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牵住“牛鼻子” 走好“特色路”
——信阳市冯楼村发展集体经济有妙招

2021-07-08张生辉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13期
关键词:牛鼻子信阳市产权制度

张生辉

“大棚西红柿正值扬花高峰期,得赶紧多找人手来授粉和定株,一株西红柿一节4朵花,共4节,一株标准定果16个,这样才能保证产量和质量。”信阳市青楚生态科技公司技术员陆松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长台关乡冯楼村讲解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冯楼村在发展蔬菜产业之前,村里没有任何产业,村民只能靠种植传统农作物获取微薄收入,种植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薄弱。而今,冯楼村产业发展从无到有再到优,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及周边群众不用出远门就可以找到工作,既能顾到家,又能挣到钱。

冯楼村位于长台关乡中南部,总面积6.3平方公里,西邻107国道,距沪陕高速5公里,离明港机场30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显著。该村下辖17个村民小组,村域面积8307亩。其中,耕地面积5596亩,水域面积860亩,属平原和浅丘地势,种植有水稻、小麦、花生等传统农作物。该村通过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股权设置、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工作,全面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经过清产核资,冯楼村现有总资产99.3万元,下辖17个组,成员身份界定727户、2742人,集体股占总股本的30%,个人股占70%。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激发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赋予了村民更多的财产权利。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冯楼村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紧紧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把发展大棚经济作为引导和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突破口,走好蔬菜“特色路”,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据信阳市农业农村局驻冯楼村第一书记潘由宗介绍,在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冯楼村始终坚持把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有机结合,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让老百姓真真切切享受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红利,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

资料图

通过有效整合资金,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6000平方米连体拱形温室蔬菜大棚。从种植、施肥、疏果、定株到棚内的管理,信阳市青楚生态科技公司全程进行技术跟踪服务,按照产量和质量每斤收取一毛钱的技术服务费用。

“有信阳市青楚生态科技公司的专业技术支撑,确保了种植的高效稳产。然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又与国家示范社——平桥区禾盛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禾盛农业合作社)签订合同,将6000平方米连体拱形温室蔬菜大棚租给其使用,由禾盛农业合作社雇用村民进行田间管理。蔬菜采摘后,由禾盛农业合作社直接供应到市区西亚超市。大棚年经营收入有60万~80万元,净利润20万~30万元,村集体收益达10万元。”潘由宗说。

冯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与信阳市青楚生态科技公司、禾盛农业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探索“龙头企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带动了本村贫困户和群众就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牛鼻子信阳市产权制度
张家港市突出“关键少数”牵好企业安全生产“牛鼻子”
信阳市审计局 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祥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牵好“牛鼻子”
河南省信阳市通联站
信阳市环宇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坚持稳、准、狠原则 确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信阳市检察机关扫黑险恶专项斗争纪实
“黄岩工作法”牵住乡村振兴“牛鼻子”
国有企业产权应允许部分员工持股
100个县将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