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班干部的责任心落地

2021-07-11刘玉华

新班主任 2021年5期
关键词:责任心申报班干部

刘玉华

核心素养中有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因此,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作为班干部培养的第一要务。

在信守承诺中培养责任心

开学第一天,每个同学都拿到了一张“班级管理岗位申请表”。所有岗位的设置都来源于班级日常运行,就是为了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氛围。学生拿到表后应认真思考,选择自己心仪的岗位,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竞聘海报与演说稿。正式竞聘时,全班同学轮流上台演讲,接受其他同学的现场提问,最后根据投票结果选出各个岗位的负责人。竞选上的同学要接受班级正式“挂牌”,签订聘用合同,现场承诺“为他人服务”。这种富有仪式感的班干部选举,意在营造“小社会化”的环境,让学生在自我选择、同伴竞争、承诺服务中培养责任意识。

帮助他人获得成功感

班级里有这样一批特殊的“顾问”存在,他们是在班级管理中认真负责,懂策略的佼佼者。所以再次提升他们的管理层级,定为顾问,主要工作是给新班干部培训。培训分为固定培训与实践指导两个方面。固定培训是指每周在固定时间段,新老成员一起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找出对策,实践指导是指在日常工作中,就具体的问题提供建议和帮助。“老干部”在当顾问的过程中,责任心越来越强,更有担当,而“新干部”有了“靠山”,做事也更得心应手。

为他人服务要入心

有一个小组的卫生考核总是比其他组少一颗星,原因是书桌收拾不整齐。原来他们组有一个同学总是将课桌弄得乱七八糟,小组同学也对他颇有怨言。卫生部部长要每天扣掉这颗星吗?班主任提醒卫生部部长想想当初的“就职”承诺。于是第二天,管理卫生的同学主动和“邋遢”的同学一起整理课桌。由此,从检查者到服务者身份的转变,让学生明白了责任的意义。变管理为服务,处处以服务精神为宗旨,遇事以服务意识来解决,意味着学生能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这是社会责任心形成的重要节点。

养成共同反思的习惯

“今天的活动,我们反思着还有几个问题要注意。”“我有不一样的观点”……像这样的语言在班级里是一种常态。为孩子营造安全平等的氛围,让他们生发自己的想法。因为一个人只有对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地,觉得这件事与自身有关,才会承担相应的责任。

每天下午放学前,班干部有5分钟的时间做每日反思,这个活动由班干部轮流主持,带领同学对班级的日常情况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学生一个个上台发表想法的过程中,班级和每个人都建立了联系,孩子们开始慢慢意识到这是自己的班级,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而主人翁意识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每个孩子开始为班级的发展服务,当出现不和谐的行为和声音时,有大批孩子敢于站出来说不,敢去提醒和制止。长期坚持,孩子们的责任心就会慢慢形成。

不断进行自我评价

学期结束时,班级所有班干部会有一个申报奖项的过程,自己申报,填写申报理由。奖项类别有“最有耐心奖”“最坚持不懈奖”“最具服务奖”“最有智慧奖”等,这些奖项是小干部对自己工作的一个回顾与反思,每评选一次,都会帮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与申报奖项匹配的还有期末述职,述职主要包括:每个人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以后怎么改进等。述职与申报奖项都是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只有学会自我评价,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成长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就是责任感形成的动力。?

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看到、想到、做到、坚持到,而要培养一个有责任心的班干部就要做到这“四到”。

(作者单位: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创新实驗学校)

责任编辑  刘玉琴

猜你喜欢

责任心申报班干部
责任品格培养
鼠国要上天之离你十五米
北京市高职生责任心年级差异分析
竞选班干部
伴侣责任心强,工作更出色
竞选班干部
破坏责任心的5种领导角色
班干部的烦恼
选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