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1-06-29马杰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42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思维导图运用

马杰

摘要:思维导图是通过直观图式的方式,把小学科学学科知识进行结构梳理,从而发现其内在本质的规律。小学科学学科涉及较多的逻辑推演过程,学生从小学习并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学会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架构、寻找逻辑关联、编织自己的知识网络,对于深度学习、发展高阶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对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科学;运用

1 思维导图引入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现实意义

思维导图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想得心应手地在教学中运用好思维导图,不但要掌握导图的绘制方法和要点精髓,还要把控运用的契机。教师首先通过学习和实践亲自验证思维导图强大的功能,将掌握的新方法、新工具运用于自身的学习提升,用于教学实践。要想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工具,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这样课堂上才能更好地把握授课节奏,让思维导图工具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参与热情。学生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深刻体会到思维导图的便捷性,参与绘制思维导图。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将学习引入快乐学习、主动学习的状态中。

2 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要点

2.1 鱼骨板书,让科学概念可视化

掌握科学概念是学生学习科学的目标之一,但是概念又是抽象而生涩的,学生在亲身经历了一个个探究活动生成科学概念时,往往会发生遗漏、偏差、粗浅的概念认知。利用思维导图中鱼骨图形式,围绕中心词展开关联,在课堂小结的板书中加以应用,让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

例如在《电能和能量》一课中,围绕“能量有多种形式和它们之间的转化”这一科学概念来设计。本课的教学活动中蕴含了大量的能量词汇,以学生熟知的电能形式展开探究活动,运用了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能量形式的具体生活实例,最后迁移至其他能量间也可以转化。在教学中存在学生接触科学词汇较多,内容丰富杂乱等问题。因此在本课总结环节,不是科学概念的简单呈现,而是通过文字的提炼、图形的配合,用思维导图的鱼骨形式,突出中心词,以点带面,指向本课的教学目标,正确、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关于“能量”的相关科学概念。

2.2 单元起始课应用思维导图,生成概念体系

单元起始课,是单元教学的开篇。起始课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了解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知晓情况和概念体系,为教师的以生定教做好准备。现在的科学教材中往往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核心概念,整个单元就是根据这个核心概念由浅入深组织教学内容,所以这个核心概念就起着引领整个单元的作用。在起始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运用思维导图展示学生的概念体系及知晓情况。

例如《声音的秘密》这个单元的起始课是《声音的产生》。在教学中教师先播放各种声音,让同学听一听是什么声音。然后提問,让学生用思维导图自由绘制自己所知道的声音的知识。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导图展示以“声音”为中心的气泡图。通过这种形式,在了解学生已知知识的基础上,归纳出想知道的问题,并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方便在后续教学中有的放矢。

2.3 流程展示,让探究过程条理化

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所以课堂探究活动可以说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真正实施教学后就不难发现,有些实验探究活动教师提出了一系列规范的操作步骤和方法,但是学生往往在动手时则会有目的不清或步骤遗漏等情况,最终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甚至失败。教师可以采用精简的流程图式的任务条作为指引,形成一张富有条理的思维导图,从而加强实验目的性认识,明确实验的针对性。

例如在教学《电磁铁》的时候,学生对电磁铁有着较为强烈的好奇心,想知道电磁铁的秘密。利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笔者采用了长时探究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研究电磁铁。通过思维导图布置探究任务,不仅帮助学生理清探究思路,整合了片段式活动时间,而且从真正意义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培养自主思考、学习、梳理的科学探究能力。

2.4 教师板书应用思维导图,直观方便好记

教师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手段。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板书是实现师生之间彼此沟通的桥梁,板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板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仅体现着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也体现着学生“学”的过程。因为教师上课所构建的思维导图其实也是对所教知识的整体把握,把知识以框架的形式串联起来.让学生能更加深入地去理解课堂知识。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具有直观明了、便于记忆的优点。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设计板书,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模板,这样长时间下来,学生也就能够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

3 结束语

总之,科学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改进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它也能清楚呈现学生思维发展的薄弱环节,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给予学生方法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成为科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发展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婧.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生(中旬刊),2021(06):23.

[2]王婷.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1(32):19-20.

[3]邢静.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02):248-249.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思维导图运用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