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配方施肥的氮磷钾利用率研究

2021-06-26顾巍巍郭惠宝杨国栋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氮磷钾肥氮肥

顾巍巍 张 强 沈 杰 郭惠宝 杨国栋

(上海光明长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上海 202178)

近年来,随着水稻产量的逐年提高,化肥用量也逐年增大,施肥成为了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1],而施肥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会造成肥料利用率低、肥料成本高、水稻抗逆性差、稻米品质下降和环境污染等问题[2]。因此,在水稻生产上如何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就显得尤为重要。肥效田间试验是获得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最佳施肥配方、测试土壤养分、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在此背景下,为掌握上海市崇明区水稻生产上的土壤供肥能力、水稻养分吸收情况和氮磷钾肥利用情况等,笔者于2020年开展了水稻氮磷钾肥的肥效监测试验,旨在为探索崇明区水稻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20年在上海光明长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103队5号田进行,试验田前茬作物为油菜,土壤肥力较好,栽培条件均匀一致。

供试水稻品种为“银香38”,采用机穴播种植方式,行距×穴距为20 cm×10 cm,每667 m2基本苗数为10.43万苗。

供试肥料为绿先机复合肥(N-P-K=12-15-12)、常规尿素(含N 46%)、过磷酸钙(含P2O514%)、氯化钾(含K2O 60%)。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氮磷钾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无肥区5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100 m2。其中,氮磷钾区采用常规施肥,即每667 m2施绿先机复合肥40 kg和尿素32.5 kg;无氮区只施用磷肥和钾肥,按照常规施肥的磷、钾总施用量折算成过磷酸钙和氯化钾进行施用,不施氮肥;无磷区只施用氮肥和钾肥;无钾区只施用氮肥和磷肥;各处理的肥料施用时间均一致,具体肥料运筹见表1。

表1 不同处理的肥料运筹方案 (单位:kg)

为保证本试验严谨可靠,各试验处理只施用化学肥料,不施用有机肥料,小区间统一采用塑料薄膜包埂隔断,小区间单排单灌,试验区四周统一设立保护行。

1.3 计算公式

肥料利用率(%)=[(施肥处理区水稻吸收的养分量-不施肥处理区水稻吸收的养分量)÷(肥料施用量×肥料养分含量)]×100;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施肥处理区水稻产量-缺素处理区水稻产量) ÷施肥处理区水稻产量]×100;农学效率(kg/kg)=[(施肥处理区水稻产量-缺素处理区水稻产量)]÷(肥料施用量×肥料养分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成熟期的农艺性状

由表2可知,在水稻成熟期,氮磷钾区的水稻植株最高,为102.60 c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无磷区和无钾区,其水稻株高分别为96.31 cm和94.16 cm,且两个处理间株高无显著性差异;无肥区的水稻植株最低,株高为84.33 cm;无氮区的水稻植株也较低,为86.24 cm,说明施用氮肥可显著促进水稻的营养生长。就水稻穗粒结构而言,氮磷钾区的每穗总粒数最高,为113.7粒,与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无肥区;各处理间结实率无显著性差异,在90.8%~92.5%之间;各处理间千粒重无显著性差异,均在27.0 g以上。此外,氮磷钾区的水稻产量最高,每667 m2为647.2 kg,显著高于无磷区、无钾区,无磷区和无钾区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无肥区的产量最低,每667 m2为387.4 kg;无氮区的产量也较低,每667 m2为 416.6 kg。

表2 各处理水稻成熟期的农艺性状

2.2 肥料利用率

2.2.1 氮肥利用率

由表3可知,各处理的100 kg籽粒吸氮量与产量呈正相关,氮磷钾区的100 kg籽粒吸氮量为2.20 kg,氮肥利用率为36.93%。

表3 各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比较

2.2.2 磷肥利用率

由表4可知,氮磷钾区的100 kg籽粒吸磷量为0.66 kg,磷肥利用率为16.58%。

表4 各处理的磷肥利用率比较

2.2.3 钾肥利用率

由表5可知,氮磷钾区的100 kg籽粒吸钾量为2.40 kg,钾肥利用率为44.87%。

表5 各处理的钾肥利用率比较

2.2.4 农学效率

试验结果表明,钾肥的农学效率最高,为13.3 kg/kg;氮肥的农学效率次之,为11.7 kg/kg;磷肥的农学效率最低,为8.6 kg/kg。

2.3 土壤基础地力与施肥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

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基础地力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为59.9%,施用化肥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为40.1%,施用氮肥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为35.6%,施用磷肥、钾肥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均较低,分别为8.0%和9.8%。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是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营养元素;氮磷钾区的水稻株高、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产量均较高,每667 m2产量为647.2 kg;无钾区的水稻株高和产量均显著低于氮磷钾区,这是因为钾肥在水稻植株体内参与了各种重要的化学反应,不施用钾肥会减少光合作用,抑制碳水化合物的转运,从而降低产量;无氮区和无肥区的水稻株高和有效穗数、产量均较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这是因为氮肥对水稻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用氮肥不仅能影响水稻株高,还会影响水稻有效分蘖,适量施用氮肥能促进水稻生长,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在本试验中,氮肥利用率为36.93%,磷肥利用率为16.58%,钾肥利用率为44.87%;氮、磷、钾肥的农学利用率分别为11.7、8.6、13.3 kg/kg;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5.6%、8.0%、9.8%,施用化肥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为40.1%,说明三种肥料应配合施用,单一施用或两种肥料配施均不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只有三种肥料合理配施,才能发挥最大肥效,增加水稻产量。

猜你喜欢

氮磷钾肥氮肥
氮肥市场月度分析
国际钾肥市场走势下行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玻利维亚拟建新的氮磷钾肥料工厂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常规施肥与氮磷钾施肥对CX-80雪茄烟品质的影响
全力做好夏季氮肥生产供应工作
朝阳县大白菜裸地栽培配方施肥效应探讨
淤泥土水稻“3414”氮磷互作肥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