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沿海城市与其他地区臭氧污染异同分析

2021-06-23阎守政

绿色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臭氧浓度臭氧陆地

郑 冬,阎守政

(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1 引言

与高空臭氧能够减少紫外线对地球伤害不同,近地面的臭氧会对人体以及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1~3]。近地面臭氧是由氮氧化物和VOCs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的[4,5],且臭氧研究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城市[6~11],对于东北地区单独城市的臭氧研究相对较少,而将东北沿海地区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臭氧研究更少。

东北沿海城市地处渤海湾北部,包括大连市、营口市、盘锦市、锦州市、葫芦岛市和丹东市,共计6个城市,均属于辽宁省。本文根据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将东北沿海城市与其他区域城市群以及单独城市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东北沿海城市独有的臭氧污染特征。

2 资料与方法

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2019年全国96个城市空气质量等级以及臭氧在线监测数据。

臭氧小时值是指臭氧1 h平均浓度,臭氧月均值/年均值是指在月份/年度臭氧日最大8 h平均第90百分位数,臭氧污染日是指首要污染物为臭氧的污染日。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要求,臭氧年均值的二级标准为160 μg/m3,超出二级标准即为超标。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要求,绿色表示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为一级优,黄色表示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为二级良,橙色表示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为三级轻度污染,红色表示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为四级中度污染,紫色表示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为五级重度污染,褐红色表示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为六级严重污染。

3 臭氧污染特征对比

3.1 与其他区域对比

本文选取京津冀(13个城市)、长三角(41个城市)、珠三角(9个城市)、成渝(16个城市)、汾渭平原(11个城市)等地区共计90个城市作为5个污染防控重点城市区域,与东北沿海城市区域进行对比分析。

2019年6个重点区域臭氧年均值浓度如图1所示。京津冀区域臭氧浓度最高,成渝区域最低。除东北沿海城市和成渝区域外,其他4个区域臭氧年均值均超标。

图1 2019年6个重点区域臭氧浓度

2019年6个重点区域各空气质量等级天数占比情况如图2所示。优的天数占比中,汾渭平原最低,珠三角最高,东北沿海城市居中;良的天数占比中,各重点区域差别不大;轻度污染天数占比中,珠三角最低,东北沿海城市较低,汾渭平原最高;中度污染天数占比中,珠三角和成渝最低,京津冀最高,东北沿海城市居中;重度污染天数占比中,成渝最低,汾渭平原最高,东北沿海城市较低;严重污染天数占比中,只有汾渭平原超1%,东北沿海城市较低。

2019年6个重点区域臭氧污染日在各污染级别中占比情况如图3所示。由于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定位、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等各不相同,不同污染等级中臭氧占比差别很大。臭氧污染日占比越大,说明臭氧污染越严重。在轻度污染级别,除成渝区域外,其他各区域臭氧污染日占比均超50%,说明臭氧污染已超过颗粒物污染影响。在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级别,珠三角区域臭氧污染日占比均为100%,表明臭氧污染是珠三角地区最严重的大气环境问题。各区域均不存在严重污染的臭氧污染日,说明严重污染时污染物全部是颗粒物。

图2 2019年6个重点区域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占比

图3 2019年6个区域臭氧污染日在各污染级别中占比

3.2 与其他城市对比

3.2.1 与内陆城市对比

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的臭氧污染特征不同,主要是由海陆风引起的[12~14]。白天,地表受太阳辐射而增温,由于陆地土壤热容量比海水热容量小得多,陆地升温比海洋快,因此陆地上的气温比海洋上的气温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上空的空气从陆地流向海洋,然后下沉至低空,又由海面流向陆地,再度上升,形成低层海风和铅直剖面上的海风环流,夜间相反。因此,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称为“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称为“陆风”)。海陆风的水平范围可达几十公里,铅直高度达1~2 km,周期为一昼夜。越深入内陆,海陆风对臭氧浓度的影响程度越小。

以2019年5月3~4日沿海地区营口市与内陆地区阜新市臭氧浓度对比为例(如图4所示),分析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臭氧污染特征。5月3日上午,营口市臭氧浓度逐渐升高,开始出现一次污染过程,3日为轻度污染,4日为中度污染。阜新市从4日上午开始臭氧浓度逐渐升高,3日为良,4日为轻度污染。

内陆地区阜新市在臭氧浓度达到极大值后,随着太阳落山臭氧生成反应活性大幅降低,臭氧浓度迅速降低。沿海地区营口市在臭氧浓度达到极值后,随着太阳落山陆风开始形成,陆地上相对干热的空气与海上的冷湿气流相遇,在沿海的陆地上空形成热力内边界层,此时的大气层较为稳定,空气对流运动减弱,静稳状态下不利于臭氧的扩散,导致大量的臭氧从陆地不断汇集到沿海区域附近,并未向远海扩散,因此营口市臭氧浓度夜间下降速度较慢,甚至在5月4日凌晨出现一次明显的臭氧浓度上升过程。之后随着汇集过程减弱以及臭氧逐步消散,臭氧浓度开始下降。

5月4日上午,聚集于沿海区域的臭氧在海风作用下向陆地转移,由于陆地本身在太阳辐射下就会逐渐生成臭氧,在叠加了昨夜海上累积的臭氧之后,臭氧浓度将高于前一日,因此4日营口市臭氧浓度高于3日,形成中度污染。

图4 营口市与阜新市臭氧浓度对比

与内陆地区相比,沿海地区夜间臭氧的消耗程度较小,臭氧浓度缺乏明显的夜间下降过程,因此,沿海城市普遍比内陆城市臭氧平均浓度更高。例如,福建省2015~2016年内陆地区臭氧浓度较沿海地区低18%~20%[15],江苏省2013~2017年臭氧浓度东部沿海城市大于西部内陆城市[16],长三角地区2013~2014年临海城市年均臭氧浓度高于靠近内陆的城市[17]。

3.2.2 与其他沿海城市对比

(1)青岛市。青岛市4~9月份臭氧浓度超出二级标准,其余各月均达标。臭氧浓度小时值呈现单峰型变化规律,白天浓度高,夜间浓度低。早上7时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和气温的升高,臭氧浓度迅速升高,至14~15时达到高峰,随后太阳辐射强度减弱,臭氧浓度缓慢降低。青岛市臭氧重污染受本地源影响较小,受外部污染物区域输送影响更明显。上游江苏省气团沿黄海海湾向东北输送,在青岛西南部临海区域下沉,对青岛沿海地区臭氧浓度影响较大[18]。

(2)上海市。上海市臭氧污染呈现冬季低,夏季高的特点。4~9月份是上海市臭氧超标日比较多的月份。上海市臭氧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深夜0时至清晨6时,臭氧浓度逐渐下降,之后臭氧浓度逐步上升,至13~14时达到日内最高值,随着光化学反应作用减弱臭氧浓度逐渐下降。上海市臭氧重污染与本地源排放和外地输送均有关系。当风向为偏南风时,上海南部的化工厂聚集区以及大型运输车辆、船舶排放的VOCs和氮氧化物,与浙江方向排放的VOCs等臭氧前体物将经大气传输至上海城区,在夏季日间经光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臭氧,从而导致污染生成[19]。

(3)广州市。广州市4~10月份臭氧浓度较其余月份高。广州市臭氧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在15时臭氧浓度达到最大值,夜间至次日凌晨臭氧浓度一直处于低值区。广州市臭氧污染是本地源和区域传输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冷高压、热带气旋等天气系统控制下,若偏北气团经由弱北风输送至广州,叠加本地较强的太阳辐射,将产生大量的臭氧,极易造成广州地区的臭氧污染[20]。

(4)异同点。东北沿海城市与其他沿海城市臭氧污染特征基本一致,均为4~9月臭氧浓度偏高(广州市10月臭氧浓度也偏高),11~12月和1~2月浓度偏低,春夏季臭氧浓度高于秋冬季。臭氧日浓度均呈单峰型分布,在凌晨至6~8时浓度较低,之后随着太阳辐射加强,臭氧浓度逐渐上升至极大值,之后臭氧逐渐消散,浓度降低至凌晨。在污染来源方面,沿海城市的臭氧重污染均受本地源和外来传输共同影响。

不同之处在于臭氧极大值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东北沿海城市臭氧极大值出现在15~16时,青岛市出现在14~15时,上海市出现在13~14时,广州市出现在15时左右。除广州市外,其他沿海城市随着纬度降低,光照时间缩短,产生臭氧的时段变少,从而导致臭氧浓度累积的时长变短,因此臭氧极大值出现时段不断提前。而广州市纬度较低,虽然光照时间短,但是夏季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因此产生的臭氧速度更快,极大值出现时间比上海略晚。

4 结论

(1)与其他重点区域相比,东北沿海城市臭氧污染状况略好,2019年臭氧年均值达标。但在轻度污染级别,东北沿海城市臭氧污染日占比已超过颗粒物污染日占比,且在中度污染中臭氧污染日也占据一定比例,臭氧污染问题不容忽视,亟待解决。

(2)与内陆城市相比,东北沿海城市臭氧污染会受海陆风影响,在气流微弱,气象扩散条件不利时,臭氧小时浓度呈现双峰型分布,除了下午的峰值外,在夜间也会出现一次峰值。

(3)与其他沿海城市相比,东北沿海城市臭氧浓度的月均值和小时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当发生臭氧污染时,均为受本地污染源和外地传输影响。不同之处在于受纬度及光照时长影响,东北沿海城市臭氧小时浓度出现峰值的时间晚于其他南部沿海城市。

猜你喜欢

臭氧浓度臭氧陆地
近地层臭氧剂量减半 可使小麦增产两成
不同品种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及光合基因表达对臭氧浓度升高的响应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
盐城市大丰区臭氧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双面臭氧
2018年8月上半月南京臭氧污染浓度变化分析
课例
臭氧分子如是说
治病强身的百字经:《陆地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