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椿香记

2021-06-24张玉涛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21年5期
关键词:炒鸡蛋香椿豆腐

张玉涛

清明过后,谷雨将临,温润的江南早已司空见惯了“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美景,然而塞北,春天才正如睡美人之刚被王子吻醒,眼神迷离间,一个哈欠,一个懒腰,春色即开始日新月异起来。

柳眉乍展,杏眸半开,迎春花黄艳艳地撩人眼,这一切清鲜怡人的景致都当得起“秀色可餐”四个字,不仅令文人雅士沉醉其间流连忘返,甚或忘了饭点儿。只是对于世界上大多数以吃为乐的饮食男女而言,”可餐“远比”秀色“更贴心。若论起切实可入口品尝的盎然春色来,还有什么比得过此刻嫩芽满枝头的香椿?大自然赋予人类太多美食的選择,而作为“树上佳蔬”,香椿这名字长久以来仍代表着春令最教人翘首企盼的餐桌珍品,是多少吃货的心头好!当街头巷尾都响彻“嫩香椿喽”的叫卖声,爱吃香椿这口儿的人们心头亦不免像照进了仲春的暖阳一般敞亮明媚,这多少意味着香椿的价格不再如早先那样高得吓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终于可以痛快地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了。“吃春”从这里翠生生地出发,也到这里香喷喷地圆满。

所谓“雨前香椿嫩如丝”,品尝香椿本就贵在一个“嫩”字。

顶新鲜的香椿芽根茎粗短,颜色碧绿,而叶子却是深郁的赭红,纤如细羽,从上到下集翡翠与玛瑙的好品相为一身,会令人联想起年画上头顶斗笠身着肚兜胖胳膊胖腿儿的小牧童。然而最好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所以这样的极品香椿错过了就难再得,必得眼疾手快才不会失了口福。卖家把这些不足十厘米长的枝叶一把把小心捆扎整齐,让顾客分外觉得敦实可亲,于是乎喜盈盈地买回家去。那感觉也正像买回了郁郁葱葱的春天。

香椿最简单也最原汁原味的吃法不外是将之整棵放进沸水中焯熟,眼看着原本紫郁郁的小嫩枝在开水锅里瞬间变成鲜明的翠绿,香椿独有的醒鼻芬芳一时间热腾腾浓酽酽地溢了满屋,那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无法言喻的诱惑。捞出后撒上清盐,就这么整根塞进嘴里,“卡擦擦”一通大嚼,真个回味悠长,齿颊留香——当然,齿缝间亦不免留下突兀的菜叶。也曾经试着挑一根极鲜嫩的胖墩儿模样香椿生吃——的确是“食树”的感觉啊,小树枝的带着些许土腥味的气息停留在口腔中乡情质朴,然而愈嚼愈体会出独特的原野鲜美,又岂是别家树木可比拟的?

越是味道厚重异样的食材越是要搭配味道淡薄无趣的菜蔬相佐才能彼此相得益彰,恰如两个性子完全不同爱好天差地远的男女却能成为相安无事的终生伴侣一样。香椿最和谐的搭档莫过于豆腐。而“香椿拌豆腐”比起“小葱拌豆腐"来虽然字面上差别不多,落在大小餐厅的菜单上却无论风味还是价钱似乎都要远占上风。新鲜的香椿洗净切碎直接拿来做肉末香椿炒豆腐,恬淡无味的豆腐经了油锅的热烈翻滚,将香椿的异香与猪肉的鲜香尽收囊中,而香椿本身的颜色也在炙热中浴火重生般绿油油地养眼睛,与豆腐的雪白相映成趣,催人食指大动。每次在家里做这道菜,一个女儿都会因此多盛小半碗米饭,吃到最后再把菜汤添水喝一碗香喷喷的香椿豆腐汤。而另一个却几乎分毫不动,可见,好与不好都只在爱或不爱吧。

印象里好像香椿鱼是南方人喜欢的,将整棵香椿挂糊之后油炸,成品便很像一条首尾翘然呼应的小黄鱼,吃起来也是外焦里爽,香香脆脆。然而毕竟还是没亲手做过,除了觉得怕麻烦之外,大抵还是觉得那样的吃法多多少少折损了香椿的原生态,有一种荣国府里腌茄子的脱离本真。而香椿炒鸡蛋虽然也是香椿打头的成名菜,我自己却也并不喜欢,因为原本油亮金黄的炒鸡蛋在加入了霸气的香椿后,颜色一下子变得黯败颓废,像做旧的古董,让食欲大打折扣,且味道也并非好到绝顶,倒真不如小葱炒鸡蛋来得艳丽香甜。

立夏时节照例要吃一碗老北京的炸酱面。对于普通人来说,只须肉酱浓香面条筋道,那些传统上五花八门能摆满一桌子的菜码便如过眼云烟可以忽略不计。然而那天我取出冰箱里谷雨前冷冻储藏的一把小香椿,细细切碎了,颜色与味道居然还如当日一般鲜美,跟黄瓜丝一起拌在面里,简单朴素的一碗面便平添了几多春韵。平淡的人生,兴许就在这些小小的满足里才见得珍贵吧。

猜你喜欢

炒鸡蛋香椿豆腐
香椿吃前要焯水
故宫与“番茄炒鸡蛋”的配色
香椿鱼
透视:鸡蛋有几个
“炒鸡蛋”来了
豆腐睡莲
家常豆腐
走红的香椿
鲜生姜炒鸡蛋治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