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鉴别脊柱骨质疏松与脊柱转移瘤所致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

2021-07-10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0期
关键词:椎旁后缘楔形

邬 山,张 艳(通讯作者)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放射科 重庆 404000)

脊柱骨质疏松与转移瘤是临床常见病,两者均有老年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的特点,两种疾病均常引起压缩性骨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而两者的发病机制、治疗、预后完全不同,尽早准确诊断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手段和康复时间[1]。既往X线和CT虽能对两者提供一定的诊断信息,但仍鉴别价值有限,很多时候诊断较困难。MRI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对于脊柱骨质疏松和转移性病变的鉴别有重要价值[2],还可以为术前评估提供指导[3]。本文主要分析转移瘤、脊柱骨质疏松所致压缩性骨折的MRI表现,旨在找出影像鉴别点,协助临床诊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经确诊的13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试验组)和15例脊柱骨质疏松患者(对照组)。其中脊柱转移瘤组女性6例,男性7例,年龄在50~88岁之间,病程(2.23±0.76)月;脊柱骨质疏松组女性9例,男性6例,年龄在64~83岁之间,病程(7.58±0.81)月。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或密切随访后本院专家讨论给予临床诊断。排除标准:(1)诊断不明确患者;(2)伴有脊柱外伤病史;(3)图像质量较差,影响分析者。

1.2 方法

采用GE Signa HDxt OPTIMA MR355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梯度场强23 mT/m,扫面序列包括FSE-TIWI(矢状位)、FRFES -T2WI(矢状位)和FSE-T2WI (横断位)、STIR(矢状位),采用表面线圈,层厚4 mm,层间距1 mm。

1.3 观察指标

分析椎体形态(倒楔形、扁平、凹陷、楔形)、信号及椎弓根是否有骨质破坏、椎体后缘形态(碎裂突向椎管、膨隆、无变化)、椎旁软组织有无肿块等特征。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采用双盲方法在工作站上观察,若意见不一致,请示上一级医师裁定或协商决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间MRI影像特征比较,见表1,脊柱转移瘤组主要以倒楔形(55.6%)为主,椎体后缘形态多向后方膨隆(44.4%),更容易引起椎弓根骨质破坏、椎旁软组织肿块形成;对照组椎体形态以楔形、凹陷形为主(89.2%),椎体后缘碎裂突向椎管所占比例较高(54.1%),椎弓根受累相对少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间MRI影像特征比较[n(%)]

3 讨论

脊柱椎体压缩性可分为恶性骨折和良性骨折。转移瘤及骨质疏松所致椎骨骨折分别是恶性骨折和良性骨折的最常见原因,两者的发病原因、机制、治疗存在很大差异,尽早诊断、制定合适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恶性肿瘤晚期已出现远处转移,其中骨转移的发病率也较高,特别是脊柱,据统计,发生于脊柱的骨转移瘤占骨转移瘤的40%左右。主要症状为疼痛,早期表现为间歇性疼痛,随着病变进展可转变为持续性剧痛。骨质疏松常发生于老年人,患病率逐年升高[4],主要是骨小梁变细,骨质有机成分减少,骨质变稀疏。临床主要症状也表现为局部疼痛,单从临床表现上很难鉴别两者疾病。MRI对骨髓水肿的敏感性较好[5],是压缩性骨折主要的诊断手段,还可以发现早期隐匿性骨折,其在鉴别脊柱压缩性骨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6-8]。

本次研究我们主要观察病变椎体形态、信号,以及椎弓根有无骨质破坏、椎体后缘形态、椎旁软组织有无肿块等方面的磁共振表现。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形态,多表现为前低后高的楔形或凹陷形,此种形态本研究中约占89%。其形态形成原因与人体力学分布有关,正常脊柱的力量作用点常为椎体前中柱,骨质疏松后椎体前中柱应力程度减低。转移性骨肿瘤所致椎体形态常为倒楔形(约占55%),发病机制是由于正常骨髓受肿瘤细胞浸润,所致压缩性骨折常集中在椎体中后2/3区域,且常同时侵犯相邻椎弓根,合并椎体后缘骨皮质膨隆改变[2,7],转移瘤所致椎体后缘膨隆是由于肿瘤细胞以膨胀和离心式生长所致,而良性骨折是硬性塌陷,因而常表现为碎裂图像椎管。陈贵林等[9]研究中报道,转移瘤所致椎体后缘膨隆的发生率约27%,本研究中发生率约44%,可能与本研究中老年患者居多,病程较长有关。诊断脊柱病变时,椎弓根情况也是观察的重要内容,椎弓根是否受累对于患者预后也不同,恶性肿瘤转移椎体易累及椎弓根,引起骨质破坏,STIR呈高信号,破坏率达75%[2],与本研究相仿。文献报道[10]肺癌患者椎体附件受累后生存率明显短于仅有局限性椎体受累者。骨质疏松所致所致压缩性骨折很少累及椎弓根,本研究,两者椎弓根受累率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中有44%左右的转移瘤患者椎弓根没有受累,因此对于椎弓根正常的压缩性骨折也不能排除转移瘤所致。椎旁软组织肿块常常提示转移瘤晚期,良性压缩性骨折一般不会形成软组织肿块影,这一征象较有特异性。

综上,MRI对骨质疏松所致脊柱良性骨折和转移瘤所致脊柱恶性骨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椎体呈凹陷、扁平,后缘膨隆,椎弓根骨质破坏,椎旁软组织肿块形成的情况,应考虑恶性压缩性骨折;椎体呈楔形,后缘碎裂突向椎管,应考虑骨质疏松所致压缩性骨折。

猜你喜欢

椎旁后缘楔形
定量CT与化学位移编码磁共振成像测量椎旁肌肉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穴位电刺激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History of the Alphabet
钢丝绳楔形接头连接失效分析与预防
椎旁肌群变化与腰椎间盘突出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Eight Surprising Foods You’er Never Tried to Grill Before
机翼后缘连续变弯度对客机气动特性影响
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30例
柔性后缘可变形机翼气动特性分析
多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胫骨平台后缘骨折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