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发展之路:传承、融通与嬗变

2021-06-16李海良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发展新文科高等教育

李海良

摘 要: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和新任务,新文科建设应当抓住新机遇、拥抱新产业、融入新科技、迎接新挑战,在价值引领上牢固树立党的指导思想根本地位;在文化自信上加快建构中国文科话语体系;在专业优化上加强学科交叉,推进内部融通;在改革内容上把握文科之本质,切实内容创新,提防形式追新;在建设质量上提高人才培养效能,打造中国特色教育文化;凝神聚力助推新文科改革扬帆起航,护航新文科建设乘风破浪,为新时代培养优秀文科人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新文科;新改革;新发展

新文科是在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快速发展视阈下,对传统文科在核心理念和发展模式上进行质的总结和概括。新文科对传统文科发展的桎梏和瓶颈提出了根本的方向和改革的要求,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四驱并进、同步发力,共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奋楫扬帆迈向新征程,乘风破浪走向新发展。但是,新文科到底如何新、如何变、如何发展,才能真正做到高等教育文科的创新发展,才能培育新型“社科大家”、建构新型社科学派、创造出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为中国发展培养出能担当复兴重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是当下新文科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强化价值引领: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当下的高等教育提出“新成就、新目标、新要求、新动力”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要在2035年基本建成教育强国的发展目标,并就我国高等教育在“十四五”期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要求,指出了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核心主题,改革、创新、嬗变是高等教育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紧跟世界发展步伐的根本要义和逻辑起点。我国文科教育在学科门类、学生人数及专业种类上,均占中国高等教育的半数之上,所以文科的教育更应该审时度势、乘势而上,开启我国高等教育新文科的发展之路,勇担振兴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之重任。[1]

新文科是出思想、树理念、培价值、养情怀的育人学科,尤其在培养高校青年学生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人文观方面,更是重中之重、不可或缺,其学科价值的导向性和重要性不言自明。作为以知识性和价值性为学科命脉的文科教育,价值引领是其育人培才的重要安身之本、立命所在。所以,新文科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好政治坚定、道德高尚、情怀浓厚、才能卓越的新時代创新型建设者和筑梦人,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讲话精神和党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深刻领会悟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有关高等教育发展的指示精神,以2020年11月3日的《新文科建设宣言》和2021年2月4日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点》为具体指向,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为切入点,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稳扎稳打,扎实推进我国新文科在专业定位、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新时代改革和创新型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建构中国文科话语体系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符号和独特标记,是精神象征和灵魂所在;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发扬的动力源泉,也是对其文化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充分信任和坚守。文化自信首先来自于对自身文化的充分学习和了解,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优秀传统与发展不足,才能创设自身文化的发展设想与空间,才能传承和发扬自身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而提高自身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这些都需要依赖于自身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因为哲学社会科学承载着民族和文化的基因,携带着理想和信念的数据,掌握着智慧和卓越的密码。所以,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新文科,提升文化影响离不开新文科,创设文化话语离不开新文科,培养时代新人更取决于新文科。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有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有着雄厚的历史根基和一脉的文化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文化积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加快建构体现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展现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代表中国符号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但是,当下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专业体系和话语体系,在国际学术体系和国际话语体系中还缺乏应有的引领力和主导力,在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引领国际潮流、掌握国际话语权方面还存在着能量不足、影响较弱的局限,在国家舞台上还存在着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发声较弱小的情形,在不少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西强我弱还依然存在、西学东渐还较为强烈,东学西渐还明显不足。[2]中国文科的话语体系还尚未建立,中国文科的优势还没有发挥,中国文科的影响力还没有呈现。所以,中国的新文科要把握时代发展大势、紧抓国际发展机遇、把脉自身发展趋势,勇于破除陈旧、改革弊病、嬗变创新,探寻中国传统文科教育发展的新出路、新方法、新途径。打破西学东渐的一元文化影响交流模式,建构中西方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二元文化影响交流模式,加快建构具有较强解释力和穿透力、较大感召力和引领力、足够影响力和说服力的中国文科话语体系。能够影响国际文化交流与发展的趋势,并进而打破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西方话语的垄断地位,消除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形成的西方权威主义的学术影响。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社科领域的话语影响力,体现中国立场、展现中国智慧、彰显中国理念,在全球事务管理或治理中融入中国元素、提出中国主张、推广中国经验、创设中国方案。

加快学科融通: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壁垒

传统文科的文、史、哲、政、法、经和新兴的教育学、社会学以及新闻传播学等文史学科,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泾渭分明、壁垒森严,更不用说文理之间的交叉与融通,跨学科、跨专业的互通有无、交流研讨亦是羁绊丛生,较难融通和交流,难以达到人才培养至高境界的“知类通达”之标准,①也更难实现育人教学巅峰位阶的“博我以文”之主张。②这些传统文科的专业划分、学科分界及其传统的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和老旧的点对点结合之学科研究范式,难以跟进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时代文科发展步伐,难以应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发展所需,也不能满足新时代社会建设的人才需求。[3]

基于新科技革命的奔腾而至和新产业变革的风驰而来,信息技术、数字通讯、卫生安全、国际秩序、经济发展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治理问题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这些思想碰撞、文化交融、科技冲击所带来的日趋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现实问题,亟须打破专业壁垒、加快学科融通,加快文理学科之间的外部交叉融合,推动文科专业内部彼此的深度融通。推行“文、史、哲、法”一盘棋,实施“经、管、教、艺”一张网,整合传统学科专业的知识,开创文理交叉、文医交叉和文农交叉,进行文史融合、法管融合和艺教融合,力争实现文、史、哲、教修身培元,管、法、经、艺理政化人。充分发挥文科专业各门类的专业特点和特色优势,既统揽全局、又各尽所长,努力发挥文科的方向指引、价值导向和涵养熏陶作用,赋能现代科学技术人文关怀,实现新文科的自我革故鼎新。

为此,高等教育的文科教育要根据信息网络、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自然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主动应变、积极求变、努力嬗变,紧贴社会新兴产业发展新趋势,打破原有传统文科的专业栅栏和学科壁垒,与工学、医学、农学相交叉、相融合,与人工智能、数字通信、虚拟技术相结合、相联姻,为新工科、新医科和新农科的发展提供新方向、新价值和新标准,提升中国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和发声力,共同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四新”建设的纵深发展和创新提升。要正视传统文科专业分类过细、缺乏总揽文科全局的高站位和狭小自我专业畛域打转转的掣肘与不足,在观念上对文科进行重构,在结构上对文科进行改造,在模式上对文科进行创新,在平台上对文科进行重搭,在类型上对新文科进行再分。[4]一是以本为本、以生为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引领,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指导地位,用党的最新理论指导和发展文科高等教育的新发展,积极探索新文科发展的创新模式和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二是整合学科资源、消除学科隔阂、进行学科重组,打破专业藩篱、弥合专业鸿沟、创设新型文科专业,将新技术植入新文科,把新文科融入新技术,开展交叉研究、综合研究,建立文科新结构。三是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点,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开展推行,分析文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研究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认证标准,建构跨学科的复合型课程体系,探索文科发展新模式,培养社会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四是要为学生学习和人才培养搭建能够拓宽求知学习视野、扩大知识获取渠道、增进跨学科知识涉猎范围的新型平台。五是结合社会发展和产业行业需要,加快思维升级、提升认知迭代,深刻认识人机融合、虚实结合的时代发展新特质,关注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冷门绝学的发展融合,重视人工智能和虚拟发展人文情怀和共情能力的人文培养,建构跨界融通的新型学科交叉体系,促进对整体转向的人文关怀。[5]

把握文科之本质:提防文理简单相加的形式追新

新文科是党中央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提升教育服务能力重要举措的“四新”建设主要环节之一,是提升国家元实力之文化软实力的切入点,是中国高等教育卓越人才培养和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着力点。这里的“新”是“创新”的“新”,是“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的“新”。因此,新文科要切实内容求新、逐步推陈出新、扎实稳步创新,提防形式追新。

1.新文科要把握文科之本质

新文科要根據文科之本质,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高等教育“新成就、新目标、新要求、新动力”的精神为根本指向,彻底贯彻强化价值引领的新文科建设根本要求,紧紧抓住要建构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这条创新红线,牢牢把握提升国家形象的新文科建设时代使命,坚持守正创新的新文科建设必由之路,努力推进加强分类的新文科建设基本方略,抓好“促进专业优化、注重课程提质、加强模式创新”的新文科建设基本举措,搞好“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中国经济大讲堂和中国艺术大讲堂”四大讲堂的新文科建设关键性突破,[6]倾力专业设置布新、培养方案革新,紧抓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着力完成新文科建设培养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和改革初衷。

2.新文科要有实质的创新

新文科不是流于形式的重新组合,也不是仅关注表面的二次排列,而是无论在使命上和目标上,还是在内容上和质量上,均有实质的创新所在。一是新文科在使命上的创新,“新”在新文科肩负着发扬中华文化、光大优秀传统和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新时代重任,肩负着为国家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生活幸福的梦想实现提供精神动力和人文涵养的新时代重托。二是新文科在目标上的创新,“新”在要进行紧扣软实力、新技术、新产业的专业优化与改造升级,围绕交叉融通、实践训练、研教互哺的课程改革与教材迭代,聚焦改革开放新战略和应用型实务文科人才培养,推行高校与实务部门、国内与国外“双协同”的新型育人机制培养模式。三是新文科在内容上的创新,“新”在技术与文学、哲学、法学、语言学等学科进行融合的改革组合上,为学生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和搭建交流平台,既保持着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又体现着新文科的战略性、融合性、创新性和发展性。四是新文科在质量上的创新,“新”在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导向为目标,以“重在教会学生如何学而非培养教师如何教”为教改核心,以“大数据为基础、新技术为条件”建构新文科教育质量常态检测体系,确保新文科人才培养能力的持续提升,提高新文科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中国特色的新文科教育质量文化。

3. 新文科要融入新技术、拥抱新产业

在人工智能、数字通信和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业态方兴未艾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新文科要抓住时代机遇重新布局和规划,谨防形式拼割、机械重组,提防急功近利、形式追新,汲取我国古代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忽视“技、艺、数”能力培养的前车之鉴,[7]但也要防止“西学东渐”形成的盲目崇拜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文化缺钙”。新文科不是文理之间的加减乘除,也不是文科与技术的二者之和,更不是“文、史、哲”加乘“法、经、艺”;而是将新文科真正地融入新技术、拥抱新产业,借助新技术和新产业重新审视传统文科的新观念、新思维,重塑新文科的学术体系与专业类型,反之,新文科也要阐释新产业、新科技与人文社科之间的人文逻辑关系,回应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的人文之需和伦理所求。鉴于此,要把握好新文科的“文”之特性和“文”之本质,必须要找准传统文科与新科技、新产业发展的不协调之症结,要仔细分析当下文科与新时代发展不合拍之节奏,切忌盲目追新、急于求成、仓促应改。要突破现有专业和学科的局限,瞄准创造视野宽、综合知识厚、专业技能高、学术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塑文科思维体系、夯实文科知识塔基、[8]提高人文涵养能力的新文科综合改革,培养新时代文科学生的多渠道汲取、多形式转化的学习能力,多学科观察、多角度分析的研究分析能力。遵守文科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深入推进新文科与现代信息的技术融合、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相近专业的集群融合,加强文理交叉,推动文文融合,探索双混模式,③实施协同育人,推动新文科融合创新的纵深发展。

建构双师教学:弥合理论实务“两张皮”的隔阂

升级迭代的新文科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不能仅陶醉于理论上“阳春白雪”的高雅,还要更多地关注现实中“下里巴人”的地气,更能解决实际问题,回应社会需求和跟进时代潮流,为国家需要、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培养出真正能够拉得出、用得上、干得好的理论与实务“双栖”人才,也为学生走向社会极具竞争力与胜任力的个人成长提供培养可能与平台。《新文科建设宣言》强调,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引入课堂、写进教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推动教学内容更新,鼓励并支持高校开设实践课程,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协同合作,实行理论与实务、国内与国外的“双协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培养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完善全链条育人机制,推动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

1.新文科人才培养应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

新文科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面向社会发展、回应时代需求,应紧扣主动服务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繁荣发展的需求导向进行调整优化、升级迭代,紧盯国家意识、质量意识、标准意识的目标导向设置文科新专业的底线和严格落实相关标准,确保切实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进行新文科专业结构优化的特色导向,面向社会、面向需求、面向实践进行教育优化和传道授业。新文科教育必须以培养适应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导向,按照文科人才培养的规律与发展模式,关注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转换与创新,重视实践教学技能的更新与迭代,加快推进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在法学、新闻、经济、艺术、管理等专业领域,加强理论对实践的关注度,办好政法实务、经济管理、新闻传播、艺术实践、企业管理等实务讲堂,抓好新文科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创新工程,推进学界业界交流合作和理论与实务双向协同,提高文科教育对社会实务的关注度和契合度,促进新文科教育与社会现实的紧密结合。④

2.建构双师教学,弥合理论与实务间的鸿沟

新文科的改革与创新,不仅要关注理论科研水平之发展,更要注重实务教学技能之提高,建构双师教学,真正实现新文科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引导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服务实践,切实践行新文科实践检验理论、推动理论、深化理论、丰富理论。在具体到高校教学方面,既具备系统、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有技能娴熟职业实践应用能力的理论实践双栖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是新文科建设必备的基本条件,这是新时代5G通讯技术发展、机器换人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科技产业革命发展的形势所迫,也是提高新文科教师素质和提升新文科教育发展水平的发展所需。

3.培养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新时代新文科人才

智能的发展和产业的变革快速地调整着社会实践对人才的需求走向综合化、技能化、实践化,但在对人才需求触觉灵敏性这个维度上,一向多关注理论与科研的高校与一直游走在市场和实践的企业实务部门相比,相对封闭、较为保守,对人才需求变化的反应也相对滞后,造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有些脱节,产出与需求有些不对称。因为新时代社会需求的人才,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而且还要求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这些人才需求目标的实现,均依靠肩负育人培才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创新科研能力和丰富的实践技能素养。只有培养出一批既有专业研究能力又有教学育人能力的双素质、双能力的双师型高校教师队伍,才能为学生积攒知识、增长才干和沉淀智慧提供可能和基础;才能让新文科的人才培养在学生专业素养的长期发展、未来职业能力的持续提升和走上工作岗位后职场的卓越进步上落到实处并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技能的符合社会需求和跟进时代发展的新文科人才。

本文系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攻关计划项目“依法治国视阈下群体性事件刑法规制的困境与出路”(项目编号:2014QN011);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P2P网络借贷风险分析及其犯罪防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201738168);2020年第一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刑事法律诊所》教学内容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2002312031);2020年度浙江省省级虚拟仿真实现教学项目“重大灾害刑事司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浙江师范大学2020年度校级课堂教改项目“刑法学总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0100);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度校级教改重点项目“新时代地方院校法学实践教学的探索”(项目编号:201903)研究成果

注释:

①《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②《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③2021年1月23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卢晓东研究员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新文科视角下的通识教育:理念、精髓和趋势”教学研讨会上提出关于通识教育发展趋势的“重混”概念,认为重混构成新工科、新文科等“四新”专业的哲学基础,可以将通识教育和通识课程看作“浅度重混”,将转学、辅修/双学位教育、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和联合学士学位教育等为“深度重混”的途径.

④参见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作题为《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 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主题报告.

参考文献:

[1][6]吴岩.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J].中国高等教育,2021(1):4-7.

[2]张文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法学体系构建[J].中国社会科学,2019(10):23-42,204-205.

[3][7]严程.数字时代的新文科通识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7-06(3).

[4]王銘玉,张涛.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3-21(4).

[5]李飞跃.新文科的知识与思维革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8-28(7).

[8]陈鹏.“新文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N].光明日报,2019-05-20(8).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责任编辑:卜 珺]

猜你喜欢

新发展新文科高等教育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新发展理念下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向
房建工程节能技术新进展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