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期间基于建构主义的在线课教学效果分析

2021-06-20吕奇光万玺尹文专

高教学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在线教学新冠疫情

吕奇光 万玺 尹文专

摘  要:新冠疫情对高等院校的教学环节产生了重大影响,分析和总结这一背景下的新教学理论及其在线教学模式也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为实例,在分析课程设计和实施结果的基础上,通过课程教学论坛互动和满意度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确认了这一教学形式对“停课不停学”的有效性,验证了“零存”形式的在线知识点素材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性,而引导式的论坛互动有助于学生知识点“整取”。

关键词:在线教学;新冠疫情;建模主义;零存整取;“停课不课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2-0038-04

Abstract: Significant impact 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the high education has taken place due to the epidemic of COVID-19, and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nline teaching with new education theory is necessary. Base on the online teaching course with new constructivism theory, the availability of this teaching mode to the "Classes Suspended but Learning Continues" is confirmed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and the fragmentatio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knowledge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constructivism theory is helpful to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the students in online teaching.

Keywords: online teaching; COVID-19; new constructivism theory; zero deposit and lump sum withdrawal; "Classes Suspended but Learning Continues"

在线教学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互联网+”教育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跨时空性、多元交互等特征吸引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和实践[1];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大流行对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全国各高校也在“停课不停学”等防控措施下通过在线教学的方式开展课程教学工作[2],进一步助推了在线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普及。

为此,众多学者对这一背景下的在线教学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焦建利等学者[3]通过对现实教学案例的梳理,整理和分析了网络在线课程、网络直播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电视空中课堂等四种疫情下的典型在线教学形式;王冬冬等学者[4]在全国范围内对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分析了疫情下的在线教学情况和不同主体对在线教学的态度;沈宏兴等学者[5]通过教学实例的分析,对疫情下在线教学方式和在线教学平台的选择进行了梳理;李春华等学者[6]以面向教师、学生的网上调研表的方式,分析和梳理了疫情下在线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张建卫等学者[7]通过师生深度访谈的质性资料,分析了教学互动、家庭功能和自主动机等影响疫情防控期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胡小平等学者[8]使用线上教学质量报告及福建、山东两省课程平臺数据统计报告,对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教学设计、学生自我管理等进行了研究。上述研究成果有效梳理了疫情下在线教学的实施情况,对该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些成果普遍以问卷访谈、数据报告等方式对在线教学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分析,缺少从教学互动效果、课程内容构建效果等视角进行具体课程的实例研究。

为适应学习时间与知识点碎片化的在线教学特征,旨在将“发现学习”“自我协商”的建构主义理论引入到在线课程及教学的设计当中[9],其“化整为零”“零存整取”的知识构建理念也被植入到在线素材搭建当中[10-11]。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参与人数多、受众面广、互动多元化等的特征被更加放大[5,8,12],也需要通过实例研究,分析和确定基于这一理论而建设的在线课程的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建设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为对象,在疫情下课程在线教学实施情况的梳理基础上,通过课程在线论坛互动数据和满意度调查分析,明确课程实施效果、凝练实践方向。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概述

为实现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增强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的教学目标,《创新创业基础》充分利用和发挥在线教学元素的优势,开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

(一)课程设计与建设

在教学设计上,课程以在线资源为基础,通过教学资源立体化、课程内容任务化、交流方式多样化,从教学理念、内容、方式、考核等方面改变传统课堂中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强化师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延。在课程资源建设的具体表现为:

1. 精心设计内容,实现知识“零存”

早期的网络课程存在单个视频时间过长、低完成率等问题。为此,课程以学习者需求和课程内容为导向,按建构主体理论将知识点视频“零”散化处理,压缩单个视频时间、优化课程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以单一知识点划分为基础,搭建分散的课程案例素材,使每个案例素材都成为课程知识体系的“零件”。

2. 强调交互深度,实现知识“整取”

深度的线上、线下教学互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为此,课程资源的建设采用思维导图等形式设计知识点关联,并使用在线论坛从思维导图相应节点出发,引导性设计和发布互动话题。课程教学过程中,以“零存”形式的视频和案例资源为基础,通过设计案例分析式的论坛议题讨论,引导学生成体系的回答,从而实现知识点的“整取”。例如:以在线案例为基础,教师以“班干部使用一种他自己未用过的‘新方法开展班会活动,这是不是一种创新?”为议题,发布到相应的章节论坛上;在学生答复的基础上,教师以创新概念、特征、范围等视角进行总结性跟帖,使学生以完整的创新定义去理解现实问题的“整取”行为。

以此为基础,课程在线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大纲将知识点划分成80个小的知识点,完成了80个、725分钟的教学视频录制;配置了章节作业、论坛互动、案例素材等资源模块,设置有80个在线课件、30项案例及600余题的课程题库;实现了智慧树和重庆市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同步上线。

(二)课程实施总体情况

疫情防控背景下,应“停课不停学”的防控要求,课程于2020年上半年首次投入正式的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面向分布在全国的34所高校、6151名学生实施同步在线教学,共计产生61800次论坛互动,体现了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受众多、参与面大、时空分布广的特点。课程具体实施情况分析如下:

1. 小范围的检验性教学实践

为引导学生提前适应“停课不停学”教学要求、检验课程建设效果,课程在2020年上半年开学前面向笔者所在单位的各专业学生开放;教学过程中,3名课程建设团队教师主讲,并接受校内5个专业477名学生的报名和在线学习,其中共458名、占总人数96.02%的学生有效完成了纯在线学习的教学任务;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了1868个教学论坛议题、2178项跟帖互动。

2. 大范围的教学实践情况

根据2020年上半年的不完全统计,课程在智慧树在线平台共面向大连交通大学、济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30余所大学5674名学生实施开放式在线教学,其中集中式选课(以学校为单位选课)的有四川师范大学、郑州城市职业学院等6所高校5410名学生,分散式选课(以学生个人为单位选课)的有大连交通大学、济南大学等27所高校264名学生;截止到2020年上半年,3名课程建设团队教师和6所高校的10名教师作为教辅参与教学组织工作;共计4869名学生完成所有学习任务并获得学分,占总数的85.84%(未获学分的学生中,有75.32%为已选课、未报到的状态);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了32722个教学论坛议题、59622项跟帖互动。

从课程数据来看,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达到了有序实施的目标;同时,为进一步分析“零存整取”的课程设计目标的实现效果,本文借助论坛互动数据和满意度调查数据开展分析。

二、论坛互动数据分析

教學过程中,课程团队教师共计发布91条论坛议题,共计收到7043条论坛回复:其中,最多回复条数468条,最少回复条数0条,平均回复条数77.39条;在图1所示总体分布上,回复条数最大值的区间位于10~50之间;参与教师议题互动的总人次为7043条,总人数为1053人,占全体选课学生数的17.12%;有89条议题被共计671人次关注(学生收藏)。

在学生发帖及互动方面,有4135名学生发起了9085次互动议题,共计产生54757次论坛互动。其中:单个学生发布议题的最多为112条;单个议题最大的关注数量为29人,有99.14%的议题没有受到关注,0.39%的议题受到5人以下的关注,0.47%议题受到5人以上的关注,相应数据见图2(a);最多跟踪回帖或答复数量的议题得到了748条回复,但有95.84%的议题没收到任何回复,相应数据见图2(b)。

通过对统计数据的详细分析发现,能关注或跟踪相应议题的学生发帖数量相对更多,活跃程度更高,并且能对教师所发议题进行较为准确的思考和回复;被回复数量较多的议题中(100条以上的回复,占总数的1.64%),61.33%属于创业相关的常识性问题,38.67%属于教师议题所衍生出来的问题或案例。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部分学生能够按论坛议题设计,开展知识点的“整取”行为。

但从95.84%的零回复、98.13%的零关注这两项议题指标值来看,课程论坛互动计入总评分的措施激发了学生互动的参与程度,但大部分学生并未按知识点“整取”的初设目标开展学习,甚至部分学生纯粹是“灌水”取分的心态。

为便于进一步分析,本文在不考虑发帖时序关系的前提下,对原创帖数据统计如表1所示。以发帖数量在10条以下的学生数据为例,原创帖(与其它任一帖子完全不一样)比例在80%以上只占该部分学生的14%,而51%的学生的原创帖比例在20%以下;由此判断,在线学习过程中论坛原创性的发帖较少,复制性或“灌水”帖子较多。

三、课程满意度调查及分析

为强化课程实施效果质性的分析,课程团队通过课程平台面向各高校选课学生发布了调查问卷;调查活动共计收回531份问卷,其中完整、有效问卷302份,以后者为基础,确定疫情期间的课程实施效果如下:

对于课程内容及安排的评价,所有学生都持正面评价,其中选择满意和较满意的分别占59.3%和32.8%;对于课程知识点,52.3%的同学认为有助于提高创新意识或夯实创业实践基础,47.7%的同学认为有一定的收获;对于课程教学资源,64.2%的同学认为有助于课程学习和实践,32.5%的同学认为对课程学习有帮助。课程知识点的组织形式上,有6.29%的学生出现过跳着看视频或边看视频边做其它事的现象,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知识点的视频长度和内容形式,达到了知识点“零存”的目标效果;有67.6%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根据知识点分析现实问题,有29.7%的学生认为基本可以;74.3%的学生认为能够根据现实问题反向查找知识点或分析方法,22.6%的学生认为基本可以。此外,针对知识点对应素材,60.6%的学生提及希望丰富实践资源、50.3%的学生提及案例库的强化。

从课程问卷数据来看,上课学生普遍对课程及课程资源持正面评价,而针对课程资源组织形式的数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知识点的“整取”目标上也基本实现了。

四、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线教学的形式能够完成疫情期间的课程教学目标计划,实现了跨时空、大参与度的同步教学过程;同时,从课程论坛互动和满意度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来看,建构主体理论下的在线资源建设模式,其“零存”的知识点能够满足学生的在线学习要求,而借助论坛的互动设计、在线知识点的关联素材设置也有助于知识点的“整取”。

此外,课程论坛互动数据也表现出无效互动的普遍性,而这一方面也要求课程资源需从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优化设计;现有原创帖的统计数据,没有考虑发帖时序所产生的重复性数据,未能全面地反映讨论及互动数据的深层次关联和特征,这也显示出频度、时序视角下进一步分析论坛互动效果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贾非,赵彬竹,李志创.混合学习与在线学习对学生投入度的影响——以学习环境为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19,17(5):55-61.

[2]胡小勇,林梓柔,梁家琦.疫情下的在线教学,家校协同准备好了吗?[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3):3-8.

[3]焦建利,周晓清,陈泽璇.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3):106-113.

[4]王冬冬,王怀波,张伟,等.“停课不停学”时期的在线教学研究——基于全国范围内的33240份网络问卷调研[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3):12-18.

[5]沈宏兴,郝大魁,江婧婧.“停課不停学”时期在线教学实践与疫后在线教学改革的思考——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

2020,30(5):11-18.

[6]李春华,周海英.“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效果提升研究——基于苏南地区高职院校的调查[J].职教论坛,2020(4):125-130.

[7]张建卫,周愉凡,宣星宇,等.疫情防控期高校在线教学与学生发展:基于B大学的案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0(6):64-71.

[8]胡小平,谢作栩.疫情下高校在线教学的优势与挑战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4):18-22.

[9]王高洁.建构主义视角下开放式创业工作坊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创业投资与管理”课程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8):46-48.

[10]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33(4):14-21.

[11]王帆,舒杭,蔡英歌,等.“互联网+”时代众传知识的创生与实践——智慧教育新诉求[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4):42-48.

[12]Harper B. Technology and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s: A Review of Empirical Research[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18,50(1):1-10.

[13]雷万鹏,黄旭中.重大疫情与在线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0(2):13-16.

猜你喜欢

在线教学新冠疫情
关于新冠疫情社区防控管理的几点建议
新冠疫情下若干劳动合同问题研究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在线教学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应用
浅谈基于Web试题库系统的设计
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
互联网+教育微网站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