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及其对颈椎活动度的改善

2021-06-16陈泽桦李伟利杨慧姬

保健文汇 2021年6期
关键词:活动度头痛颈椎

文/陈泽桦,李伟利,杨慧姬

颈源性头痛是临床上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属于一种非遗传性、单侧性或双侧性头痛,部分患者可有颈椎外伤史。颈源性头痛的部分可分布于患侧颈、枕、顶、颞和额部,呈现为间歇性或连续性发作,部分还可涉及肩和上臂痛,严重者使其日常生活工作受到干扰[1]。现阶段,西医疗法包括药物、手术等治疗措施,但整体治疗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中医认为该病属于头痛范畴,经络不通及气血不足所致,治疗上通常以活血化瘀、疏通筋络为主,其中中医疗法中针灸和推拿手法均存在独特优势,如操作简单便捷、安全性高等优势[2]。相关研究指出[3],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可有效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炎症水平,整体治疗效果令医患双方均满意。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而发挥治疗效果,加之推拿通过揉、拨、按、拿捏等各类手法舒缓局部肌肉紧张状态,二者协同发挥作用,具备独特的治疗优势。鉴于此,笔者拟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应用于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颈椎活动度改善情况,以便为临床医师诊疗提供可靠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82例颈源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针灸联合推拿治疗,41例)和对照组(针灸治疗,41例),性别分布分别为男13例、女28例,男17例、女24例;平均年龄分别为40.72±4.36岁、40.65±4.82岁。两组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4]:①均符合《颈源性疼痛诊疗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者。排除标准:①伴颅脑外伤史者;②伴颈椎椎体骨折者;③伴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于患者处于坐位状态行针灸疗法,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市吴中区东方针灸器械厂,规格0.25×25,0.25×40)分别直刺百会,天柱、大杼,太阳穴、阿是穴、率谷、风池、风府、完骨,肾虚精亏、气血亏虚及肝阳上亢者分别加太溪、足三里、太冲穴位,留针30分钟,1次/天,15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嘱患者分别取俯卧、侧卧、仰卧、正坐等体位,采用揉、拨、按、拿捏等手法施术于头、颈、肩部,手法重点作用于枕后肌群及第一、二颈椎部位,并取印堂、百会、太阳、合谷、风池、风府、肩井、合谷等头颈部穴位,推拿力度以患者耐受度为准,1次/天,15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颈椎活动度[5]比较,采用颈椎活动度(CROM)评分嘱患者分别做颈椎前屈、后仰、左侧屈、左旋转、右侧屈、右旋转,测定颈椎活动范围,分值范围为1~4分,分值与颈椎活动度呈反比,得分越高表示颈椎活动度越差。

(2)治疗效果[6]比较,临床疗效共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头痛、治愈是指四肢麻木、颈部僵硬等不适症状全部消退;显效是指上述相关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减少2/3以上;有效是指上述相关临床症状较前减轻,同时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1/3以上;无效是指上述相关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趋势,甚至呈加重趋势。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改善情况

所有患者治疗前颈椎活动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颈椎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颈椎活动度改善情况(±s,分)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颈椎活动度改善情况(±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41) 2.14±1.27 0.94±0.83①对照组(n=41) 2.13±1.25 1.36±0.97①t 0.036 2.107 P 0.971 0.038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

3 讨论

颈源性头痛是指非创伤性疾患导致的头痛,中医认为该病病机为气血闭塞、升降失调、经络不畅,气血闭塞而造成气血淤阻,从而导致该病的发生。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和颈部骨骼、关节、肌肉、神经、颈椎后关节退变等因素有关,从事精细工作、卡车司机、伏案工作者及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人士等群体容易患此病。数据显示[7],颈源性头痛发病率约为2.5%,其中头痛患者中约14%为颈源性头痛。近几年,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逐渐成为临床众多学者治疗颈源性头痛等疾病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拟探讨针灸联合推拿较单纯推拿方案孰优孰劣,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整体疗效更佳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中医博大精深,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而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通畅经络,加之针灸可缓解肌肉痉挛状态,并通过刺激神经发挥调节颅脑的作用,从而使其分泌内源性物质,最终达到止痛的效果[8]。本研究通过直刺百会,天柱穴、太阳穴、阿是穴、率谷穴、风池穴等部位,进而达到舒经通络、止痛、疏肝安神等功效,从而缓解肩膀、头、颈等部位疼痛。推拿时采用揉、拨、按、拿捏等手法按摩穴位,可直接放松颈肩等按摩部位的肌肉僵硬状态,促进血液循环,舒筋通络、舒经活血,调节机体机能状态和颈椎稳定性,从而达到缓解患者头痛等不适症状。本研究将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应用至颈源性头痛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二者具有协同作用,通过推拿各类手法显著缓解局部痉挛僵硬状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进而迅速代谢机体致痛物质,使治疗效果得以显著提高。张亚洁[9]等人研究发现,温针灸联合推拿有助于缓解颈源性头痛的疼痛等不适症状,同时还可改善局部血流、肌肉紧张度和炎症反应水平。尹丽研究发现[10],颈源性头痛通过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措施后,疼痛等不适症状得以显著缓解,同时颈椎活动度较前明显改善,炎症相关指标水平也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颈椎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提示联合疗法针对缓解患者颈椎活动度方面更具优势;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加以证实,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疼有助于改善颈椎活动度,且整体治疗效果佳。

猜你喜欢

活动度头痛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之:冠心病可能与颈椎有关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注意!头痛可能预示着甲状腺问题
会变身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