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阅读审题

2021-07-11丁宇

天津教育·下 2021年4期
关键词:审题阅读小学数学

丁宇

【摘  要】数学是一门强调逻辑思维和审读能力的学科,教师要加强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提升阅读审题能力。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其次开展数学阅读审题教学。本文通过对小学生阅读审题能力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求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审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2-0118-02

【Abstract】Mathematics is a subject that emphasizes logical thinking and reviewing ability. We need to strength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mathematical concepts and improve their reading and reviewing ability. As elementary school is the initial stag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we must first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terest, and secondly carry out mathematics reading teachi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reading and reviewing ability, and explores the measures to carry out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under the core literac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Reading;Examining questions

數学作为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重点学科,不仅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还与未来学生初中和高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培养阅读审题能力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环节,夯实学生的基础能力才能为今后的学习铺平道路,并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我们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要更多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审题能力。

一、加强对学生阅读审题能力的重视

在小学数学审题教育中,要将教材作为教学指导的重要参考资料,但是不能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创新而不是盲目地进行改变。同时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强,需要教师采用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对于比较难的题目,可能会让学生讳莫如深,不利于知识的巩固以及基础的夯实。教师要尽量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活,将数学题目与之联系起来,并认真甄选教材中的教学案例,可以根据本土化的情况进行改造,其目的是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数学题目,也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也要注重对静态化的课本知识点进行动态的情景搭设。通过教学活动实践,让学生能加深印象,也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内容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引导学生建立数学问题和生活情境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从思想和观念上进行转变和适应,因为为了促进审题环境的创设,教师应该逐渐从之前教学实践中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而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去完成相应知识点的学习,进而实现审题能力的有效提升。比如,在讲解“20以内加减法”这一内容的时候,由于计算量比较小,因此小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但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深入思考题目,寻找最优化的解题路径,规范小学生的计算过程。

二、注重发展学生的阅读审题能力

很多学生的审题效率较低,面对这种问题教师应该主动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更多地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思考题目,而不是采用理论性的说教方式。例如,在讲解“圆的周长及面积”题目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圆的定义并让学生在操场上牵手,围成一个大的圆圈,通过实际的活动让学生对圆的了解更加直观,同时也有效避免了枯燥的学习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另外,小学生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及表扬,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进步不要吝惜赞美之词,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爱的世界里成长,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防止其消极情绪的滋生,对于学生的进步有着较大的影响。例如,在审查交叉问题的时候,基于小组合作的提问模式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某年级二班有30名同学,其中15名同学喜欢排球,20名同学喜欢篮球,请问既喜欢排球又喜欢篮球的同学有多少名?”在解答这道题目的时候,可以采取生活场景还原的方式快速解题。在草稿纸上画出两个圆圈,其中一个圆圈代表喜欢排球的同学,另外一个圆圈代表喜欢篮球的同学,而两个圆圈交叉的部分代表既喜欢排球又喜欢篮球的同学,两个圆圈总体代表的是30名同学,通过这样的转变,可以快速得出最终的答案为5人。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审题

传统的小学数学审题教学形式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通常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为转移进行教学方案调整,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信息反馈,而是按照自身制定的教学任务进行分层教学。随着素质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审题教育必须凸显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并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性,实现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授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建议小学数学教师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构建数学课堂,秉承“让强者更强、让弱者逐步提升”的教学原则,通过分层教育方法提升小学生的认知思维水准以及认知能力水平。例如,在做小数加减法题目的时候,学生需要将异分母的分数比较再和加减法进行通分,但是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能就对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了解不多,因此也无法合理运用。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就应采用分层教学形式,对于能力超强的学生,要让其运用最小公倍数进行通分和计算,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而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了解其中的运用含义,直至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规则。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学生的认知能力差距逐渐拉大,在同一堂课程中对一部分学生进行审题延展加强练习,而对另一部分学生则是夯实基础知识,尤其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上,要帮助学生再次确认和理解,保障学生的练习效果。

四、构建数学阅读审题现代教育体系

小学生由于年龄关系,在理解很多抽象性数学问题的时候具有一定难度,而数学的概念性问题是将抽象的定义与概括性的表达融为一体,对于学生来说很难掌握,因此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一直以来都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比如,小数作为分数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意义重大,需要教师在构建小数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学会对比分析,以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同时要将小数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贴合,让学生加深印象,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教师提问:“我们去文教店买东西,并不是所有的钱都是整数,物品的价格可以精细到几角钱,比“角”还小的计量单位是“分”,同学们有没有遇到过呢?”学生纷纷表示有过这样的购物经历,并举例说明自己买的东西分别是多少钱。学生说:“在长度的测量上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身高就是1米2、1米3、1米5等。”教师继续引导说:“没错,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现象存在,这是由于我们数学采用的是十进制,但是往往生活中的数字并不都是整数,而是小于我们的通用计量单位,因此‘小数就是在计数过程中的延伸方式。”

综上所述,小学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阶段,阅读审题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特征逐步引导,注重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还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审题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汪洪伟.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阅读审题的途径[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9(11).

[2]胡克星.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阅读审题的研究[J].魅力中国,2019(43).

[3]李桂平.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阅读审题的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9(10).

[4]龙洪.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阅读审题的研究[J].文渊(小学版),2019(05).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审题阅读小学数学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