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环境、困境与路径

2021-06-16周玲黄珍樊丽霞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工科建设发展

周玲 黄珍 樊丽霞

摘 要:伴随着智能科技、数字经济和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承担着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符合区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地方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中抓住机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现实的制度障碍和条件约束等困境。为此,从群体认知的提高、应用情境的强化、教学体系的完善、评价标准的建立等方面探索突破困境的路径则尤为重要。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困境与路径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推动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建设工程教育强国,教育部组织开展了两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地方高校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力量,它们植根于区域经济,在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历史和现实、政策和条件等多方面原因,新工科建设也面临困境。地方高校如何通过反思实现超越,进而抓住新工科新一轮建设机遇,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实现突破与超越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然环境

2017年以来,地方高校以新工科建设为转型升级与发展的契机,积极参与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并通过积极申办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专业,举办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形式推动新工科建设,[1]地方高校因具有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支撑而成为新工科建设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1.经济发展与国家战略推动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应对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国际竞争的挑战,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兴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传统工程专业,提升工程教育支撑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迫切需要地方高校主动布局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以全球视野前瞻布局前沿技术研发,不断催生新产业,重点在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命科学、核技术等核心领域取得突破,高度关注颠覆性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掌握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战略储备、拓展战略空间”。[2]经济发展需要地方高校转变以往的专业设置模式,优化专业布局,针对当前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解决新型工程人才紧缺的问题。

2.两级政府财政投入支持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

随着国力增强,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力度也在增大,地方高校迎来了发展机遇。根据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达的关于“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通知,2018年,该项经费高达114.6亿元;2019年,继续投入总经费73.5亿元。这项下拨到全国3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的国家专项资金,完全用于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3]与此同时,全国20多个省份和直辖市陆续出台了地方高水平大学及学科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这也是地方政府支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特征、新举措。据不完全统计,除个别省份没有公布具体投入经费和项目,近千亿大力度支持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投入,加快了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步伐[4]。

3.国家层面政策激发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活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优化结构,支持地方高校合理定位,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形成各自的办学风格和亮点”。[5]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6]在《“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中明确要求: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7]上述政策有助于地方高校明确办学定位,克服同质化现象,实现多样化、差异化、跨越式發展,培养与地方产业结构、行业需求相适应并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人才,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激发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活力提供了政策依据。

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现实困境

地方高校兴办新工科有一定的环境和条件,部分高校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毋庸讳言,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与问题。制度障碍和条件约束相互纠缠,造成地方高校“五困”,即定位抉择之困、竞争态势之困、路径依赖之困、发展条件之困和内涵革新之困,为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带来现实困境。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1.历史渊源与制度偏差导致目标与实力错位

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不清,目标与实力错位的情况比较普遍。除了少数办学历史悠久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大量属于专升本和若干所地方学校合并形成的大学,起步晚、底子薄、大学理念和文化建设薄弱,它们很少能够主动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办学定位,多数通过规模扩张追求实力提升。在这样的发展逻辑下,“贪大求全”的办学思路影响了地方高校有针对性地发展新工科。同时,相较于部属高校,因身份固化,长期缺乏中央政府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再加上学术资本主义蔓延[8],地方高校非财政性资源获取方面也处于不利地位,在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国际化水平和文化软实力及管理水平等方面很难与部属高校在同一水平上展开竞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政策层面的劣势地位导致的“马太效应”进一步拉大差距,总体上不利于地方高校的新工科建设。[9]

2.潜力不足导致学科专业交叉与特色弱化

地方高校新工科除了缺乏资源和政策支持,与部属工科优势高校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学科发展潜力不足,基础理论学科薄弱,基础性、前沿性研究方向和优势特色学科不多,不适应新工科建设对学科交叉融合的要求,导致无法有效地对接产业前沿和技术难题,无法服务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由于地方高校学科水平、竞争实力不足,又缺乏根据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从整体上统筹规划学科布局,导致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匹配度不高,新兴学科建设滞后,不能有效地满足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学科建设水平和能力不足以支撑新工科建设。[10]

3.师资质量与结构储备欠缺造成标准与达成度脱节

胜任新工科教育的教师对跨界融合、工程实践的要求高,教师任职标准是否达成呢?地方高校专业教师来源一般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升格扩张过程中引进的新教师,这类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教学经验不足;二是地方高校组建之前的高职、中职等地方院校遗留下来的老教师。他们对于学科前沿理论和最新教育理念、方法与技术方面了解相对有限,有行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偏低,因而制约了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由于学历、职称、知识结构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加上扩招带来的繁重教学任务,部分教师迫于职称晋升压力等功利性目的取得高学历,并不代表他们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真正提高。由于企业、地方政府、教学单位、学校教师、学校管理者利益相关方诉求难以达成一致,“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再加上部属高校对地方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的“掠夺”性引进,则进一步拉大了两类高校人力资源差距。[11]

4.培养理念滞后带来工程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的矛盾

新工科对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知识结构等方面变革创新要求高,而多数地方高校通常遵循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高水平知名高校的思路与做法,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相对不足,学科专业内涵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融合缺乏,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滞后,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个性化培养的有机贯通不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有待进一步落实,与生产流程相匹配的培养模式探索不够,从而导致输出人才 “千人一面”,智、能发展失衡且从业能力偏低,人才培养产出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不强,基础、新兴、高端领域的工程科技人才不足,适应和引领创新创业的拔尖人才紧缺,呈现出新产业“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局面,造成工科毕业生供给结构性过剩与短缺的矛盾。[12]

5.教育与产业脱节造成融合机制薄弱

“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的新工科建设需要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但地方高校与行业主管部门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相关大型企业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的指导、政策、项目和经费支持不足,行业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的意愿不高,产学合作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企业支持高校人才培养改革、高校支撑区域产业布局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激活,产学联动、校企融合的资源集成、多元合作、协同育人的生态系统尚未有效形成。高校考核评价体系重论文轻应用,重纵向轻横向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地方高校解决行业企业中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的能力偏弱,服务行业的意识和主动性不高。[13]

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路径思考与选择

1.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政企校协同路径思考

第一,政企校三螺旋协同并进。一是政府是新工科政策的制定者、规划者和协调者,在新工科建设进程中,政府不仅主管政策设计、解读和落实,而且还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通过建立政企校协同的育人机制,有利于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二是企业是新工科人才的需求者和使用者,企业所提供的实践条件、信息需求以及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导师,都成为高校实施新工科人才培养教育过程的重要资源。同时,企业也需要高校加强员工继续教育,以便适应智能制造的需要。三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也理应引入企业和政府资源,从而弥补在人才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承担起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责任。

第二,政企校供需结合对接顺畅。如果从供需关系的角度分析,地方高校作为供给方,企业和社会作为需求方,供需系统对接顺畅,新工科建设的既定目标就易于实现。如果说供给是逻辑起点,是高校转型发展与对接新经济、新科技的基础条件;那么需求就是逻辑终点,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供给是推动力,需求是拉动力,它们共同决定了新工科助力中国智造的成败。而企业与社会需求大小则代表了未来新工科人才发展的潜力与空间。供给与需求不仅是中国智造发展过程中逻辑的两端,更是交互作用的两股力量,在互动中共同推动着中国向智造强国的发展。政府政策和资源的有效投入将促进高校向企业和社会顺利提供优质的新工科人才,从而刺激人才需求不断升级;同时,需求升级又会形成一种“市场倒逼”机制,迫切需要地方高校积极响应,进而推动政策和资源进一步投入。

第三,政企校三主体螺旋上升。如果说政府、企业和高校分别代表政策支持、人才需求、教育实施主体,三个主体之间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协作,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动态结构,推动新工科教育的深度发展;那么政府、企业和高校三者供给与需求互动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将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要的新工科人才源源不断地按照政府政策设定的目标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2.基于地方高校自身的路径探索

第一,更新观念,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新工科建设要求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全面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地方高校要根據世界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未来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总结反思原有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汕头大学通过借鉴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经验,参与国际认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国际联合办学、国际班项目等多种形式,建立密切的学术交流和伙伴关系,让学生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开阔国际视野。围绕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和新经济的发展,分析新工科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14]

第二,立足地方,服务产业新需求。东莞理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等高校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前景,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依据引领未来的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目标,拓展学科发展空间,构建新兴学科与传统专业相融合的学科专业结构,助推科研创新和技术转移,为解决重大“卡脖子”问题提供服务。在人才培养方面,针对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需要,新建急需专业、更新传统专业、形成特色专业。以问题为导向,重新梳理知识体系,建立促进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建设服务产业链的工科专业群课程,编制与此相适应的专业课教材,引入新的学科内容,实现传统课程的升级改造。[15]

[4]盘点各省双一流建设大手笔[EB/OL].(2017-09-03)[2021-03-10].https://www.sohu.com/a/169241850_583552.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2010-07-29)[2021-03-10].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6]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14-06-22)[2021-03-1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147/201406/170695.html.

[7]“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EB/OL].(2017-02-18)[2021-

03-10].http://www.moe.gov.cn/s78/A08/moe_745/201702/t20170223_297122.html.

[8]殷朝晖,雷丽.学术资本主义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研究[J].教育科学2013,29(4):1-5.

[9]朱建新.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制度性困境、成因与机制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117-122.

[10]陳根,张勤芳,诸华军.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定位与范式转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7):69-72.

[11]闫治国.“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骨干高校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以河南省为例[J].中州学刊,2019(3):76-81.

[12][13]胡国宝,戴锐.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应然定位、实然困境与必然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3):156-160.

[14]许长青.三螺旋模型的政策运用、理论反思与结构调整[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121-128.

[15]张海生.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分类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8,6(1):41-55.

[16]夏建国,赵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5-19,65.

[17]江作军.应用型大学深化产教融合面临的问题与实践探索—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8,32(3):8-13.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工科建设发展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寒露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