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金山区水稻褐飞虱重发原因浅析与防治对策

2021-06-26朱建文顾士光梅国红何毅方裴义玮陆怡然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优质稻飞虱金山区

朱建文 顾士光 梅国红 何毅方 裴义玮 陆怡然

(1上海市金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201599)

(2上海金山工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上海 201506)

水稻褐飞虱是上海市金山区水稻生产上的常发性害虫,具有迁飞性、群居性、爆发性等特点,发生严重时会造成水稻大幅度减产。2020年水稻褐飞虱在金山区大面积爆发,虽经多次针对性防控,有效遏制了该虫的爆发成灾,未出现稻田大面积“冒穿”现象,但仍有部分优质稻品种种植田块和失防、漏防田块损失严重。现笔者拟对2020年金山区水稻褐飞虱的发生概况、发生特点、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等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进一步摸清金山区水稻褐飞虱爆发的原因,明确下一年度的防控重点。

1 发生概况

2020年金山区水稻种植面积为12 353.33 hm2,病虫草害总体自然发生程度为大发生,其中,六(4)代和七(5)代水稻褐飞虱达大发生程度,局部达特大发生程度。据观测圃实产测定,水稻褐飞虱虫害非防区“冒穿”面积超90%,产量较常规区损失20.2%。全年面上普防水稻褐飞虱4次,适期防治面积达60 000 hm2次,每667 m2挽回产量损失113.8 kg。据初步统计,金山区水稻褐飞虱“冒穿”稻田数31块,折净枯死面积136 m2。

2 发生特点

2.1 成虫迁入期偏早

2020年金山区灯下水稻褐飞虱于6月5日始见,较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提早6~48 d,与2012年、2014年大发生年份的始见期相近;大田成虫始见期为7月7日,较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提早11~37 d,与2012年、2013年、2014年大发生年份的始见期相近。见图1。

图1 金山区不同年份水稻褐飞虱成虫灯下及大田始见期比较

2.2 灯下迁入量大,峰次多

2020年金山区水稻褐飞虱日均单灯累计诱虫量为961.5头,分别是2019年的141.4倍和近10年平均值的3.8倍,为近10年来最高。2020年金山区稻田灯下出现多个水稻褐飞虱迁入峰,其中金山卫点高空测报灯6月有6 d监测到水稻褐飞虱迁入虫源,7月开始金山区大部分监测点均能持续监测到水稻褐飞虱成虫零星迁入,迁入高峰期主要集中在8月26日至9月17日,峰期长达22 d,高峰期金山区日均单灯累计诱虫量为851.1头,是2012年大发生年份同期诱虫量的2.26倍。见图2。

图2 金山区2020年7月—9月水稻褐飞虱日均单灯诱虫量

2.3 田间短翅型成虫始见早、虫量大,田块出现比例高

2020年金山区水稻田间褐飞虱短翅型成虫于7月27日始见,较常年提早20~25 d,且田间发生普遍,几次普查中发现,短翅型成虫的出现比例持续偏高。例如,9月1日—3日金山区调查了52块田,短翅型成虫平均每667 m2虫量达3.7万头(最高达34.8万头),田块出现比例达88.5%;9月8日—9日调查了34块田,短翅型成虫平均每667 m2虫量达1.9万头(最高达10.8万头),田块出现比例达100%。短翅型成虫田块出现比例居高不下、虫量大,造成了金山区部分田块稻飞虱虫卵量一直处于大幅度上升过程,这为后期防控带来了较大难度。

3 重发原因分析

3.1 田间发生期提前,增加了发生代次

2020年水稻褐飞虱成虫迁入期偏早,灯下始见期为6月5日,大田始见期为7月7日,田间发生期较常年提早20~30 d,为近10年来大田发生期偏早的年份。同时,调查中发现,7月下旬金山区水稻田间褐飞虱已普遍发生,见虫田块数量占比达76.9%,其中短翅型成虫发生田块数量占比高达30.7%,田间发生期提前、发生代次增加,为中后期田间虫口密度快速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3.2 气候条件有利于水稻褐飞虱繁殖

据气象部门统计,金山区2020年6月—8月的月平均气温为25.2~29.9 ℃,超35 ℃的高温日数偏少,降水量特多;9月的月平均气温为23.3 ℃,雨水较常年多60%。金山区6月—9月的适温、多雨气候条件,对水稻褐飞虱的生长发育非常有利。调查数据也表明,2020年金山区水稻大田中短翅型成虫的始见期较常年提早20 d以上,田块成虫比例始终居高不下,后期卵孵化率、若(成)虫成活率也均较高。

3.3 水稻褐飞虱对常用药剂的抗性明显

吡蚜酮作为金山区稻飞虱防控中的主打药剂,经过多年长期连续使用,水稻褐飞虱对其抗药性逐年上升。据上海市水稻褐飞虱抗性监测,2019年金山区水稻褐飞虱对吡蚜酮的抗性倍数为155.5倍,已达高抗水平,而2020年的监测结果上升到389倍,是2019年的2.5倍。2020年的水稻褐飞虱防效试验结果也表明,每667 m2施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 g,药后7 d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为33.34%,药后14 d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为74.3%;每667 m2施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 g、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 g,药后14 d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分别为21.4%、55.04%,总体防效均不理想。

3.4 金山区优质稻种植比例高,面上防治质量不平衡性大

据统计,金山区优质稻品种种植面积为3 593.33 hm2,占金山区水稻种植面积的29.1%。而优质稻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普遍较差,有利于前期稻飞虱的迁入和定居繁殖。调查结果也表明,优质稻品种在生长前期的稻飞虱田间虫卵量显著高于常规水稻品种,这增加了金山区本地虫源基数。同时,由于优质稻品种大多以卖稻米为主,部分农户在病虫防治过程中存有侥幸心理和惜本思想,对水稻褐飞虱的后期不防、失期防治、不合理用药(如采用飞防、打药田不灌水、用水量偏少等)现象屡有发生,造成金山区水稻面上对褐飞虱的防治质量不平衡性较大。

4 防治对策

4.1 提高病虫害测报预警水平

金山区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水稻重大病虫害监测体系,采用灯诱、系统调查、面上普查等相结合的方式,对水稻褐飞虱进行动态监测与准确预报。同时,金山区需根据田间虫情及时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会商,科学制定防治策略,发布病虫情报,积极落实防治措施,组织技术培训,指导防治工作。

4.2 确保防治面积覆盖率和总体防效

每年年初需制定金山区水稻主要病虫草害防控预案,主要由区、镇植保部门根据田间病虫发生实际情况,会商制定相关防治策略,并由区农资公司统一负责药剂的采购和发放,根据防治时间节点,对金山区水稻种植面积在2 hm2以上的规模种植户进行药剂统配。同时,针对其他水稻重大病虫害,从8月下旬即开始实施公共植保,统一药方、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防治时间和统一防治技术标准,以期确保金山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面积全覆盖和总体防效。

在水稻褐飞虱防治关键时期,金山区需实行水稻褐飞虱发生和防治动态日报制度,密切跟踪病虫发生动态和防控效果;区、镇植保部门及时组织成立防控联络小组,每周2~3次主动下沉到各联络乡镇开展防治工作的实地督查。

4.3 加强宣传指导,提升科学用药水平

水稻褐飞虱爆发能力强、危害损失大,金山区需在防控过程中充分发挥种植户的防控主体作用,做好后期的复查补治工作。同时,区、镇植保部门应加强对水稻褐飞虱防控工作的宣传指导,通过网络媒体、告知书、课堂培训、现场指导等,多途径宣传水稻褐飞虱的危害性和防治严峻性,营造治虫救灾的浓烈氛围,切实提高种植户防病治虫保产的思想意识。此外,应大力宣传科学用药技术,切实提高种植户的用药水平。

猜你喜欢

优质稻飞虱金山区
上海市金山区龙泉学校 从传统走向未来,成为祖国新一代接班人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我与风的故事
商河县夏玉米灰飞虱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彭奕欣
贵州优质稻占全省稻谷产量62.2%
豇豆一优质稻一甜玉米周年水旱轮作栽培技术
不同生态区不同栽培方式对优质粳稻南粳9108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