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一国两制”新发展
——兼谈香港特区未来发展趋势

2021-07-01□王

关键词:一国两制亚投行战略

□王 拯

[内容提要]“一国两制”战略的形成和发展既符合中国国情的需要,又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解决矛盾冲突提供了新思路。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理解发展“一国两制”国家战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导下对“一国两制”战略的内涵核心提出了全新的认识。中国始终坚持“不会变、不动摇”;坚持“不走样,不变形”,“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同时,“一国两制”国家战略的成功实践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有机结合。香港特区作为国家开放战略的桥头堡将迎来新一轮的繁荣。无论是“一带一路”工程建设,还是“亚投行”成立,均从实践层面推动了“一国两制”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莅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视察。期间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一国两制”问题的本质与内涵,实践和发展以及如何进一步落实做出详细论述。“深入推进‘一国两制’在港澳实践,是实现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整体和长远利益,符合外来投资者利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战略层面对“一国两制”做出的整体判断,习近平指出:“继续推进‘一国两制’事业,是中央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使命,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对‘一国两制’方针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会动摇,我们推进‘一国两制’实践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会动摇!”[1]因此,厘清“一国两制”战略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进一步细化完善,论证“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现实意义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必然性显得尤为重要。此外,香港作为“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样板”,在“一带一路”工程、“亚投行”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链接作用,为“一国两制”战略的丰富和完善以及“中国梦”的最终实现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一国两制”的发展历程:从初兴,到发展,再到复兴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民族国家的相关问题做出重要论述。

另外,斯大林在答《真理报》记者问中曾指出,国家统一的现实基础即是实现经济联合,而“要把各个共和国的经济活动真正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牢固有序的经济实体,就必须“建立一些能够沿着一条确定的道路指导这些共和国的经济生活的相当的常设联盟机关。”[3]亦即建立起一套适合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正是我国实施“一国两制”战略的现实基础。

这些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对于我们进一步完善、发展“一国两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一国两制”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初兴”“发展”“复兴”3个阶段。

(一)初兴阶段:划时代的国家统一战略设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党内开始提出“和平统一”,取代先前“解放台湾”的思维。为顺利完成国家统一,妥善处理台湾问题,邓小平同志率先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历史发展必然遵循必然与偶然相统一的原则。这一理论首先运用于香港问题的解决,经过中英两国反复政治博弈,中国领导人展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可以说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国两制”构想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实现国家统一,或者说如何解决国家和平统一等问题,其理论体系在“叶九条”“邓六条”中有较为完备、具体的体现。邓小平在各种谈话中也多次阐述“一国两制”的内涵、精髓。他说,“‘一国两制’的方案就是谁也不吃掉谁,两不吃亏。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坚持和平的方式。”“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4]

(二)发展阶段:坚持“两法”,坚持“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如果说邓小平时期“一国两制”构想还处于理论初生期,那么到了江泽民、胡锦涛时期,“一国两制”战略已逐渐成熟,并成功与香港回归这一具体实践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上,一系列重要制度、举措、办法开始形成,香港、澳门先后出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并发展了“一国两制”理论体系,江泽民指出: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香港同胞完全有能力有办法把香港治理好;以董建华先生为首的特别行政区政府具有智慧和经验是能够驾驭复杂局势的;要继续把‘一国两制’作为处理香港、澳门事务的基本方针,要坚持‘依法治澳’,要维护行政长官的权威,支持行政长官的工作。[5]很显然,这些思想为解决香港问题指明了方向,同时为解决台湾问题,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依法治国思想,丰富完善了“一国两制”在具体实践层面的进取精神和价值追求。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会议选举胡建涛同志为新一届中共中央总书记。新的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更加强调要“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贯彻一国两制重要战略构想,要“切实加强香港、澳门各界人士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的广泛统一。”“同时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些政策。”[6]这些举措都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秉承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先进精神,注重结合以往的认知经验,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吸收所有爱国力量的团结作用,为“一国两制”战略有效实施提供了不竭动力。

(三)复兴阶段:全面准确理解、贯彻“一国两制”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继续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国家战略。在“四个全面”总体战略布局的指导下,针对新形势、新环境、新要求及时采取新的应对举措,坚持“全面准确理解、贯彻‘一国两制’”,牢固把握“一国”同“两制”的“和谐促进”关系,坚持“不会变、不动摇”,坚持“不走样,不变形”;“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7]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而且指出:“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8]

文章介绍轴系安装过程和轴系校中方法,通过测量分析轴系相邻法兰上的开口(曲折)值和偏移值对轴系安装和校中质量进行评估。实船应用证明:轴系安装和校中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通过现场观察和分析总结,对直线校中法的具体工艺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轴系安装与校中的质量。

习近平强调:“继续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必须牢牢把握‘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坚持依法治港、依法治澳,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中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的方针不会变;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履行职责的决心不会变;支持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的政策也不会变。”[9]

习近平总书记对“一国两制”内核的论述可以概括为四个要素:理清关系、依法办事、聚焦发展、和谐稳定。而首先应当考虑的即是“一国”同“两制”关系的问题,尤其强调“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10]以上论述从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角度理清了二者的内在逻辑;依法办事就是始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处理相关问题,这同以依法治国为重要保障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呼应,充分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和谐稳定则是针对当下香港地区存在的现实问题(“港独”问题、经济低迷问题等)而提出。

面对香港现阶段出现的问题,习近平强调要坚决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办事,“要把中央依法行使权力和特别行政区履行主体责任有机结合起来;要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强化法治意识,尤其是要对公职人员和青少年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同时,针对世界经济形势下行,习近平提出“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香港的立身之本”。[11]只有“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带来香港地区的长久稳定和持续繁荣。

香港作为中国同世界交流的前沿阵地所承担的不仅仅是经济任务,其多元的价值取向、复杂的社会结构很容易产生不利于国家整体战略实施的因素。面对香港地区近来出现的“港独”问题,习近平强调香港不能滋生“泛政治化”现象,不能任由分裂势力扰乱香港的和谐安定。“一国两制”必须坚持一国为主体,这也是“港人治港”,“依法治港”的前提和基础。在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尤为重视“一国两制”战略实施进程中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坚持把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二、不断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中华民族的选择,不断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既为解决台湾问题乃至世界其他国家领土主权问题提供思路,积累实践经验,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现实基础。从国家战略角度来看,香港问题的解决同实现“中国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香港经济是中国经济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同世界交流往来的过程中,香港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链接作用。换句话说,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纵观几十年的发展情况,香港一直以来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并依靠其多年积累的经济发展经验成功渡过199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香港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曾让香港引以为傲的发达服务业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在“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巩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不仅建立了中国首创的世界经济发展新模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话语”、“中国模式”、“中国精神”,而且将香港发展问题同实现“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为解决香港现实问题开辟新路径。

(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使香港驶入世界交流合作“循环快车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这“一带一路”,“就是要再为我们这只大鹏插上两只翅膀,建设好了,大鹏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12]

香港回归以来,经济结构并未由一元向多元过渡,其工业产值比重尤其是制造业持续下降,反观香港服务业却一路走高。

表1 香港地区按经济活动划分的本地生产总值(以历史价值计算)

表2 香港地区各经济活动占本地生产总值百分比(以历史价值计算)

由于香港独特的经济结构导致其经济发展过分依赖第三产业,而周边城市群的强大竞争力导致香港地区服务对象逐渐流失,加上香港传统经济支柱中一些重要环节正逐渐失去竞争力,使得香港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逐渐加重。由于香港在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将制造业大量迁往内地,造成香港内部制造业空心化,服务业同制造业严重脱节。由此产生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服务业支撑体系不牢固,大量香港居民外迁,香港内部消费能力下降,服务产能过剩。而生产与消费环节衔接失调又制约了香港服务业的持续繁荣,进而导致工业产值进一步下降,形成一种二、三产业不能有效协调发展的恶性循环链。因此,未来香港要想实现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必将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正如习近平指出,“促进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发挥内地和香港各自的科技优势,为香港和内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做出贡献,是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题中应有之义。”[15]

幸运的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一带一路”,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香港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通过“一带一路”建设,香港作为重要开放门户凸显了其战略地位,加强了同中国内地、东南亚、南亚乃至非洲、欧洲的交流合作。在“一带一路”宏伟战略思维的指导下,香港有机会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人力、智力资源,充分打开国内外广阔的潜在消费市场。通过吸引国内外投资,有效缓解了香港工业产值下降所带来的生产与消费脱节问题,减轻了香港严峻的就业压力,起到了改善香港民生,维护香港稳定的社会作用。同时,亚非欧地区之间广泛的商品贸易不仅能够提升未来香港消费水平,吸引香港消费力回流,而且伴随商品而来的技术革新和科技进步能够深入推动香港地区服务业的进步与完善,打破原有产业恶性循环链的桎梏,充分发挥香港第三产业的优势,解决香港资源配比不均的问题,凸显具有“香港特色”的“一带一路”建设。这也是作为“一国两制”战略指导下的香港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成就。

目前人类生产力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传统意义上的“安土重迁”观念已逐渐为“探索创新”所取代,“星辰大海”是人类的未来的主题,未来世界的主旋律也必然是合作与交流。发达的旅游业势必成为推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联合体走向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贯穿整个亚欧大陆以及太平洋、印度洋的经济动脉给香港未来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通过“一带一路”的交流沟通,各国家、地区之间往来频繁,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与日俱增,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比越来越大。旅游业已然成为推动香港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朝阳产业。而且,香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顺利消化过剩的服务产能,打通经济增长节点,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吸引消费力量、投资力量重回香港,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重新焕发香港地区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展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要健全“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畅通“一带一路”经济走廊,积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参与沿线重要港口建设与经营,推动共建临港产业集聚区,畅通海上贸易通道。[16]“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17]不仅广泛开拓了世界市场,带动周边沿线国家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而且能够加速人员流动,加快技术革新与经济结构调整,充分发挥香港区位优势,使香港走上具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亚投行”——以中国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助力香港未来发展建设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中国主导成立的经济主体,旨在打破固有的经济垄断模式,改革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在新环境下真正带动亚洲国家、地区乃至世界实现经济发展。“亚投行”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其他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紧密合作,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应对发展挑战。“亚投行”通过项目投资将人、服务和市场连接起来,满足亚洲各国日益增长的基础设施需求,从而促进亚洲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

由表3可知,香港地区的进出口贸易近几年已逐渐出现疲软态势,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项目明显受到较大影响。香港于2017年3月23日正式加入“亚投行”,在总体政策的扶持下,香港能够充分利用世界型的经济合作平台,有效实现国际间的互联互通,解决香港货币资金流动问题。通过“亚投行”的基础建设以及各项服务的投资开发战略扩大进出口贸易额,促进香港制造业壮大繁荣,使香港二、三产业实现优势协作互补,实现香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表3 香港地区对外商品贸易数字

正如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认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成熟稳健和流动性充裕的金融市场及大量具有国际经验的顶尖金融人才,香港的优势可以协助“亚投行”筹集资金,为该行的不同基建项目融资。在香港特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看来,“亚投行”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正式成为“亚投行”成员,令它的“超级联系人”角色更加显著,未来将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中银香港高级研究员王春新指出,去年中国对外投资为1830亿美元,很多企业选择从中国香港“走出去”。当这些企业投资“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很可能得到“亚投行”的支持,中国香港可以为它们提供融资、专业服务支持。“另外,香港的资本市场是亚洲最开放、监管环境最好的金融平台。未来‘一带一路’带来的基建项目投融资不少会以人民币计价,从而催生新一轮的金融需求。香港是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可以借此扩大人民币业务,亦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19]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亚投行”的成立、“一带一路”的建设以及香港战略作用的发挥实质上已构成三位一体的动态经济共享圈,三者有机结合、密不可分:香港为“亚投行”注入资金支持,为中国内陆企业“走出去”提供合适便利的“跳板”;“亚投行”利用资金筹集为“一带一路”建设开路,扩充对沿线国家以及不同地区的投资规模,加大基建工程投资力度,带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跃进;同时,香港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充分打开国际市场,实现国际间的互联互通,消化过剩的服务产能;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地区内工业产值,进而实现改善民生的目的。拥有“一国两制”独特优势的香港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年计划”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纳入其中,在“支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发展”一章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同时,“支持港澳参与国家双向开放、‘一带一路’建设,鼓励内地与港澳企业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合作走出去。”[20]

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前进道路并不平坦,但我们实行‘一国两制’的初心不会改变,决心不会动摇。我们要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恒心,推动‘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更大成就。”[21]在新经济环境的助推下,各个国家、地区秉承“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则,构建“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实现多边合作,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一国两制亚投行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习主席:确保“一国两制”在港实践不走样
关于亚投行
央视与中移动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