对“砺志课堂”的组织和引导,使学生能够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组织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论阶段,而应该在丰富的实践活动当中落实“砺志课堂”实施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特长的机会和平台。在实践活动当中,也能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心理素质得到提升,创造能力得到激发。实践课堂需要教师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追求自然和淳朴的语文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追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学习,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会想、会说、会做,乐想、乐说、乐做,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三、结语

“砺志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以通過引导课前预习、运用课堂提问、划分合作小组、遵循以人为本、组织实践活动等途径,对“砺志课堂”进行逐步优化,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加快教学改革步伐。

注:本文为2019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语文‘砺志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817)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何辉武.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

[2]廖娥卿.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

[3]李敏.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华夏教师,2020(21).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