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起西海岸

2021-06-30张文萱

走向世界 2021年24期
关键词:新区青岛海洋

张文萱

日前,在青岛第二季度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中,北船重工海洋新材料产业园等10个项目签约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总投资69亿元,涵盖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影视文化等产业领域,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项目数量位居青岛第一,青岛西海岸新区也因此再次成为焦点。

一转眼,青岛西海岸新区已经成立7年了。

时间拨回到2014年。6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为全国第9个国家级新区,这也是1月国务院出台《新区设立审核办法》后批复的第一个新区。

位于黄海之滨、胶州湾西岸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处于京津冀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紧密联系的中间地带,扼守京津海洋门户,是沿黄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亚欧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是沈(阳)海(口)、青(岛)银(川)国家东西、南北大通道的交汇点;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具有辐射内陆、连通南北、面向太平洋的战略区位优势。青岛西海岸新区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其中陆域面积约212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海岸线282公里。

国务院在《批复》指出,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要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服务于青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发展定位,把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举措,为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发挥积极作用。国家省市赋予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发展定位: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承接海洋强国战略,在全国担当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在全省担当对外开放桥头堡,在全市担当创新发展排头兵。获批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按照“实施海洋战略,率先蓝色跨越,建设美丽新区”的发展愿景和“承接新战略、践行新理念、培育新产业、建设新城区”的总体思路,率先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文化引领、人才支撑、生态优先、转型发展“六大战略”,一座活力新区加速崛起。

强势崛起的活力新区

作为中国第9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经济总量紧排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列第三位。

这是一片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世界最大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最大的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从这里走向世界;世界最大的海洋基因库、最大的海藻酸生产基地在此聚集;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产业加速发展,海洋经济总值超过青岛1/3。以芯恩集成电路制造项目为龙头,富士康封测、中微创芯等集成电路上下游产业链全面布局成势;华为、京东方、浪潮等40多家企业入驻全国惟一的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园区,世界级5G产业集群高地加速崛起;商汤科技、拓荆科技等人工智能头部企业达成合作,猪八戒知识产权、科大讯飞等40多个总部项目落户,数字经济、AI产业等新兴领域竞放……以“智变融合”引领制造业赋能升级,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西海岸新区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上不断突破,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中率先崛起。

这是一处改革开放新高地。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全域位于西海岸,山东港口集团贸易、产城融合、装备制造、海外四大板块总部项目落户,推动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向物流港、贸易港、枢纽港加速转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经济合作区等“国字号”园区覆盖新区全域,超过1/4的世界500 强企业在此布局;中德、中日“国际客厅”开门纳客,开放格局进一步扩大……港城联动、以港兴城,借助高水平开放平台,西海岸新区不断集聚全球优质资源,通过海洋科技创新引领的全面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开放促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和辐射带动力。

这里是城市建设的新标杆。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中央活力区、海洋高新区、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国际经济合作区、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交通商务区等十大功能区全面建成,金沙滩啤酒城、青岛东方影都、凤凰之声大剧院、中铁·世界博览城全面启用,蓝湾慢道贯穿东西,山海岛滩浑然天成。“中国十佳会展名区”“中德双边合作园区的典范”“全球可持续城市和人居环境”“世界片场”“中国最大的工业电影基地”“世界规模最大的啤酒盛会”等“头衔”不断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影视之都”“音乐之岛”“啤酒之城”“会展之滨”4张名片享誉世界。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西海岸新区不断完善城乡统筹、功能完善的组团式城市结构,布局疏密有度、山海城共融的城市格局,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打造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硕果累累的“十三五”

“十三五”时期,是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后的第一个“五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基本实现“十三五”时期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在国家战略落实、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城市建设、民生福祉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达到3721.68亿元,占全市比重30%。人均GDP达到3.5万美元。工业总产值总量达到3227.7亿元,占全市总量近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5%,达到267.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累计突破1万亿元。市场主体由15.7万户增加至36.6万户。货物进出口总额累计超过9000亿元,占全市总量超过1/3。货物吞吐量超过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200万标准箱,分列世界第六和第七位。综合实力位居19个国家级新区前列,高质量发展水平排名全国百强区第五位,对城市的总体增长贡献度排名全国百强区第二名。

重大战略落地生根。经略海洋成果丰硕,推进海洋传统产业走向远海,实现翻番,总量近1400亿元,占GDP比重提高10%,达到37%,占全市海洋经济总量38%。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船海洋装备研究院等一批高端海洋科研机构落户,“蛟龙号”载人潜航器、世界首座半潜式海上渔场、世界最大吨位FPSO(海上浮式生產储卸油装置)等一批先进海洋装备从新区走向世界。以古镇口为核心的国家(青岛)融合创新示范区成功获批,“三引”融合路径、“三融”发展模式、“三海”融合机制、“三化”制度体系等“四个三”做法全省推广。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全面起势,市场主体货物分类监管、“极简审批”等106项试点任务率先实施,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8万家,建设步伐全面加快。

猜你喜欢

新区青岛海洋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美丽的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