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舞台表现力培养探微

2021-06-23李晓敏

戏剧之家 2021年18期
关键词:表现力演唱者歌唱

李晓敏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 晋中 030600)

声乐艺术是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不管是声乐艺术的发展还是声乐演唱教学,都与声乐艺术表现力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声乐歌唱艺术是歌唱和舞台表现力深度整合的产物,要真正在这一艺术学科当中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就必须认清歌唱是听觉和视觉艺术的综合体,既要进行动听声音的表达和演唱技巧的运用,还必须拥有能够直击心灵的艺术表现力,形成良好的歌唱风格,真正用歌声感染他人,展现音乐艺术的魅力。高校声乐教师在演唱教学当中要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提高舞台表现力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灵活运用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增强表现力与音乐综合素质。

一、声乐演唱和舞台表现力的关系分析

真正优质的声乐演唱表演是离不开良好舞台表现力的,声乐演唱主要是把声音当作媒介进行艺术表现,可以从听觉上给人以震撼和享受;舞台表现力则是从视觉角度出发,通过带给人美好的视觉享受,进一步增加声乐演唱活动的呈现效果。只有真正把声乐演唱和舞台表现结合起来,才能够通过获取综合性的视听效果提高整体的表现质量,体现出声乐艺术的综合魅力。正确认识声乐演唱和舞台表现力的关系,能够给当前的声乐演唱教学提供重要思路,为教师合理设计声乐演唱教学技巧打好基础。声乐演唱和舞台表现力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声乐演唱是舞台表演的基础力量所在。就声乐歌唱而言,演唱者的演唱素养是舞台表演当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不管何时何地都要求演唱者能够在登台演出时维持最佳状态。所以演唱者应该在日常训练当中夯实基本功,在保持良好状态的同时,优化和提高声乐演唱水平,为进一步的登台表演打下基础。声乐演唱在舞台表演当中居于基础地位,所有的情感投入与声音的感染力都是在演唱者能够顺利完成作品演唱的基础之上探讨的。如果只是关注舞台表现力的发展,而不抓好声乐演唱这一基础点的话,无异于本末倒置,空有花架子,却无法把声乐演唱的魅力体现出来。所以在声乐演唱和舞台表现力的关系体系当中,声乐演唱居于基础地位,是舞台表现的基础。

第二,舞台表现力是声乐演唱活动的点睛之笔。在声乐演唱活动当中,通过提高舞台表现力,有助于增强演唱者对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度。舞台表现力的展现必须在一定的声乐理论知识支撑之下进行。舞台表现力和演唱密切相关,良好的舞台表现力可以给声乐演唱锦上添花。在声乐表演环节,演唱者把理论和技巧融为一体调控舞台,演唱氛围可以有效突出声乐演唱的艺术审美特征,但是如果演唱者没有舞台表现力,不管演唱能力有多强、嗓音条件有多优越,都会让演唱的魅力与效果大打折扣,失去应有的感染力。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培养的原则

声乐演唱教学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在不断地创新发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成果,但同时也给当下的教学提出了更多新要求。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是目前声乐演唱教学的重要任务,为保证这一任务目标的达成,必须把握以下原则: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舞台表现力的提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舞台表演实践活动得到增强,所以开展实践教学是高校声乐演唱教学的重点。但是如果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足以支撑学生完成实践学习任务,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所以,教师应该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教学,并对二者在教学当中的比重进行把握,全面推动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发展。二是循序渐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是声乐演唱还是舞台表现力的发展,都必须循序渐进,和学生的认知与学习规律保持一致,不能够急于求成,更不能够在忽视学生个性特征和违背学生内在发展规律的情况之下进行,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给学生成长提供更好的保证。

三、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一)夯实声乐演唱基础,奠定舞台表现基础

声乐演唱和舞台表现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二者的关系体系当中,声乐演唱是基础,如果不能够正确认识二者的地位,很容易因为过度追求舞台表现而忽视实际演唱能力的发展,其结果无异于舍本逐末,无法达到声乐演唱教学要求。所以,在寻求提高学生舞台表现力的教学策略时,应该先从夯实学生的演唱基础着手,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一方面,教师要纠正学生歌唱当中的姿态。歌唱与身体器官密切相关,只有把握正确的歌唱姿态之后,才可以让各个器官相辅相成,保证发音正确。在教学指导当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了解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歌唱姿势,按照教师指导的技巧进行勤奋练习。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歌唱气息技巧的训练,让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保证气息流畅自然,确保发声以及共鸣效果。在对学生的演唱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要加强示范,同时也要精心选择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力的榜样,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榜样示范和教师的综合引领之下,为学生舞台表现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二)增进歌词理解表达,建立个体表演风格

在声乐演唱当中,要对演唱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就要先从理解歌词着手。通过理解歌词,可以让学生掌握作品的风格以及确定自己应该运用怎样的风格演唱。同时,歌曲情感的表达需要运用良好的表现方法,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并借助这样的机会逐步形成良好的个体舞台表现力。歌词是歌唱的语言,只有在掌握歌词节奏和音准、做好文学性理解和艺术性处理之后,才能够在实际的演唱与具体的表现当中弥补不足,实现对作品的完美演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歌词理解当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思考,让学生不仅要唱熟练,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歌词当中渗透的情感表现出来,运用恰当的力度和速度控制,把自己的理解用演唱和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真正唱出自己的风格和色彩。

(三)形成良好歌唱心理,增强舞台表现信心

高校学生虽然在长时间的声乐演唱学习当中累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也在学习当中不断夯实演唱基础,但是不少学生因为心理素质较低,不能够在演唱当中调整好状态,无法把所学的知识技巧运用到表演活动当中,从而给舞台表现带来不良影响。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在提高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同时,也应该让学生对自己的舞台表现力有更强的信心,教师可以先从训练学生的歌唱心理着手。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在演出时声音发抖、惊慌失措、忘词跑调等等是比较正常的现象,是歌唱心理素质不高的表现,同时这些问题是能够避免的,通过锻炼心理素质的方式,完全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减少学生的担忧。另一方面,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指导,通过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出现不良心理素质的原因,进而对症下药,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让学生在舞台表演当中正常甚至是超常发挥。

(四)提高文化音乐修养,增强作品把握能力

文化修养以及音乐修养关系到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把握,也影响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发展。所以,在探究如何基于高校声乐演唱教学发展学生舞台表现力时,要注意增强学生的文化与音乐艺术修养,正确认识二者在学生音乐学习当中的作用。合格的歌唱者必须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因为这决定了声音的感染力。假如学生文化素养不高,就无法针对音乐作品生成深度理解,更不能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二度创作。为了提高个体文化修养,学生需要在音乐学习的同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在分析音乐作品的过程当中,注意从作者经历、创作背景等不同角度出发把自己的理解融入歌曲演唱当中。另外,学生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提高节奏感和音准把握能力,在视唱练耳和艺术实践当中找到最适宜自己的音乐修养提升道路。

(五)掌握多种表演手段,优化舞台表现能力

舞台表现是声乐演唱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假如在演唱当中呆若木鸡,只懂把作品演唱出来,不知道如何用外部表现力辅助音乐表达,那么这样的演唱无疑是失败的。把优美的歌声和生动的表演结合起来,会让整体的表现更具感染力,实现歌声与形象的统一。在这一过程当中应该善于运用手势、眼睛、面部表情等等促进舞台表现力的综合提高,引导学生全面进步。学生可以在演唱时加入自然协调的手势,做到随情而动,把手势和情感表现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利用眼睛表达情感,用眼神和他人交流,从而把歌曲的内涵诠释出来,带给人感人至深的享受;学生可以用恰当的面部表情给声乐作品演唱锦上添花,不过表情运用必须恰到好处,可以体现出作品意图、歌曲本质和意象。

四、结语

在对高校学生的声乐演唱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教师传授的演唱技巧和理论要点,但是到了具体的舞台表演当中,却因为缺少良好的舞台表现力,不能够对作品进行生动有效的诠释,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教师想要改变声乐演唱教学的不良现状,就要认清以往教学当中的缺陷,把关注点放在学生的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上,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并指导学生掌握舞台实践的技巧,增强学生的独创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真正走上舞台,在舞台实践当中累积经验,发现不足,发扬优势,不断提升和发展自己。

猜你喜欢

表现力演唱者歌唱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歌唱十月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