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联合微生物学检验肺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及对检验率的影响

2021-07-05郭祯王振

婚育与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肺炎

郭祯 王振

【摘要】目的:研究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Rapid Serological Marker Test,RSMT)联合微生物学检验(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ME)肺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及对检验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选择所有研究对象,包括60例肺炎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30例肺炎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为细菌导致,设为A组,30例为非细菌导致,设为B组,2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C组,三组均开展RSMT和ME两种检验。结果:在RSM检查中,A组阳性率高于B组、C组,B组阳性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细菌感染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中显示为阳性的有16例,占比53.33%,以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最多见,占比分别为37.50%、18.75%,与其他菌株相比,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情况较为复杂,RSMT与ME在该疾病患者病情判断中皆有一定价值,二者联合开展,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包括感染类型和感染菌株种类,有助于提高临床用药针对性。

【关键词】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RSMT);微生物学检验(ME);肺炎;下呼吸道感染;检验率

人体呼吸道依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在生活中均存在感染风险。感染性疾病相关调查中指出,最常见的感染疾病类型即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包括多种细菌、病毒以及衣原体,下呼吸道在发生感染后引发的疾病类型,包括支气管炎、肺炎等[1]。患者以咽喉疼痛、流鼻涕、发热等为主要症状表现。基于同种病原体能够引起多种不同表现的症状和多种病原体可引发同一症状的因素,该疾病相关治疗中,必须将病原体确定作为首要工作,以便合理选用抗生素[2]。RSMT和ME均属于现代医学常用检验手段,其操作的便捷性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皆已得到临床认证[3]。本研究中将这两项检验方式联合开展,用于病毒性感染、非病毒性感和健康状态的鉴别作用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分别抽取了若干病例作为分析对象,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选择所有研究对象,包括60例肺炎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30例肺炎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为细菌导致,设为A组,30例肺炎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为非细菌导致,设为B组,2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C组。A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3.69±5.28)岁,病程2~7d,平均病程(3.99±1.58)d。B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3.77±5.42)岁,病程2~7d,平均病程(4.32±1.52)d。C组2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3.63±5.21)岁,病程2~7d,平均病程(4.09±1.32)d。三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事先知晓研究开展时间、方向、内容、所需使用资料等,愿意配合相关检查,并在资源前提下签订好知情书、同意书;2患者通过X胸片和症状表现确诊为肺炎下呼吸道感染疾病。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类型感染疾病;2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问题者;3精神异常者。

1.2方法

1.2.1RSMT:针对患者,需安排其于第2d清晨再未进食前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共采集2ml周静脉血;针对健康体检者,则需提前告知其采集清晨空腹血的要求,同样采集2ml血液标本。在标本采集1h内完成离心操作,转速3000r/min,时间10min,完成后提取上层血清部分,开展相关检验,若不能即刻开展检验,则需要使用-20°C冰箱对血清进行保存。实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获得血清MP-IgM抗体,当结果呈现阴性时,要求7d后复检。

1.2.2ME:确保无菌棉拭子经过严格消毒,然后利用其在患者咽喉、口腔等位置以捻转的方式收集标本,收集完毕后将其置入肺炎支原体培养基内,同时在无菌痰液收集器皿中置入痰液标本,实施恒温培养鉴定(温度37°C、时间24h)。结果依据颜色变化来判断,若红色转变为黄色则代表阳性,若无颜色改变则代表阴性。

1.3观察指标

分析三组RSM、ME联合检验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RSM检验结果比较

在RSM检查中,A组阳性率高于B组、C组,B组阳性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细菌感染组(A组)菌株检出情况分析

30例细菌感染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中显示为阳性的有16例,占比53.33%,以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最多见,占比分别为37.50%、18.75%,与其他菌株相比,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当前在众多医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中,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而造成患者感染的关键因素即细菌感染[4]。數据显示,发展中国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约55%是由细菌感染造成的,而因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无效死亡的患者比例在55%左右。其中死亡率偏高与患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有关[5]。临床指出,应对呼吸道感染需要遵循的防治原则包括,预防为主,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其中及时治疗主要针对的便是细菌感染,而使用抗生素则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6]。同时,这些年抗生素滥用现象在临床非常普遍,导致许多细菌耐药性得到显著提升,临床抗生素的使用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使得此类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难度进一步提升[7]。对此,研究表明,针对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若能进行有效的早期诊断,针对实际引发感染的病原体,开展针对性治疗,有助于疾病的控制治疗[8]。现目前,应对下呼吸道感染问题,临床检验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血清CRP、血培养、痰培养、外周白细胞计数检验等,其中血清CRP作为一种蛋白质,主要是炎症产生后人体干细胞快速合成而来,而外周白细胞计数的指标水平会伴随炎症发生而升高,有研究指出,这两种检验方式,虽然会伴随炎症的发生而做出一定改变,但用于下呼吸道感染中,其诊断特异性仍然偏低,与之相比,细菌培养则作为下呼吸道感染诊断特异性较高的方式,在临床中得到更多应用[9]。但是细菌培养操作起来相对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处于有氧环境中,细菌的生长用时在18~24h,而处于无氧环境中时,厌氧菌的生长则需要2~3d,若完全依据细菌培养结果进行疾病诊治,很可能使患者错失治疗最佳时机,进而使病情恶化,加深患者痛苦[10]。在临床检验技术发展过程中,快速血清学检验逐渐获得广泛应用,其检验方式包括固相检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可直接检测血清学标志物,同时,该检验方式在开展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样本较少,IgM检查无需特殊仪器,不仅操作上具有便捷性,而且其检查结果也具备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够较准确地检出患者感染情况。

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在RSM检查中,A组阳性率高于B组、C組,B组阳性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开展RSM能够较准确地对细菌与非细菌感染情况进行鉴别;30例细菌感染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中显示为阳性的有16例,占比53.33%,以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最多见,占比分别为37.50%、18.75%,与其他菌株相比,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开展ME,能够有效检出具体导致患者感染的病原菌,进而为临床抗生素用药提供有力依据,避免盲目用药增加细菌耐药性。RSM与ME这两种临床检验方式,于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过程中各有侧重点,若单纯依靠其中一种对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难免出现漏诊或误诊情况。而在下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中,若能够有效联合两种检验方式,不仅能够准确鉴别细菌和非细菌感染,而且能够掌握造成患者感染的具体菌株,有助于临床针对病原菌合理用药。

综上所述,肺炎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情况较为复杂,RSMT与ME在该疾病患者病情判断中皆有一定价值,二者联合开展,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包括感染类型和感染菌株种类,有助于提升临床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亚利,朱正国.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20):4702-4704.

[2]郝秀春,林善姬,苏炳森,等.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3):162-164.

[3]李红霞.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3):129.

[4]莫超云.快速血清学标志物检验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36):78-79.

[5]李丹.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8):104-105.

[6]蒯海燕.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3):238-239.

[7]仇晋萍.对比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体会[J].中外医疗,2020,39(14):185-187.

[8]黄剑平.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4):246-248.

[9]谭颖,刘艳军,王艳华,等.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5):93-94.

[10]高鹤.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7):129-130.

猜你喜欢

下呼吸道感染肺炎
来势汹汹的肺炎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My Heroes
看,这个肺炎最大“祸因”
新生儿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不同起始负荷剂量治疗中重度革兰阳性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环境相关性研究
克拉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299例临床分析
坦率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