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1-06-23梁思思

戏剧之家 2021年18期
关键词:身韵舞姿古典舞

梁思思

(武汉音乐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0)

“旋转”是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中十分重要的种类之一,随着中国古典舞教学训练内容与教材体系的日趋完善,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中国古典舞的旋转技术开始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并在教学训练中逐步展现出独特的审美属性和风格韵味。在中国古典舞教学训练体系建立的初期,就借鉴了中国戏曲中的旋转技术进行训练,例如跨腿转、端腿转、扫堂探海转等等有着鲜明戏曲特点的旋转技术。在对芭蕾舞的学习中,我们借鉴芭蕾舞训练中的直立重心等旋转技术来完善古典舞教学中关于直立能力的要求。无论是哪种学习,都是为了旋转技术本身的展现与提高,为中国古典舞训练探索更为科学、可行的方式,也为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发展进行一定的指导。刘青弋教授说:“我们今天的古典舞关注较多的是与芭蕾类似的‘转’——在半足尖上,战胜地球表面的摩擦力,是身体以单一的、直立的、平面的舞姿完成的技术,而中国古人的‘转’则是在无限丰富变化的身体姿势中完成的。当代古典舞大量地发展了民族舞姿的‘转’,但是我们仍需强化的意识是:应像我们的古人那样,将其视为中国古典舞身体与空间变化的‘众妙之门’。”唐满城先生“身韵技术化、技术身韵化”的理念的提出,就是希望能够改变中国古典舞教学中技巧训练的单一性与乏味感,在强调“身韵技术化”的同时也对“技术身韵化”的追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分类

中国古典舞教学中,舞姿转已经成为旋转技巧训练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它是古典舞技术中体现民族审美特性的核心所在。舞姿转的种类也是按照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的“拧、倾、圆、曲、含、仰、开、合”和“三圆”动势规律来划分的。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根据审美原则的要求,古典舞的舞姿可以分为:正身类舞姿、旋拧类舞姿、俯拧类舞姿、仰拧类舞姿。在“三圆”动势规律的贯穿运用下,中国古典舞的舞姿动作会随着动作特性与要求的不同在重心的转换变化中做出相应的改变。旋转重心的动态空间运用也体现出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在动作幅度、张力、变化上的丰富多彩。在对重心及动作“稳”、“沉”、“疾”、“敏”的要求中,“高、中、低”三个层次的空间运用也是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具有民族特性的展现。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按照舞姿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1.正身类旋转:吸腿转、掖腿转、端腿转、跨腿转、探海转、搬腿转、平转等;

2.旋拧类旋转:拧身吸腿转、拧身端腿转、拧身射雁转、拧身后腿转、拧身大掖步转、拧身探海转、斜探海转等;

3.俯拧类旋转:老鹰漩涡转、扫堂探海转等;

4.仰拧类旋转:敞身大荷叶转、仰胸紫金冠转等。

按重心与空间变化来分也可分为三类:

1.高重心类:旋风空转、跨掖空转、拧身后腿转、穿手吸腿转、斜探海转等;

2.中重心类:旁提后腿转、拧身前腿转、拧身探海转、拧身射雁转等;

3.低重心类:拧身大掖步转、老鹰展翅转、老鹰漩涡转等。

二、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功能特点

在中国古典舞的教学中,将审美韵律要求带入技术训练里,将技术结合在身韵动作中,在点滴流转之间两者交相呼应,相互作用。对舞者来说,对古典舞旋转技巧的学习不是仅仅掌握单一技术技巧的运用,更需要在训练中找到“起承转合”间发力、转动的方法与诀窍,在韵律要求中实现旋转技巧“行云流水”般的动势流转。在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训练里,有着较为完善的旋转教学内容,它在课堂训练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第一,从把杆训练的第一步开始,我们就把技术技巧与身法动律元素结合起来,从把杆动作的要求入手,强调基础能力训练中的民族审美特性,在把杆动作中加强垂直类重心到旋拧类舞姿的铺垫性训练,使动作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不断推进,反复应用,从而丰富把杆训练的内容,在动作能力的训练中逐步加强舞者在身体运用上对于古典舞审美特性的把握。第二,为把下训练中的稳定性提供有力的保障。众所周知,把杆动作是把下动作完成的基础步骤,在把杆动作的训练中,从动作的基础要求开始,便围绕民族类舞姿及旋转技术的“开范儿”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从单一元素训练开始,在动作劲力与动势转换的练习中找到旋转技术的发力方法,强化“起与行”、“立与转”、“开与合”、“旋与收”之间的关系,这对舞者在把下训练中掌握旋转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铺垫作用;因此“动势”的产生尤为关键,在保持重心和技术稳定的基础上,旋转的训练更应该强调身随韵转,将“意、气、力”贯穿始终,善于“借力发力”,在动律中用“劲力”处理“性格”,自然就能在韵律形态中掌握好技术,从根本上解决旋转技术技巧中出现的“有技无韵”的问题。第三,提高把下综合训练能力。把下的旋转技巧要求舞者的身体具备十分协调的能动性,在韵律要求和动势规律下保持舞姿的旋转控制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中国古典舞的旋转技巧丰富多彩、变化多端,除了基础的直立转外,还包含了拧、倾、圆、曲各类形态的舞姿转,这种丰富的旋转技术可以使技巧的复合性与流动性加强,增加空间的变化,因此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动作中确保旋转的动态与质量、形态与美感是把下训练的核心问题。通过综合性的旋转技巧训练,不仅可以提升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中的旋转技术掌握能力,同时能在系统的课堂训练中找到适合激发舞者身体内在潜能的方式,为中国古典舞表演中所需的技术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艺术特性

著名的舞蹈教育家唐满城先生曾在《舞蹈技巧要走自己的路》一文中谈到:“刘震的技巧与众不同在一个‘化’字。他把‘跳、转、翻’外在的技巧痕迹(如准备、结束、连接)完全‘化’为无形之形。”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在教学中从单一技术训练走向复合技术要求,再将复合技术运用到表演中,这是旋转技巧从技术本体转变为综合性表演能力的变化发展与实践探索,其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得以增强是毋庸置疑的。在以“形、神、劲、律”为审美核心的技术特性要求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典舞也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首先,它具有丰富的变化性。中国古典舞的民族舞姿千变万化,在教学实践中,“转动”可以衍生出多种舞姿形态,在不同空间的转换中也可以形成复合型舞姿旋转技术,这都需要舞者在教学训练中掌握较强的综合能力,通过转中求“变”,在变化中体现出艺术张力与表现层次。其次,它有着丰富的韵律性。“韵中有转”是对“身韵技术化”的具体实践,根据身韵提炼出的中国古典舞运动规律,以动势的延续带出舞姿转,将身韵的动作从幅度、速度等方面进行“量”上的强化,形成旋转技术。“转中有韵”是对“技术身韵化”的具体呈现,在保持旋转技术的基础上,融入身韵的含仰开合、拧倾圆曲,强调在旋转的过程中融入身韵,③从而达到“转中有韵,韵达身转”的视觉效果。中国古典舞就是通过教学的方式,将“身韵”与“技术”相结合,通过韵律带动技术,再将技术反作用于韵律展现中,化有形于无形,在巧妙灵动的旋转中体现中国古典舞文化之精髓,使中国古典舞技巧在运用中体现古典美学风格特性,在特性中体现审美精神。最后,它还有着独特的语言性。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在不断的课堂实践中慢慢找到了自身的定位与价值,通过编创作品在中国古典舞各类教学剧目中也得到了丰富的运用。无论是舞姿类旋转还是复合类旋转都是为表达作品的情感的,旋转技术作为一种舞蹈语汇,它的出现不论是“拟物”还是“拟情”,都是为了向观众们传达丰富的内在情感,努力提升作品的艺术表现层次。“拟物”能体现作品内容的动态形象和外貌,而“拟情”则可以体现人物的性格、表达人物的情感,为作品高潮的推进作好铺垫。其能更生动地表现出作品想要呈现给观众的艺术张力。所以技术为艺术服务,艺术为表达服务,因此旋转技巧在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的同时,将技术“拟情”化也是一种新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作为中国古典舞教学训练中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组成部分,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古典舞教学处于不断的发展与探索中,我们必须找到适合本民族审美风格与技术特性的方式,在实践应用中把握古典舞的独特性与语言性,使旋转技巧不仅仅作为技术能力而存在,更能在运用与表现中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核心内涵,也能为中国古典舞民族特性的展现和技术技巧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最后,希望我们在训练中摸索,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探求。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进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思考和表达。

猜你喜欢

身韵舞姿古典舞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有关古典舞“身韵”思想的研究综述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初探
梦幻舞姿
舞姿翩跹
舞姿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
风中的舞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