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2021-06-26李逸龙王依明石晓旭吴晓峰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稻飞虱全生育期浦东新区

李逸龙 张 珍 王依明 石晓旭 吴晓峰

(1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201201;2上海市浦东新区唐镇集体资产管理事务中心,上海 201201)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改良其产量和品质对确保我国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1],而上海市一直走在推广水稻新优品种的前列。在此背景下,为筛选出适宜上海市浦东地区生态条件的水稻新品种,同时进一步满足市民对优质稻米的需求,笔者进行了9个优质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旨在为浦东新区寻找更多更好的优质水稻品种,从而助推浦东新区水稻产业有序步入优质化、品牌化道路[2]。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新浜村浦东新区农业示范园内进行,试验田地势平坦,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绿肥,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有机质含量为2.3 g/kg,水解氮含量为124.5 mg/kg,有效磷含量为7.7 mg/kg,速效钾含量为213.5 mg/kg,pH为8.2。

1.2 试验水稻品种

供试的9个优质水稻品种均为中熟晚粳稻,分别为“闵优127”“闵粳366”“青香软526”“金农粳4号”“光明粳5号”“南粳46”“贤城美谷2号”“松1018”“嘉87”,其中,仅“闵优127”为杂交稻,其他品种均为常规稻。试验以“南粳46”为对照品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9个试验组,每组内设1个品种为1个处理,同组内各处理随机排列,每处理区面积为2 000 m2,各处理区间间隔0.3 m。

1.4 试验方法

1.4.1 用种量和机插密度

前茬绿肥均采用秸秆全量还田。所有品种均于2020年5月6日播种,每667 m2用种量均为4 kg,6月1日统一机插移栽,除“闵优127”的机插行株距为30 cm×14 cm外,其他品种的机插行株距均为30 cm×12 cm。

1.4.2 肥料运筹

所有品种在全生育期均施肥4次,即5月3日每667 m2施复合肥(N-P-K=15%-15%-15%)40 kg,6月8日每667 m2施46.4%尿素10 kg,7月7日每667 m2施复合肥(N-P-K=15%-15%-15%)10 kg,8月7日每667 m2施46.4%尿素5 kg;合计每667 m2施纯氮、纯磷、纯钾分别为15.8、3.3、3.3 kg。

1.4.3 病虫害防治

所有品种在全生育期均施药4次,即7月19日每667 m2施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 g+ 40%氯虫·噻虫嗪10 g防治稻纵卷叶螟、粉虱和蚜虫,8月5日每667 m2施16%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15 g+40%嘧菌酯20 g防治稻纵卷叶螟、稻曲病和纹枯病,8月27日每667 m2施30%甲维·茚虫威8 g+40%嘧菌酯15 g+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20 g+2%春雷霉素100 g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和纹枯病,9月8日每667 m2施1%甲维盐可湿性粉剂100 g+24%井冈霉素40 g防治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和其他穗期病虫害。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2020年夏秋两季浦东新区气候适宜,未出现2019年国庆节前后的多次台风和往年的持续高温降水天气,这对中晚熟优质水稻品种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由表1可知,成熟期最早的是“嘉87”,为10月6日,其全生育期也最短,仅为153 d;其次为“金农粳4号”和“闵粳366”,成熟期分别为10月10日和10月12日,全生育期分别为157 d和159 d;全生育期最长的品种是“贤城美谷2号”,为168 d;对照“南粳46”的生育期与往年基本持平。

表1 2020年各优质水稻品种的生育期比较

2.2 群体动态

由表2可知,各水稻品种的每667 m2有效穗数在17.10万~26.89万穗之间,差异较大。“南粳46”和“青香软526”的分蘖率较高,分别为485.6%和483.1%,位列参试品种的前2名;“闵粳366”的分蘖率较低,仅375.6%,但其成穗率较高,为76.62%,该品种的群体动态表现较为突出。“闵优127”作为唯一的杂交稻品种,其分蘖率和成穗率分别为419.4%和62.65%,表现不太理想。

表2 2020年各优质水稻品种的群体动态比较

2.3 产量及其构成

由表3可知,各水稻品种的实际产量均表现较好,每667 m2均突破了600 kg。其中,“闵粳366”的实际产量最高,每667 m2为708.5 kg,该品种株型紧凑适中,每穗总粒数较多,籽粒饱满,千粒重最重,故实际产量较高;其次是“青香软526”,每667 m2实际产量为652.5 kg,该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有效穗数最高,每穗总粒数适中,结实率较高;“闵优127”作为唯一的杂交稻品种,虽然每穗总粒数最多,但有效穗数和千粒重较低,故实际产量不高;“嘉87”作为2020年引进的优质水稻新品种,其全生育期最短,实际产量表现也较好。

表3 2020年各优质水稻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比较

2.4 抗 性

由表4可知,2020年各水稻品种稻飞虱发生情况均较往年严重,其中,“南粳46”的田间虫量最高,每667 m2达24.98万头。“闵优127”“松1018”对纹枯病、稻曲病和稻飞虱的抗性表现突出,但螟白穗发生情况较重。“南粳46”“贤城美谷2号”受稻飞虱的影响较大,这对后期产量形成产生了不利影响。“闵粳366”虽然纹枯病和螟白穗都有轻微发生,但其综合抗性表现仍较好。此外,所有参试水稻品种均抗稻瘟病,未见明显发病。

表4 2020年各优质水稻品种的抗性比较

2.5 米 质

由食味评测结果可知,除“闵粳366”和“闵优127”的稻米口感表现略差外,其他品种的稻米口感表现接近,且都十分良好,尤其是新引进的品种“贤城美谷2号”和“青香软526”,在食味评测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中熟晚粳品种“贤城美谷2号”和“青香软526”的实际产量和稻米口感表现均较好,综合表现优秀,值得在浦东新区推广种植。从各参试水稻品种的抗性表现看,病虫害发生较为普遍,其中稻飞虱发生程度较往年严重,需针对不同品种进行重点防治。例如,要特别重视“南粳46”的稻飞虱防治、“光明粳5号”的纹枯病防治、“贤城美谷2号”的稻飞虱和稻曲病防治。

针对近3年浦东新区水稻生产中突发的异常情况(例如,2018年的高温、2019年的多次台风、2020年的稻飞虱多发),应将水稻品种的综合抗性列为重点考虑的种植因素,这将有助于确保浦东新区优质稻的高产稳产。

猜你喜欢

稻飞虱全生育期浦东新区
为“浦东新区法规”开启众筹模式
水稻稻飞虱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黄淮海地区主栽大豆品种抗旱性比较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
浦东新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建议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行业协会在科技创新中的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