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软组织BCOR重排肉瘤2例临床病理特征

2021-06-17管雯斌王瑞芬姜瑞琪虞文伟王立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重排肉瘤免疫组化

张 颖,管雯斌,王瑞芬,刘 一,姜瑞琪,虞文伟,王立峰

BCOR重排肉瘤属于独立的疾病实体,以BCOR与CCNB3基因或其它基因的融合(MAML3、ZC3H7B、KMT2D、CIITA等)为特征,且不伴EWSR1及CIC基因的改变。因其组织学形态与临床表现类似尤因肉瘤,故与CIC重排肉瘤合称为尤因样肉瘤或不典型尤因肉瘤。本文收集2例BCOR重排肉瘤探讨其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临床与病理医师的认识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6年9月~2017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会诊的2例BCOR重排肉瘤。例1男童,8岁,2016年9月因玩耍时腰痛,发现L1-3椎管硬脊膜囊外占位,直径约1 cm。例2男童,2岁,2017年6月无意中发现左膝关节内侧肿块,2017年10月就诊,肿块大小8 cm×6 cm×5 cm。

1.2 方法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nVision两步法。一抗CK、CK(AE1/AE3)、EMA、SMA、desmin、MyoG、MyoD1、CD99、Fli-1、CD56、CgA、Syn、GFAP、NSE、S-100、HMB-45、vimentin、CD45、CD3、CD20、Ki-67,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NKX2.2、SATB2购自Abcam公司,TDT购自北京中杉金桥公司,INI1购自BD Biotechnology公司,BCOR购自Zeta公司,PHOX2B购自上海圣克鲁斯生物公司。Leica Bondx自动免疫组化仪。FISH检测采用BCOR(Xp11.4)双色分离断裂探针、CIC双色分离断裂探针、EWSR1双色分离断裂探针,购自中国安必平公司。具体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肿瘤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肿瘤细胞弥漫分布,局灶区呈漩涡状、束状,密集区与疏松区相间分布(图1)。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梭形、肾形,大小较均匀,肿瘤细胞胞质稀少,核质比高,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肿瘤细胞间见明显的树枝状血管网(图2);核分裂象3~18个/10 HPF,未见明显坏死。

图1 肿瘤周界清晰,肿瘤组织内密集区与疏松区相间分布 图2 肿瘤细胞弥漫分布,呈圆形、卵圆形、短梭形,间隔以树枝样的毛细血管 图3 肿瘤细胞BCOR呈弥漫阳性,EnVision两步法 图4 肿瘤细胞SATB2呈弥漫阳性,EnVision两步法 图5 肿瘤细胞Cyclin D1呈弥漫阳性,EnVision两步法 图6 BCOR分离探针FISH检测:BCOR基因发生断裂

2.2 免疫表型BCOR(图3)、SATB2(图4)、Cyclin D1(图5)、Fli-1、CD56、vimentin均呈弥漫核阳性;CD99细胞膜呈强阳性;INI-1阳性;EMA、CK、CK(AE1/AE3)、MyoG、MyoD1、desmin、SMA、TDT、CD45、CD3、CD20、Syn、CgA、NKX2.2、GFAP、S-100、NSE、PHOX2B、HMB-45均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较高为60%。

2.3 分子病理学检测FISH法检测BCOR基因分离探针:>20%肿瘤细胞见红绿分离信号,表现为2绿1红,且红绿信号距离大于2个信号大小为阳性(图6);CIC及EWSR1基因分离探针均为阴性。

2.4 随访例1于2016年10月行手术切除病灶,术后按尤因肉瘤方案化疗,并进行局部放疗。术后35个月原位复发,但无转移;2020年4月经手术治疗及放、化疗后预后良好。例2于2017年10月行手术切除病灶,术后行尤因肉瘤方案化疗(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和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交替化疗,化疗每2~3周一次,合计14疗程)及局部放疗;截至2018年10月,患者无复发及转移。

3 讨论

BCOR重排肉瘤是新近认识的独立疾病实体,2012年由Pierron等[1]采用RNA测序在594例小圆细胞肉瘤中发现有24例BCOR-CCNB3融合肉瘤,并经RT-PCR验证。随后陆续有文献报道BCOR可以与MAML3、ZC3H7B、KMT2D、CIITA等基因发生融合[2-4]。目前,将BCOR发生基因融合的肉瘤统称为BCOR重排肉瘤[5],其中以BCOR-CCNB3融合肉瘤最为常见[6]。

3.1 临床特点文献报道87例BCOR重排肉瘤[1,2-4,6-8],好发于青少年及青年,发病年龄2~60岁,平均17岁,中位年龄15岁。该肉瘤常见于男性;多发于骨组织,好发部位包括下肢、骨盆及脊柱区域,另也可发生于胸壁、腹壁、锁骨、肋骨、眉弓、肩膀、上颚等部位。肿瘤最大径3~27 cm,平均最大径11.7 cm,中位最大径11 cm。本组2例均为男童,1例发生于下肢软组织,1例发生于脊柱旁软组织。

3.2 组织学特征BCOR重排肉瘤是一种未分化小圆细胞肉瘤,可由不同比例的圆形、卵圆形及梭形细胞组成,也可以圆形细胞或梭形细胞中的任何一种为主,呈片状、漩涡状、束状排列,可由高细胞密度区和低细胞密度区混合组成,肿瘤细胞核大小较一致,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间质可见丰富的树枝状毛细血管,也可有多少不等的黏液样变或胶原样组织。坏死较常见,可为局灶性或地图状;可见核分裂象(1~25个/10 HPF)。复发和转移病例肿瘤细胞密度增加和细胞多形性明显[7]。

免疫组化对该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抗体BCOR的免疫组化染色对BCOR重排肉瘤高度敏感,细胞核呈弥漫强表达,但BCOR也可在滑膜肉瘤中表达[9]。BCOR重排肉瘤还可表达CCNB3、SATB2、TLE1、PAX7、Cyclin D1及CD99[3,10],但SATB2和TLE1也可在滑膜肉瘤中表达[9],CD99和PAX7在BCOR重排肉瘤中表达不稳定,强度不如Ewing肉瘤[11],SATB2还可在骨肉瘤中表达。本组2例患者Ki-67增殖指数均较高(约60%),文献报道Ki-67增殖指数表达不一(10%~70%)[8],可见该肿瘤的增殖活性具有异质性。联合免疫组化检测BCOR、SATB2、Cyclin D1对BCOR重排肉瘤有诊断价值,但最终诊断仍需进行分子检测。

BCOR重排肉瘤可以通过二代测序(RNA测序、全基因组测序)、RT-PCR及FISH检测[1-4]。上述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二代测序能够检测已知和未知的基因改变,但操作复杂,成本高昂。RT-PCR需要特定的引物,并且只能检测出已知的基因重排。FISH技术目前比较成熟且应用广泛,FISH分离探针具有操作简便、筛选覆盖范围广、成本低的优点,可检测出各种类型基因融合的BCOR重排肉瘤,但无法检测出与BCOR发生融合的伙伴基因。FISH融合探针可以检测出BCOR的融合伙伴,但一次只能检测一种融合方式,而BCOR可与多种基因发生融合(CCNB3、MAML3、ZC3H7B、KMT2D、CIITA等),可能需检测多次才能测出阳性结果。

3.3 鉴别诊断BCOR重排肉瘤的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的表达与多种差分化肿瘤有重叠,需进行鉴别。(1)Ewing肉瘤:细胞形态较单一,片状排列;BCOR重排肉瘤细胞形态更加多样,可呈圆形、卵圆形及短梭形。Ewing肉瘤CD99细胞膜强阳性,NKX2.2强阳性,而BCOR重排肉瘤中NKX2.2阴性[12]。Ewing肉瘤可检测EWSR1与其它基因的融合,BCOR重排肉瘤以BCOR基因改变为特征。(2)CIC重排肉瘤:肿瘤细胞异型性更大,部分区呈上皮样,核不规则,核仁明显。免疫组化标记WT1和ETV4均阳性,而在BCOR重排肉瘤中均阴性[10]。另外,FISH或PCR检测也可资鉴别。(3)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该肿瘤多数可见特征性的横纹肌样细胞,免疫组化标记MyoG、MyoD1、desmin、SMA均阳性,BCOR重排肉瘤中肌源性标记阴性[10]。(4)单向型滑膜肉瘤:肿瘤细胞也为梭形细胞或卵圆形细胞,BCOR、TLE1和SATB2在滑膜肉瘤和BCOR重排肉瘤中均可阳性[9],CK、EMA及S-100在滑膜肉瘤阳性率较高,在BCOR重排肉瘤仅有少数阳性或阴性[10]。FISH检测SS18或BCOR融合基因可资鉴别。(5)小细胞骨肉瘤:骨肉瘤以产生骨样组织为特征,虽然SATB2可在骨肉瘤中呈阳性,联合免疫组化检测BCOR、CCNB3、Cyclin D1等,有助于BCOR重排肉瘤与骨肉瘤的鉴别诊断[3]。影像学也可资鉴别。(6)间叶软骨肉瘤:可见特征性的高分化透明软骨岛,S-100在软骨岛为阳性,在BCOR肉瘤中为阴性[10]。另外,FISH在间叶性软骨肉瘤可检测出NCOA2的基因分离,而BCOR重排肉瘤以BCOR基因分离为特征。(7)神经内分泌癌:CK、EMA常阳性,而BCOR肉瘤对上皮标志物的阳性率较低。另外,再辅以Syn、CgA、BCOR、CCNB3等标记可资鉴别。(8)未分化神经母细胞瘤:其细胞通常比BCOR重排肉瘤细胞小,患者通常有尿中儿茶酚胺的升高;免疫组化标记PHOX2B对神经母细胞瘤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13]。

3.4 治疗及预后BCOR重排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化疗,必要时辅以免疫治疗。目前,多数BCOR重排肉瘤使用Ewing肉瘤化疗方案。本组2例术后均辅以放、化疗,随访12~53个月均未发现转移,其中1例原位复发,提示术后放、化疗有助于改善BOCR重排肉瘤的预后。

文献报道BCOR重排肉瘤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56%,治疗疗效优于尤因肉瘤(5年生存率为54%),但两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OR重排肉瘤预后优于CIC重排肉瘤[3];位于四肢的BCOR重排肉瘤预后优于位于中轴者[7]。

BCOR重排肉瘤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的分子改变肿瘤,需积累更多病例进一步分析其发生、发展的机制,为判断预后及完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重排肉瘤免疫组化
一种基于FPGA+DDR3的雷达数据高速重排方法
SOX6是鉴别上皮样间皮瘤和肺腺癌的一种新型免疫组化标志物
肉瘤和癌
——一对性格习性迥异的兄弟
肉瘤和癌,一对性格习性迥异的兄弟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脂肪肉瘤,早发现才可能有好预后
按大小快速实现数字重排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
肺尤文肉瘤1例报告
刑法上的行为概念及对我国犯罪构成要件序位重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