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道水环境治理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2021-06-23孙丹丹

绿色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清淤河道水体

孙丹丹

(南京宸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100)

1 引言

城市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生活和工业用水排放量增多,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河道水环境污染,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发展中重视经济要素,忽视环境保护,走先开发再治理的道路,经济发展的代价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二是水环境问题复杂,不仅治理难度大,而且涉及周边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对治理工作提出了高要求[1]。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目前生物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广泛,以下结合工程实践进行探讨。

2 生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和优点

2.1 概念

简单来说,生物修复技术就是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来修复遭受污染、破坏的环境。在城市河道中,由于水环境复杂,以生物修复技术为主,同时辅以人工干预措施,成为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从实际应用来看,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技术类别,主要措施是生物促生、生物通气、生物强化方法等,对不同的污染问题进行针对性治理。

2.2 优点

和传统污染治理技术相比,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是:①应用范围广,可对整个水域进行治理,不仅修复效果好,而且用时短,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②修复技术措施的成本较低,具有长远的治理效能,有利于降低政府部门的资金压力。③污染治理时,污染物在原地被清除,能减少运输、特殊处理等情况,治理操作简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④污染治理过程中,不会形成二次污染,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突出环保特性。

3 生物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3.1 植物修复技术

河道水环境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利用植物修复水环境,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挺水植物,经光合作用向水体提供氧气,维持正常的生态循环。二是沉水植物,可处理水中的营养盐,防止营养盐释放和扩散,保持水体化学组分的稳定性,防止富营养化。三是浮游植物,可处理水体表面的污染物,发挥出水体净化的作用。

3.2 强化促生技术

生物强化技术,是在污染的水域中投放微生物,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毒有害成分,减轻污染等级。该技术应用时,要对微生物的活性进行监控,防止影响水体的原生态系统。生物促生技术,是利用水体内原有的微生物,促进其繁殖生长,提高污染降解能力[2]。例如:向水中供氧,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增加种类和数量,减轻水体污染程度;水体环境改善后,微生物的活性增强,能提高污染降解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3.3 生态护岸技术

生态护岸是以植物为主,以土木工程为辅,两者相结合进行环境治理,能对河道的坡面进行防护,发挥出防洪、排涝、自净等功能。该技术的应用,护岸作为水体和陆地的缓冲带,能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利用植物或动物净化水体,保持水环境生态平衡[3]。工程实践证实,生态护岸技术不仅能保证河岸边坡的稳定性,还能提高水体对土壤的渗透性,有利于水体和周边环境进行能量物质交换。

3.4 底泥氧化技术

底泥氧化是利用微生物定向扩增的原理,采用靶向给药技术,将药物注射到河道的底泥层。一方面,有利于底泥层中的生物增殖生长,加快有机物的降解速度,改变水体的黑臭现象;另一方面,能控制污染物在水中扩散,缓解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整个水环境。

3.5 人工增氧技术

河道水体黑臭的根本原因是水中的氧气含量低,影响动植物和微生物生存,对污染物的分解能力降低。人工增氧技术,就是向水体中增加氧气含量,促进动植物和微生物生长,构建河道生物的多样性[4]。例如:使用高压设备,将空气或氧气导入河道水体中,改善水生物的生长条件。此外,湖水循环系统可以看作人工增氧的变体,可加快表层水和深层水的循环、置换速度,来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在好氧状态下,金属离子还原后发生氧化反应,然后沉淀在底泥中,能减轻重金属带来的污染。

4 工程案例分析

4.1 河道概况

以南京市秦淮区黑臭河道综合治理项目为例,其中西玉带河(秦淮段)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图1),该河道北起中山东路、南至明御河,全长1200 m,河道上口宽10~40 m,水面面积3.24 hm2,两侧绿化保护带各5 m。本片区四面环水,北面有玄武湖,西面为外秦淮河,南面为外秦淮河,东面为月牙湖、护城河,东南角有清水塘、白鹭洲。片区内水系纵横交错,内秦淮河流域支流和玉带河等水系交相呼应。经济社会发展,沿岸人居密度提高,居民生活在水域周边,面对脏乱环境降低了生活质量。根据水质检测结果显示,西玉带河河道上3个检测断面水质均达到轻度黑臭级别,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整治。

图1 西玉带河(秦淮区)水域位置

4.2 污染现状

(1)外源污染。河道外源污染主要有两类:①点源污染。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或者处理后污染负荷未降到河道允许的环境容量范围内,就排入了水体。②面源污染。主要是降水排入水体带来的污染,研究表明,初期雨水的污染,某些重要指标例如COD远大于城市生活污水,对水体带来的损害不次于污水下河。本次整治工程,北侧中山东路合流管为分流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内,东华门处一道污水管污水直接排河,因此本次考虑对其实施截流改造,将污水接入现状西玉带河截流管内,防止污水下河。西玉带河中部由于南京航天航空大学食堂污水直接排入截流管,导致管内於堵严重(该处于2015年12月清疏完成),建议环保部门责令其餐饮污水进行预处理后再排入市政污水设施。

(2)内源污染。内源污染主要来自于河底淤泥中污染物的释放。是河道的环境容量低,水源缺乏,水动力条件差,水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降低了河道的环境容量,影响对污染物的消解能力。西玉带河(秦淮段)距上次清淤已有8年之久,根据现场测量资料,河道内的淤泥量约0.3~0.6 m。

4.3 修复措施

对该河道水环境污染进行治理,近期目标是通过控源截污、河道清淤、生态修复等工程措施,基本实现消除河道黑臭;远期目标是通过整个流域同步整治,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形成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景观河道。在工作目标的指引下,可采取的修复措施如下。

(1)控源截污、清淤疏浚。2016年4月初西玉带河清淤、截污开始施工,施工采用干河水利冲挖方法清淤,于5月底全线完成清淤、截污工作。清淤采用排水干塘随后水力冲挖,最后泥罐车装车外运。全线总清淤量约4.3万m3,整治污水排口7处,岸坡垃圾清理约500 t。

(2)生态修复。2016年11月进场施工,通过对河道内全线铺设增氧管道及增氧设备、投放益生菌,种植水草,投放鱼、虾、贝类等措施,生态浮岛600 m2、水生植物6000 m2;沿河截流井、溢流口均安装防异味装置,有效减少溢流口散发的污水异味。如此,提高水体含氧量及水体自净能力,重建生态功能,目前已消除黑臭,水质保持稳定并逐步提高中。

(3)景观提升改造。2016年12月进场开始施工,对沿岸侵占河道保护蓝线范围建构筑物进行拆违、征收,释放公共空间,共拆除违建9处,征收退让19处。①新建沿河休闲步道1.8 km,新增绿化面积2万m2,增设廊亭、景墙小品、景观亮化等设施。树立“一河一路”的整治理念,促使河道与道路在景观上、功能上相辅相成,设计方案相互对照呼应。②改造紧邻河道的珠江路创业大街,将原本岸边的小餐饮改造成文创店、休闲店、咖啡馆;珠江路和河道交汇处的空间,打造成文化路演广场,为人们提供办公、休闲、居住、消费、娱乐为一体的生活环境。③对老旧小区集中整治,将零散独立的小区进行区域整合,拆除围墙空间建设车棚,引导居民成立业主委员会,聘请物业公司管理。④将环境治理和文化资源挖掘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研究河道历史遗存和资料典故,合理应用研究成果,在河道沿线设置多个石碑、景墙,用来介绍河道相关历史,增强居民和游客的认知度、认同感。

4.4 管理措施

水环境污染治理后,如何保持是管理重点。本工程采取的管理措施如下:①精细管理。整治后的河道,按照风景区的标准进行管理,将河岸区域的环卫、停车、广告、招牌、门前三包等作为管理重点,分片、分段、责任制管理。②人文关怀。在夏季,为了减少河道和截流井、溢流口异味和蚊虫,安排保洁人员喷洒蚊虫药水,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③信息监督。建立河长责任体系,在河道设置公示牌,建立微信群,使用河道管理APP和二维码,接受民众监督。

4.5 治理成效

河道整治前水体黑臭,沿岸环境脏乱;整治后水源清澈、沿岸整洁,不仅宜居宜业,而且重现了文化底蕴,得到居民的一致认可。分析效益如下:①经济效益。河道周边的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沿岸商业用地的价值提高,房产增值;沿岸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收入明显增加。②社会效益。通过整治工程,在污染治理、开发旅游资源、保护历史文化、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③生态效益。排入河道的污染物得到控制,水体中的CODCr、BOD5、SS、NH3-N、TP等含量明显降低,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5 结语

针对城市河道水环境污染问题,采用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几种常用的生物修复技术,结合秦淮区黑臭河道综合治理项目,介绍了修复管理措施和成效,希望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改善河道水体环境,实现环保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清淤河道水体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析
捷龙轮清淤工艺研究
机制砂泥饼/长江航道清淤淤泥制备陶粒条件及性能探究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市政道路软基清淤回填施工技术实践与探讨
弯道之妙
撮粮之术(下)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河道里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