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07-11吴君

天津教育·下 2021年4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语文应用

吴君

【摘  要】作为一门基础性语言学科,小学语文对于学生阅读、表达、写作、交际等基本语言素养与思想、意识、道德、情怀等根本人文素养的培育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时,应该加强对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渗透、融合,以促使学生在符合自身认知特性、满足自身求知夙愿的丰富性、鲜活性、生动性、多元性教学情境内切实激活认知潜能,逐步培养语文兴趣,深度感知语文魅力,在属于自己的认知视域内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获得全面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2-0090-02

【Abstract】As a basic language subject,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basic language literacy such as reading, expression,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and basic humanistic literacy such as ideology, consciousness, morality, and feelings.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penet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contextual teaching method when implementing the Chinese teaching guidance in elementary schools, so a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meet their own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satisfy their own long-cherished desire for richness, freshness, vividness, and diversity The teaching situation effectively activates the cognitive potential, gradually cultivates interest in Chinese, deeply perceives the charm of Chinese, and better learns Chinese knowledge within its own cognitive horizon, and obtains comprehensive and sufficient development.

【Keywords】Creating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Chinese teaching; Application

所谓创设情境教学法,又简称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借助客观情境,将学生带入具有生动性、鲜活性、真实性、趣味性的认知情境内,并通过对诸多教学资源的融入、素材的应用,让学生在符合自身认知需要的学习情境内释放自身情感、诱发心灵共鸣、渲染课堂氛围,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能、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目的。借助创设情境教学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指导,落实学生语文认知实践,既符合小学阶段学生认知实际,又顺应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倾向。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推动学生认知发展时,应该加强对教法的优化、学法的创新,并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设定教学目标、灵活应用多元措施,将学生引入更丰富、生动、鲜活的学习情境中,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更好发展提供坚实保证,给予强劲助力。

一、加强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语文内涵

以问题情境创设为驱动,让学生在具有探究性、交互性、趣味性教学问题的辅助下调动身心潜能,探索语文内涵,更加符合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现状,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探寻中眼前一亮,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认知迁移。一是借助连续性提问,让学生在循序推动中融入问题情境中,在探究、解决、突破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增强、提升自身语文能力,在问题情境与知识内容的有机对接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开展语文知识学习。同时,针对不同学生认知特性,教师创设连续性问题情境时,应该使不同问题按照由易到难、由深到浅、由简到繁的导向呈现,以更好地发挥问题情境的作用。二是利用针对性问题,就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有机衔接起来,并引导学生深度探究、科学研讨,在切实凸显问题情境作用的同时,为语文教学更好发展提供助力。例如,在《鞋匠的儿子》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教学主题为辅助设问:“在林肯发表就职演讲时,参议员们的态度发生了哪些转变?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并顺势组织学生分组探究、研讨,等到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一定感知后,再次设问:“如果你就是当时的林肯,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发表意见、感知体味中深切感受林肯的人格魅力。通过这一连串针对性问题的引入,学生自会快速进入具体问题情境,其思维、意识、理解也会切实增强,语文学习的实效性、发展性、科学性便会在无形中获得切实增强与充分彰显。

二、加强对网络媒介的使用,促使学生科学学习语文知识

由于很多小学生抽象思维意识不足,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再加上小学语文涉及的知识比较琐碎、冗杂、多元,且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升、认知视野的拓宽、语文潜能的激活、自我夙愿的实现,都会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活跃,性格好动,自控能力不足,生活积淀匮乏,以致其面对诸多比较复杂的语文知识、比较深奥的语文问题时,往往会因为难以理解、无法掌控而心生倦怠,进而直接影响其语文学习发展。对此,教师可以加强对诸多有效性、丰富性媒介工具、资源、素材的应用,进而让学生在多元图画、生动视频、教学微课、网络资源等驱动下,以更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学习语文知识,探究语文问题,提升语文能力。随着诸多媒介工具的引入,语文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丰富性自会切实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也会获得大幅提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借助媒介资源、工具、素材时,应尽量避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束缚,根据教学需要与学生特性,力求所用媒介的针对性、发展性,使其为切实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能力、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涵提供服务,给予帮助。

三、加强对生活素材的借用,引领学生逐步提升语文素养

众所周知,语文是对于生活的深度浓缩,生活是对于语文的直观体现。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素材、資源、事物等,都可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的有效凭借。而且,小学语文中涉及的很多知识、内容、问题等,也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因此,教师可以以生活素材为辅助,创设出具有生动性、多元性、丰富性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并促使学生在生活与语文的衔接、过渡、迁移中实现认知发展。第一,以生活素材为辅助,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在认识生活的基础上学习语文,增强自身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第二,以生活现象为诱导,打破思维定式,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迁移发展中实现更好发展。第三,以生活现实为载体,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案例、真实资讯、热门议题等引入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分析、探究、辩论、研讨,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认识、观点,进而达到拓宽学生认知视域、激活学生思维能力、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四、结语

总之,将创设情境教学法应用至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强的必要性、现实性,既可以于无形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可以为语文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无限活力。而且,随着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逐步融合、渗透、应用,教学效能将会大幅提升,学生素养也会深度塑造。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落实教学指导时,应该以学生实际与发展夙愿为基础,加强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路径的拓展、教学措施的优化、教学方式的革新。为促使学生认知发展、潜能激活、素养塑造提供保证,奠基铺路。

参考文献:

[1]肖婉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J].教师,2020(18).

[2]杜中华.创设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少年,2020(18).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小学语文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