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

2021-06-22王云竹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6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OBE理念

[摘 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毕业生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但大学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较低,现阶段大部分高校以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为主,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没有系统完善的培育路径应是主要原因。鉴于此,大学教育中应引进OBE理念,阐述OBE理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正视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外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典型案例,构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可行方案和途径已是紧迫任务。

[关键词] OBE理念;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江西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基于OBE理念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20YB101)

[作者简介] 王云竹(1981—),女,山东日照人,硕士,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等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6-0177-04    [收稿日期] 2020-02-01

近些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理念愈来愈多被提及,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提出了,创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1]在“创业创新”的自然环境下,高等院校学生作为最具创新思维能力、最有自主创新热情的群体,其创新创业能力对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2]。

殊不知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普遍较低,其创新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较海外大学生低许多。要想提升当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最重要的是寻找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活动途径。因而,寻找实践活动途径及怎样合理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而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与创业成功率,已是一项关键研究课题。

本文以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为研究对象,从OBE核心理念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出发,剖析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途径中出现的问题,借鉴了美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构建了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一、OBE理念及其对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重要性

(一)OBE理念的定义及特点

1.OBE理念定义。OBE是Outcomes-Based Education的简称,最开始于美国,是一种以学员为中心,根据学习成果的新式教育理念,被称作问题导向文化教育或能力导向性文化教育,是基于学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而构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3]。

2.OBE理念特点。第一,OBE理念强调学习成果或教育产出。OBE课堂教学更为高度重视的是学员在大学毕业的情况下究竟得到了什么基础的专业技能,怎样利用这种专业技能来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怎样才可以完成本人与社会的共享发展[4]。第二,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OBE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管理者;通过安排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过程,协助学生进行预估的学习培训结果。第三,OBE核心理念遵照学员的人性化发展趋势。OBE理念充分尊重大学生的特长和特点,鼓励大学生发挥特长,以此為基础,充分挖掘和激励大学生的创新性,进行差异化发展。

(二)OBE理念对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重要性

1.OBE理念更注重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OBE理念为指导,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更侧重于学生学习后得到的关键能力,从社会需求考虑,探索人才的培养总体目标和大学毕业能力规范,在遵照逆向设计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有效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环节,健全点评体制,重视学员最后能力的提高。

2.OBE理念更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过程。以OBE理念为指导,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时以大学生为中心开展所有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层层递进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习中,倡导大学生自主学习和个人评价,教师仅为引导者和管理人员,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示范、具体指导、监管等作用。

3.OBE理念更突出大学生能力达成途径的多样性。OBE以全体学生为中心,使得全部学员都能通过学习培训取得成功,仅仅是完成的时间点和方法不一样罢了。在高等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全过程中,注重课堂教学应遵照不同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趋势规定,制定不一样的课程目标与对策,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问题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调研状况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途径必定受到政府部门、公司和高校等要素的综合性影响。由此,本文设计了问卷调查,内容包含被试者的性别、班级、技术专业、大学毕业动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情况对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的影响。调研对象是高校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学员,向高校学员派发调查问卷1300份,取回1300份。依据但凡公告栏里表明符合规定,且回应有参加一个及以上创业项目的被试者均视作创新创业的学生。根据有无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筛选出有效问卷1289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8%。

在本次调查中,以女大学生为多数(58.73%),年级在三年级(58.93%)、二年级(30.33%)的本科生居多。从专业角度,绝大多数调查者属于电子商务专业(32.04%);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的调查中,有34.45%的学生参加过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30.88%的学生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讲座;近40%的学生认为通过创新创业训练对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帮助程度一般,有近40%的学生认为通过创新创业训练对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帮助比较大。

(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出现的问题

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需要从创新创业意识到创新创业知识再到创新创业实践突破的过程[5]。

根据调查问卷,发现高校在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政府部门的帮扶力度不够,大学生创新创业在一些政策方面还存在阻碍。虽然当前我国大力推动“双创”战略,可现阶段我国并没有颁布一些激励创新创业的现行政策,政府部门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帮扶力度还需加强。

2.高校的创新创业文化教育还不及时,不具备目的性。第一,大部分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是通过举行比赛、活动,或是借助课题申报的方式来执行,没有持续性,不具有创新创业实践文化教育的常态[6]。第二,现阶段在我国高校依然选用传统式教学方式:高度重视基础知识讲授,忽视能力培养。第三,欠缺系统健全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当今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课程内容定位不清的问题,很多创新和创业课程内容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界限模糊,没有独立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第四,没有将实践教育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高等院校创新和创业有关课程的方案设计与专业间的联系较弱,没有很好地跟学生专业教育进行融合,欠缺跨文化管理的高质量教学内容资源。第五,创新和创业实践教学培育的多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并不是能力。学生根据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掌握了多种多样的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的相关基础知识,却欠缺了创新创业最本质的东西——想象力。

3.企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需要量不

足,难以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教学资源和平台。首先,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另一种普遍方式是竞赛式,以“创新创业竞赛”等方法展现。很多竞赛本身与真正的实践有太大的差别,赛事主要还是创建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没有非常大的提升。其次,更为贴近的实践教学方法是创新创业实践产业基地或是高校创业孵化园等。但除了重要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具有本身的全产业链创业服务产业基地,许多普通高校并没有那样的条件。而且就算有创业产业基地,也无法照顾到高校大多数学生的实践教学目标。

4.社会发展对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求不够,不能给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机遇。从报名参加实践参与程度上看,当前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主要是根据电子计算机仿真模拟或是自主创业比赛等主题活动来开展,这样的主题活动使学生参加实践的程度很低。

5.导师的创新和创业经验不足,不能充分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和创业实践教学是有别于基础知识教学和技术专业教学的,它规定任课教师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针对交叉学科例如会计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课程内容都掌握得非常好,这对高校教师队伍基建项目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高校在引進人才时重视的却是学历和科研结果,年纪越轻越受欢迎。这种人才引进系统对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搭建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根据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途径中出现的问题及借鉴外国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的工作经验,本文搭建了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主要分五个路径(见图1)。

(一)路径一

政府层面:设立“国家科学基金”;提高政府对创新创业的支持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如果政府能设立“国家科学基金”,颁布政府科技政策、法规来影响高校的科研以及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方向,就能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了,会促进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提高又会促使政府进一步支持创新创业,从而培育出具有更高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

(二)路径二

高校层面:从统筹规划入手,创立高校创新创业学院;根据社会发展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设定人才培育目标和毕业能力要求

首先,高校学生创新和创业工作能力的塑造,必须是长期性、正规的过程,必须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育组织,因此,创新和创业的管理机制应当从顶层设计入手,创立以学校领导为代表的,由各个有关工作部门一同构成的主管机关。担负起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分配日常教学课堂、教师队伍基建项目、实践课程体系和数据平台、学员创新和创业计划等责任。其次,高校应根据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要求设定高校大学生人才培育标准和毕业能力要求,以此为根据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从而具体指导创新和创业课程教学,创造高质量的创新创业课程,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最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校大学生人才的培养总体目标和大学毕业能力规范,进而提高高等院校创新和创业课程的质量标准,从而培养出具有更高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

(三)路径三

企业层面:与大学合作制定产学研合作计划,创办研究中心和创办科技园

高等院校综合“双创”课程的开展必须要有产业园区的支持和配合,公司就是最合适的创新创业活动场所。

首先,企业与高校制订产学研合作计划。政府部门带头制订丰富多彩的产学研合作计划。高校和企业协作,创建试验室、创立实践产业基地和科技园区等,促进学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其次,公司与大学协作创立研究所。研究所可以使大学直接接触到生产制造行业中存有的各种科学技术难题,提高了大学对社会需求的适应力。再次,科技园。美国科技园是美国大学生参与实习活动和技术革新的重要基地,通过参与实习活动,将专业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紧密联系,是美国大学生参与技术革新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公司根据以上三种方法,扩大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量,使得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高;相应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会扩大企业的发展规模,进而进一步促进企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量,制定出更多的产学研合作计划、研究中心和科技园,从而培育出更多具有更高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

(四)路径四

社会层面:增大社会对高校学生创新和创业

能力的要求,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竞赛

社会进步作为高校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检验的场所,应当增大对高校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需求,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竞赛,帮助高校学生在创新创业竞赛中历练、提高创新和创业能力。高校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获得提升以后,能够提升社会人力资本素養,促进社会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需求量进一步增大,从而激发大学生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路径五

创新创业导师方面:提升对创新创业导师专

业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培训,提高创新和创业教师的创新能力

高等院校需要增强对创新和创业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培训,让导师们不仅具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和自主创业社会经验,而且具有十分广泛的知识面,对会计、心理学和管理学都有很好的基础,提高创新和创业教师本身的创造力。高校创新和创业教师创新能力提高以后,会培养出具有更高自主创业能力的学生。

这五个路径整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了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有效的培养途径。

四、结语

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是高等院校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一个大学人才培养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和导师共同构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一定能使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中,不断地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造就创新创业生力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双创人才。

参考文献

[1]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11-

09.

[2]汪高元.基于OBE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9(30):73-74.

[3]劳丽蕊,徐广飞,郭靖,等.基于OBE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8(12):51-53.

[4]Bao Zhenbo, Teng Hongjun, Peng Jinxing, et al.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eachers[J].Advances in 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 2017:237-240.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78.

[6]夏亮.高校创业实践教学的现状、问题及改善[J].教育现代化,2017(8):41-43.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ng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Based on OBE Concept

WANG Yun-zh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63, China)

Abstract: I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come the main for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However,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generally low, because 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cus on teach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ut do not have a set of systematic cultivation methods and path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erefore, the OBE concept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college educ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OBE concept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should be expounded. We should face up to the problems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It is an urgent task to construct a feasible scheme and approach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ypical cases of foreig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courses.

Key words: OBE concep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cultivating path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OBE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OBE理念下高职教师成长机制的评价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