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及MAML2基因重排的意义

2021-06-17王方平夏红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黏液级别阳性

吴 铃,王方平,张 敏,夏红珍,吴 景,何 杰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MEC)是涎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儿童和年轻人最常见。最近研究表明,MEC一半以上存在t(11;19)(q21;p13)易位,该易位导致11号染色体Mastermind-like基因家族(MAML2)成员的第2~5号外显子断裂重排,并与19号染色体上的CRTC1外显子1产生融合(CRTC1-MAML2)[1-2]。约5%的MEC存在t(11;15)(q21;q26)易位和该易位导致的CRTC3-MAML2基因融合[2],在低级别或中级别MEC中该基因融合发生率高,而高级别MEC一般未见CRTC1/3-MAML2基因融合,少数病例可见EWSR1-POU5F1基因融合,且高级别MEC中存在多个基因失衡,导致频繁复发或转移,预后不良[1-5]。有研究发现,MEC患者发生MAML2基因重排的生存率明显高于未融合者[6-7]。MAML2基因重排的检测还有助于MEC和Warthin瘤、腺鳞癌、透明细胞癌等进行诊断、鉴别诊断。本文收集28例原发于涎腺的MEC,采用MAML2基因重排、免疫组化、特殊染色、HE染色等检测方法,分析MEC分子遗传学和临床病理特征,为诊断和鉴别诊断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判断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收集2015年12月~2020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临床病理中心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手术切除的28例MEC的临床病理资料。28例MEC患者男性10例,女性18例;均行肿瘤完整切除手术,其中12例术后行放疗,2例伴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14~76岁,中位年龄50岁。发生于腮腺部位者13例,非腮腺部位者15例。按照AJCC第八版涎腺恶性肿瘤分期标准对原发性涎腺MEC患者进行临床分期:Ⅰ~Ⅱ期 24例(86%),Ⅲ~Ⅳ期4例(14%)。

1.2 方法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4 μm厚连续切片,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一抗CK7、p63、CK5/6、S-100、CD117和Ki-67,均为即用型抗体(北京中杉金桥公司)。在Ventana XT(罗氏公司)全自动免疫组化仪中进行操作,二抗及DAB显色系统为仪器自带封闭配套试剂。特殊染色AB/PAS试剂盒购自珠海贝索生物公司,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MAML2基因断裂探针试剂盒购自武汉康录生物公司;显微镜下确认肿瘤细胞,根据MAML2双色断裂探针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检测。

1.3 病理分级根据WHO(2006)头颈部肿瘤推荐的病理评分[8]标准对病例进行组织学分级:囊性成分少于20%为2分;伴神经侵犯为2分;伴坏死为3分;核分裂象≥4个/10 HPF为3分;退行性发育为4分。总分:0~4分为低级别,5~6分为中级别,≥7分为高级别。

1.4 结果判断

1.4.1免疫组化判断标准 肿瘤细胞标记呈棕黄色为阳性,其中CK5/6、CK7、CD117、S-100阳性定位于细胞质,p63和Ki-67阳性定位于细胞核。高倍镜下随机选取10个视野,按阳性细胞着色程度及所占百分比进行结果判定。(1)按阳性细胞着色计分:不着色为0分,弱着色或淡黄色为1分,中等着色或棕黄色为2分,强着色或棕褐色为3分。(2)按阳性细胞百分比计分:阳性细胞<25%为1分,25%~50%为2分,51%~75%为3分,>75%为4分。两项得分相加:0~4分为阴性,>4分为阳性。特殊染色AB/PAS的判读标准:肿瘤细胞胞质染色呈蓝色及红色均为阳性。

1.4.2FISH判断标准 在1 000×油镜下计数肿瘤细胞核内荧光信号,正常细胞为绿色和红色融合呈黄色,MAML2断裂分离的细胞呈红色信号与绿色信号分离,或者单独出现红色信号。每例至少计数100个肿瘤细胞核中的信号,红、绿信号分离超过2个信号长度为异常信号,当异常信号的细胞数>20%则判读为阳性。

1.5 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眼观肿瘤多为实性不规则结节,直径0.5~8.0 cm,肿瘤切面呈灰白色、灰褐色,质地较软,常伴囊性变,囊内含黏稠的胶冻样物。

2.2 镜检MEC是由黏液细胞、中间型细胞和表皮样细胞构成,并以不同比例混合,可见3种肿瘤细胞之间相互移行过渡。本组结果显示:17例为低级别MEC,表皮样细胞分化较好,中间型细胞偏少,黏液细胞较常见(图1),核分裂象、坏死较少见。其中有1例为Warthin瘤样变异型,与Warthin瘤相似,镜下见肿瘤由多个腺样乳头状结构构成,内层为柱状嗜酸性细胞,部分区域可由多层上皮构成,周围环绕具有生发中心的淋巴样组织,可见散在分布的黏液细胞(图2);5例为中级别MEC,有1例为透明细胞变异型,肿瘤为胞质透明的多边形细胞,可见少量黏液细胞(图3);6例为高级别MEC表皮样细胞及中间型细胞较多见,黏液细胞少见,细胞中-重度异型,呈弥漫实性巢团状(图4),核分裂象、坏死易见,周围可见典型的低级别或中级别MEC区域。

图1 低级别MEC:表皮样细胞分化较好,中间型细胞偏少,黏液细胞较常见 图2 Warthin瘤样MEC:类似于Warthin瘤,内层为柱状嗜酸性细胞,周围环绕着具有生发中心的淋巴样组织,可见散在分布的黏液细胞 图3 透明细胞变异型MEC:胞质透明的多边形细胞,可见少量黏液细胞(箭头) 图4 高级别MEC可见少量黏液细胞(箭头),表皮样细胞及中间型细胞多见,呈弥漫实性巢、团状 图5 腔面内层上皮中CK7呈弥漫强阳性,EnVision两步法 图6 外围基底细胞p63呈阳性,EnVision两步法 图7 AB/PAS呈阳性,特殊染色 图8 MAML2基因重排阳性:出现红色与绿色信号的分离,FISH法 图9 MAML2基因重排阴性:红色与绿色信号融合呈黄色,FISH法

2.3 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上皮样细胞CK7(图5)、p63(图6)、CK5/6均阳性,S-100、CD117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低(27例为2%~10%,1例约60%)。28例MEC均可见AB/PAS阳性的黏液细胞(图7)。

2.4 FISH检测28例MEC中17例检测出MAML2基因重排(图8),11例检测阴性(图9),检出率为60.7%(17/28)。17例MAML2基因重排中有14例低级别、3例中级别MEC,其中包含Warthin瘤样变异型和透明细胞变异型。另外,3例低级别、2例中级别及6例高级别MEC中,均未检测出MAML2基因重排。

2.5 涎腺MEC中MAML2基因重排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MAML2基因重排与肿瘤部位相关,以腮腺部位阳性率最高(46.4%,13/28),而非腮腺部位阳性率最低(21.4%,6/2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组结果显示:MAML2基因重排与病理分级相关,级别越低MAML2基因重排阳性率越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MAML2基因重排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表1)。

表1 涎腺MEC中MAML2基因重排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6 随访28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60个月,有27例患者存活,包含1例术后复发,1例骨转移患者;1例患者因肿瘤转移死亡。存活的27例患者中16例检出MAML2基因重排,其中术后复发者也为阳性,11例阴性包括1例骨转移者。

3 讨论

3.1 临床病理特征MEC是儿童和年轻人最常见的原发性涎腺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约45岁,肿瘤约一半发生在大涎腺(腮腺约占45%),少数肿瘤位于小涎腺或鼻腔等部位,口腔内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腭和颊黏膜。MEC常见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实性、固定的无痛性肿块,还可以出现面神经麻痹、感觉异常、吞咽困难等症状。

尽管大多数涎腺原发的MEC在组织学上可以直接做出诊断,但其罕见的变异易引起误、漏诊,Fujimaki等[9]首次检测CRTC1-MAML2融合基因,确诊了嗜酸细胞变异型MEC。新近研究发现[10-11],MEC还可出现纤毛变异型和Warthin瘤样变异型,FISH均检测出MAML2基因重排,而114例经典的Warthin瘤均未检测出MAML2基因重排。本组28例MEC中也发现1例Warthin瘤样组织学形态、MAML2基因重排,支持变异型MEC的诊断。本组还发现1例透明细胞变异型也检出MAML2基因重排,说明MAML2基因重排对MEC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因此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行FISH检测MAML2基因重排有助于辅助诊断MEC的变异型。

目前大多数文献报道[1,4,7]MAML2基因重排在低级别MEC中发生率较高,概率为64.0%。本组MAML2基因重排在涎腺MEC的检出率为60.7%,MAML2基因重排与病理分级相关,级别越低MAML2基因重排阳性率越高。MAML2基因重排阳性与肿瘤部位相关,腮腺部位阳性率高,而非腮腺部位阳性率低。

3.2 分子遗传学特征染色体t(11;19)(q12;p13)易位重排是MEC特有的分子遗传学改变,该易位导致11号染色体上MAML2基因断裂重排,并与19号染色体上的CRTC1基因融合[1,12-13]。目前多数文献报道[1,4-7,9-12,14]通过FISH检测MAML2基因重排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法检测CRTC1/MAML2融合基因,两者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7,12]。MAML2基因重排阳性的MEC患者与阴性病例相比,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病理特征:如患者年龄较轻、肿瘤较小,淋巴结转移频率、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均较低,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长[14]。

3.3 诊断及鉴别诊断大多数涎腺原发的MEC可以依据肿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和特征性的MAML2基因重排做出明确诊断,由于高级别MEC和一些罕见的变异型MEC与其他涎腺肿瘤在形态学上鉴别较困难,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1)腺鳞癌:分化程度较低,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及多形性显著,核分裂象多见;MEC多数分化比较好,以表皮样细胞为主,其间可见少量黏液细胞,核分裂象一般少见。(2)非特异性透明细胞癌:特征是由单一的多边形细胞组成,且细胞质透明,一般无黏液细胞,肿瘤细胞PAS染色阳性,而AB染色阴性。文献报道透明细胞癌分子检测显示EWSR1-ATF1或EWSR1-CREM基因融合[15-16],而透明细胞变异型MEC可见少量黏液细胞,AB染色阳性,本组1例透明细胞变异型MEC中MAML2基因重排检测阳性。(3)Warthin瘤伴囊性变及黏液细胞化生:Warthin瘤内层的上皮常发生黏液化生,但无细胞学上的异型性或侵袭性生长模式。相反,Warthin瘤样MEC无典型Warthin瘤的双层上皮,肿瘤细胞与典型的Warthin瘤中高柱状嗜酸性细胞相比,其矮而少[10]。文献报道,典型的Warthin瘤双层结构中管腔面内层上皮表达CK7,外围基底细胞表达p63。Warthin瘤样MEC的中间型细胞及表皮样则显示全层弥漫表达p63、CK5/6和CK7。FISH检测MAML2基因重排阳性可有助于诊断Warthin瘤样MEC[17-18]。

3.4 治疗与预后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涎腺MEC的首选治疗方法,而术后放疗则主要用于高级别、晚期、不可切除和复发的MEC患者。近年文献报道,MEC的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1%和73.6%[19]。本组28例MEC均行肿瘤完整切除,有1例术后复发,1例骨转移,1例死亡,整体预后较好。MAML2基因重排的相关机制还需积累更多病例进行分析,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为MEC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猜你喜欢

黏液级别阳性
胃复春胶囊辅助治疗初治幽门螺杆菌阳性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二期翻修术治疗微生物培养阳性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疗效分析
中国第一个中级别举重奥运冠军
———占旭刚4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黏液如何助力清除流感病毒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级别分明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