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生活应用中爱上阅读
——幼儿阅读教学新探索

2021-07-02周佳蓉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书库经验幼儿

□ 周佳蓉

阅读是幼儿吸收生活经验、学习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能力的基础。基于市重点课题“探生活:幼儿园阅读研究的创新实践”,项目成员提出了“让幼儿阅读与生活应用相连接”的理念,用阅读解决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困惑,让幼儿真正爱上阅读。

一、研究缘起:阅读可以成为探究生活的旅程

幼儿阅读障碍重重,让幼儿将阅读经验运用到生活更是天方夜谭。如何推动课题研究,如何让幼儿真正在阅读中获益?

(一)户外阅读,让幼儿学会用生活验证知识

在阅读绘本《我的花草朋友》时,幼儿提问:书里的花草和田野里的花草是一样的吗?有的认为书里的花草和田野里的花草是一样的,有的认为是不一样的……对此,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了一次户外阅读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找到问题的答案。

幼儿带着书本来到田野,他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每天看到的叶子、花瓣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幼儿小心翼翼地对比实物和图鉴,还向教师提问:紫云英和刻叶紫堇很像,哪一种是紫云英啊?教师通过书籍和网络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带领幼儿认识更多的花草树木。户外阅读活动打破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幼儿透过书本验证书中的知识,拉近了与书本的距离,拓展了自己的眼界,其阅读的兴趣也越发浓厚。

通过这一活动,教师确信“把书中的知识用起来”这一阅读目标是有价值的。整个团队围绕这个问题,通过集体研究的方式,逐渐厘清实践方向。而独立的实践过程又使教师获得了更大的进步,其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后续的研究中,教师得出“捧着书本探世界”系列活动的起点是书本,而后再到生活实践。那么,如何实现用阅读解决生活问题呢?新的研究生长点应运而生。

(二)学习活动,让幼儿学会用文本解决生活问题

为了帮助幼儿学会用文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困惑,并引导他们尝试通过阅读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以问题“古代有外卖吗”为例。幼儿以任务单的形式查阅资料(如图1),最终在《上下五千年》中找到资料,发现原来宋朝就有外卖,有人专门从事送饭送菜的工作。这在《清明上河图》中也得到了证明:街上有人提着饭盒,有人端着碗送外卖。最终,幼儿从送货距离、外卖种类、点单方式、送货方式这几个方面来比较古代与现代外卖的不同之处,并用一张思维导图来比较,形象直观,如图2。从案例中可以发现,幼儿越善于通过阅读解决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就越善于利用延伸阅读中的方法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其综合能力也就越高。用阅读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那么,如何发现幼儿更多的生活困惑?如何让幼儿的生活困惑与书籍进行联结?幼儿如何从书中汲取所需的生活经验?

图1

图2

二、实践探索:让阅读成为解决幼儿生活困惑的一把金钥匙

阅读是幼儿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项学习能力发展的基础。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坚持阅读,由阅读转向表达?通过实践,教师发现引导幼儿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方式。因此,教师基于幼儿的四类困惑,开展了四型阅读的行动研究。“四型阅读”是指以幼儿生活中的问题为切入口,通过生活寻“惑”、阅读探秘、生活实践等方式,为解决幼儿在生活中所面临的认知类(Fact)困惑、情感类(Feel)困惑、想象类(Fantasy)困惑和探究类(Find⁃ing)困惑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知识型阅读、情感型阅读、想象型阅读、探索型阅读活动。

(一)寻问题,了解幼儿的生活困惑

问题是阅读的起源之一。教师通过创设“三种途径”、罗列“四类问题”,构建幼儿问题知识网,优化问题解决的方式。

1.三种途径。三种途径分别是以调查表“生活大问号”开展定期定向“调查”;以“班级问题收集板”“生活问题收集册”开展不定期的随机“发掘”;由“教师观察团”“家长观察团”等组成的第三方观察团进行的定向捕捉。这些途径能够汇集幼儿在生活中的困惑之处。

2.四类问题。教师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出幼儿生活中的四类问题(如表1)。

表1 大一班生活问题清单(部分)

每个问题背后都隐藏着幼儿的生活经验、情绪情感、生活现状、态度能力等信息。教师从“分析问题”和“对接指南”这两个要素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判断“哪些问题”需要实施四型阅读活动的依据。以大一班为例,具体如表2。

表2 大一班生活问题背景分析表(部分)

3.多个问题知识网。教师对生活问题的核心价值与定义进行分析,了解幼儿的想法,思考活动可能的发展方向,并将其绘制成问题知识网,在未来教学时进行参考、使用(如表3)。

表3 大班生活问题知识网(举例)

(二)找关联,让幼儿的生活问题与阅读产生联系

如何让幼儿在遇到生活问题时就想到从书库中寻找答案?教师在前期应帮助幼儿明确生活问题与阅读内容间的联系,具体应遵循如下原则。

原则一:图书分类应基于幼儿的生活问题,分为四类,并设计相对应的标志(蓝猫、五感小人、魔方棒、柯南),方便幼儿辨别与区分。原则二:图书在陈列时不仅要遵循方便取放的原则,也要注重视觉效果。原则三:图书检索号的设计应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效协助幼儿又快又准地找到图书。

原则四:根据“三要点”建四性书库。四性书库由认知性“阅读书库”、情感性“阅读书库”、想象性“阅读书库”、探索性“阅读书库”组成。教师要从三要点出发,对书库里的每一本书进行分析与解读,并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方便其他教师借鉴经验。以认知性“阅读书库”为例,具体如表4。

表4 认知性“阅读书库”内容表(以《牙齿大街的新鲜事》为例)

(三)汇经验,引导幼儿解决生活困惑

四型阅读的实施主要有四条路径:“表征型”经验再现阅读、“情境型”情感体验阅读、“表演型”思维发散阅读、“项目型”问题解锁阅读。这四条路径相辅相成,共同推进阅读探索与阅读经验的相互迁移。

1.针对认知类困惑采用“表征型”经验再现阅读。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将幼儿已有的知识进行再现与联结,以优化阅读过程。具体要经历调查—归类—整理的过程,根据动画形象蓝猫,将活动确定为“蓝猫行动”,让幼儿的求知过程更简单、有趣。

2.针对情感类困惑采用“情境型”情感体验阅读。选取具有心理疏导作用或是能产生情感共鸣的生活问题,能够打通幼儿的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链接情境,具体实施路径为启情—共情—移情。活动名称为“五感行动”,旨在让阅读更有温度,让幼儿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

3.针对想象类困惑采用“表演型”思维发散阅读。即通过表演、想象等策略,让幼儿由一个问题想到多个问题,或由问题的一个方面向四面八方展开。具体实施路径为设问—联想—表达,借助魔法棒效应,活动代号为“魔法棒行动”,让阅读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4.针对探究类困惑采用“项目型”问题解锁阅读。教师围绕一个具体的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具体实施路径为提问—归因—验证。教师利用明星效应,将该活动的代号称为“柯南行动”,让幼儿像侦探一样去阅读,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发展一系列经验,并用类似的思路去分析更多的生活难题。在整个过程中,幼儿兴致勃勃,学习效果水到渠成。

三、回眸反思:“为生活而阅读”是正道

回守过往,我们豁然开朗:“阅读的本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阅读不仅仅是阅读,而是为了学会生活,是为了让幼儿吸收生活经验、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能力。有了这一感悟,我们确定了阅读课程的理念“为生活而阅读”。在回眸中,我们又获得了新的成长。

渐渐地,在“为生活而阅读”理念的指导下,幼儿园形成了一套基于幼儿生活困惑融合阅读探究的“四型”阅读活动模式,切实改变了我园传统的阅读与生活有“壁垒”的活动现状。渐渐地,幼儿的各项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也更爱阅读了。四型阅读活动不仅增加了幼儿参与生活的机会,也拓展了幼儿体验生活的渠道。一次次活动累积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也大大提高了幼儿的生活技能、探究能力,对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大有裨益。渐渐地,教师对于阅读的研究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原来的活动应付变为常态发展。与幼儿园阅读课题相关的多个县级立项和市级单项子课题得以衍生,如《幼儿园“游学”主题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儿童生活情景剧的实践与研究》等。其中已经5个结题获奖,2020年新增的县级立项课题《幼儿园生活阅读“小红书”的实践研究》也正处于积极研究的过程中。

对于基层学校而言,以一个项目研究为载体,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并由此带来幼儿的发展是可喜的。项目的核心人员应为基层教师的发展提供脚手架,让他们经历“明白该怎么做——能自主地去做——创造性地做”的过程,从而逐步形成幼儿园的特色文化。

猜你喜欢

书库经验幼儿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人梯书库”丛书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探析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的问题及策略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库中库:书库分层管理模式探究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