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胡协奏曲《雪山魂塑》的创作特点分析

2021-06-23王雨晴

戏剧之家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三连音乐段雪山

王雨晴

(东北大学 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雪山魂塑》是刘文金先生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创作的一首大型二胡协奏曲,作品问世以后,在音乐界引起很大的反响,成为第六届金钟奖二胡演奏的决赛曲目。这首协奏曲是我国军旅题材二胡作品的代表作,它旋律优美,极富情感内涵,富有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气息,歌颂了红军将士们英勇无畏、迎难而上的革命精神和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的英雄气魄。乐曲中详细描绘了长征时恶劣的自然环境,而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不怕困难,是刘文金先生意图歌颂和展现的崇高精神。这首音乐作品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之所以在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为世人呈现,是出于作曲家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致敬,同时也在提醒国人不要忘记历史,不辱使命。在创作过程中,作曲家在曲式和技法方面中西兼容,既借鉴西方的和声、大小调等作曲技法,又融合中国的音乐元素,采用了传统民歌作为音乐素材,使整首音乐作品听起来极富韵律色彩,并且既富有时代性,又不失传统风味。笔者将在本篇论文中,着重对《雪山魂塑》的创作特点进行深刻的剖析。

一、军旅题材

《雪山魂塑》是在长征胜利70 周年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呈现的,也是我国一部大型军旅题材的二胡作品。军旅题材的音乐作品,多用来描绘或者衬托声势浩大的场面。而刘文金先生之所以选用二胡这件乐器演奏这首音乐作品,是因为二胡近似人声,很容易将人们内心细腻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音乐作品,用音乐的语言,描绘和还原了红军长征时“爬雪山”的经典画面,赞扬了当年红军将士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革命精神,也深刻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的英雄主义情怀。

谱例1:

谱例2:

二、结构特点

《雪山魂塑》是一首标题性音乐作品。标题音乐,顾名思义,就是用文字作为乐段标题的音乐,它是一种综合的音乐表现形式,通常由音乐与戏剧、文学和美术相结合而成,加在乐段标题中的文字,则详细说明了乐段中所表达的情感思绪或者精神内涵。

本曲由四个标题组成,分别是“征途”、“雪山”、“战友”、“朝霞”,其中,“雪山”这一标题段落中,还包含“跋涉”、“心声”、“寒风瑟瑟”、“坚定”四个小标题,以此更加详细地概述了本乐段要表达的情感。这些标题的使用,使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每段音乐描写的故事情节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更完美地诠释乐曲起到了一定的启发和推动作用。标题性音乐作品可以加深听众对于作品的理解,使听众在各段标题的提示下,对演奏者的诠释进行更好的把握,促使听众与演奏者的心灵更激烈地碰撞,使演奏和欣赏更好地交织,使听众更好地感知作品、走进作品。

三、半音音阶与音型模进

半音音阶,就是以半音关系组成的一串音阶。半音连续上行或者连续下行的创作手法,在乐曲中并不常见,偶尔被用来描绘特殊的场景,刘文金先生在本首乐曲“征途”乐段的39-40 小节,采用了半音音阶连续上下行的手法。在演奏这段半音音阶时,应当在音阶上行时渐强,音阶下行时渐弱,来营造一种大风夹杂着雪花,在雪山上呼啸,长征将士们冒雪前行的感觉,也用来表现战争的紧张氛围。(见谱例1)

音型模进,就是同样的音型,在不同的音高中,以上行或者下行的形式连续地重复,刘文金先生多次在本曲中应用这一创作手法,用来体现战争愈加激烈的气氛和长征将士们的英勇无畏。

本曲中用到的模进有两种,分别是二度模进和八度模进。二度模进大多数都在乐曲的“征途”部分,在演奏时,应当在上行模进时渐强,在下行模进时渐弱,以此来表现长征旅途的跌宕。八度模进,出现在“雪山”部分的66 小节,在演奏八度模进时,演奏者的演奏力度需要很强,弓段拉长,体现长征时艰苦的环境,以及红军战士们的大义凛然和威武不屈。(见谱例2)

四、独特的节奏型

节奏,简单来说,就是指音的长短关系以及音的各种组合。在整个乐曲或者音乐片段中反复出现,具有一定特点的节奏,就是节奏型,不同的节奏型表达了不同的音乐情感。

(一)节奏特点

《雪山魂塑》中所涉及的节奏型都比较常见,但是在节奏型的组合使用上有着鲜明的特色。首先,《雪山魂塑》第一段的开头是弱起节奏,这在一般的乐曲中是不常见的,从不稳定的弱拍,转到明确的强拍,这种行进方式是积极的、坚定的。其次,在本曲中,作曲家多次重复使用同样的节奏型,这种方法使音乐的能量得到了积累,使听众的紧张感随着相同节奏型的多次重复逐渐增强,也能够进一步体现长征将士们克服艰险和困难的决心。

(二)连续三连音的运用

三连音,就是用3 个音符将1 拍三等分,每个音符的时值相同,其中第一个音符为重音,另外两个音符依次减弱。一般来说,三连音的弓法有“拉推拉”和“推拉推”两种,但是有些时候,为了适应某些音乐情绪或者场景的需要,这三个音符也可能会用连续的拉弓演奏。本曲“雪山”乐段的65 小节就用到了这种连续拉弓的三连音。

这一段描述了红军战士们步履维艰,顶风冒雪攀登雪山的场景。为了体现环境的恶劣和行进的艰难,在演奏每一个音符时,演奏者都要将弓毛与琴弦紧紧贴合,弓毛不能打滑,同时还要弓速快,弓压大,这样才能展现出本段所需要的攀爬感和不顺畅感。

本曲的“朝霞”乐段用到了大量连续的三连音,在这一乐段中,三连音的主要作用是对情绪和内容进行变化与承接。在一段优美抒情的旋律之后,三连音这种具有强烈律动感的节奏型突然出现,就像希望之火,点燃了死寂的草原,把乐曲推向了高潮。这一段描写的是红军战士们看到终点就在前方,内心燃起希望的火苗,最后终于在根据地胜利会师,同时也象征着祖国就像东升的旭日一样,朝气蓬勃,生生不息。

五、民歌素材的融入

刘文金先生在《雪山魂塑》中两次巧妙地运用了中国的民歌,使乐曲的民族风格更加鲜明,民族韵味更加浓厚。民歌元素主要运用在抒情的段落,耳熟能详的旋律使段落整体更具歌唱性。

本曲的“战友”段落,在两小节缓慢的拨弦后,逐渐引出了舒缓又熟悉的钢琴旋律,作曲家使用了电视剧《长征》的片尾曲——江西民歌《十送红军》作为主旋律,与二胡的复调交织在一起,两件乐器就像“二重唱”一样,一唱一和,来营造一种细腻又朦胧的意境。《十送红军》的歌词片段如下: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这个部分还有一个副标题——“梦中的情思”,刻画了红军战士们细腻的内心世界,讲述了红军战士们在深夜辗转反侧时,对故乡亲人深深的思念,也是伤病员弥留之际朦胧的回忆和对战友深情的嘱托。这一乐段平静舒缓,与前面狂风暴雪的场景和紧张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在演奏时,需要演奏者对力度和揉弦的控制细致入微,这样才能奏出柔美的音色,符合场景和情绪的需要。

红军战士们在历尽坎坷之后,最终成功会师,完成了这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在乐曲的终章——“朝霞”段落中,作者采用了陕北民歌的元素。

该乐段的开头便运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中特有的“双四度”,四度的连续进行使旋律的色彩无比明亮,加上标题的提示,让人不自觉联想到划破黑夜的第一缕霞光。之后三连音连续上行,速度逐渐加快,力度逐渐增强,将整首乐曲推向高潮。然后钢琴突然奏出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曲调,二胡旋律以变奏的形式融入其中,音乐逐渐变得宽广和震撼,仿佛声势浩大的长征队伍就在眼前,胜利的会师就在眼前。最后,二胡笃定地奏出《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旋律,这段旋律的歌词为“咱们中央啊红军到陕北”,预示着革命终将胜利。这一段音乐的音响效果辉煌华丽,要求每个音符的演奏都极具张力,音色要扎实饱满,力度变化要对比强烈,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音乐蕴含的强烈情绪,才能迸发出音乐的无穷力量,荡气回肠。

六、结论

笔者在演奏和研究这首乐曲时,不仅了解到了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特点以及演奏技法,还深刻领会了这首作品的艺术内涵,感悟到了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坚韧不屈、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体会到了这首音乐作品中蕴含着巨大的音乐张力和无穷的音乐力量。《雪山魂塑》呈现给世人的,更多的是精神的力量和灵魂的震撼。

注释:

①李少君.论刘文金先生<雪山魂塑>的创作、演奏特点及艺术表现[D].天津音乐学院,2014.

②李少君.论刘文金先生<雪山魂塑>的创作、演奏特点及艺术表现[D].天津音乐学院,2014.

猜你喜欢

三连音乐段雪山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论“三连音”节奏型在朱良镇艺术歌曲创作中的运用特点*
征服雪山
如何在高中音乐课堂中进行识谱教学
爬雪山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雪山历险记
三拍子与三连音的联系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