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视域下区块链与农业融合发展思考

2021-06-15伦思怡范磊李长昊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农业发展区块链精准扶贫

伦思怡 范磊 李长昊

摘 要 在精准扶贫政策下,农业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态势,如何更加高效地促进农业发展,推动我国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深入融合发展,已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农业的创新发展路径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基于此,分析农业发展的现状,结合当下的背景探索农业的新发展,并阐述了区块链下的农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精准扶贫;农业发展;区块链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3.002

当前,我国全面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完胜,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体人民的幸福感与满足感获得了极大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这一历史性时期,更要认清当前农业发展的不足,创新农业发展路径,在精准扶贫政策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1 精准扶贫下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为充分改善我国农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现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关注“三农”问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政策、科技创新、资金支持等方面鼓励农业的相关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变革。

1.1 粮食产量稳步增产

从总体来看,我国粮食产量呈现增长趋势。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 384.3万吨,比2018年增长0.9%[1]。2012—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均在60 000万吨以上,尽管部分年份的增长有所下降,但并不影响我国粮食产量总体稳步增长的大趋势。不难看出,我国粮食作物的产出效率有所提高,同时粮食安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

1.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带动下,各地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综合运用工程、管理、农艺等手段,完善地区灌溉系统,发展节水农业,鼓励推广喷灌、滴灌节水技术。此外,我国还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规模和范围,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同时,积极培养农业相关技术人才,指导农民运用先进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的效率。

1.3 农业产业创新活力迸发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驱动下,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丰富。在进一步挖掘农业的新功能和新价值下,“农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被广泛熟知,农业网络电商不断兴起,直播带货等成为了新的销售手段,提高了农产品的销量和知名度。“农业+体验+休闲观光”的新业态,催生出了以都市白领为主要消费群体的都市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2]。同时,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地区发展的优劣势,结合相关意见与建议,加快补齐短板,鼓励创新,精准施策,提高农业发展质量。

2 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2.1 农业产品品牌化效应不明显

目前,我国农业品牌化不明显,产品知名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品牌观念差。大部分农业经营主体缺乏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观念,忽视品牌口碑,不重视宣传推广,品牌建设投入较低。2)销售渠道不通畅,导致品牌知名度难以打开,农业发展体系难以完善。3)缺乏核心价值。品牌的价值在于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增加消费者黏度,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业品牌缺乏独特的核心价值,难以吸引消费者目光。4)品牌定位不明确。农产品品牌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对品牌的发展战略不够清晰[2]。

2.2 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度不够高

当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着矛盾和問题。1)虽然我国目前正逐步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但农产品储藏运输业的发展相对欠缺;2)农业的多种功能的开发不够充分,部分地区仅仅停留在浅层阶段;3)三大产业的资源要素配置仍然不够合理,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不能够充分进行跨界的集约化配置,导致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受到限制。

3 精准扶贫下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为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各地区扶贫助农工作的落实,必须要立足于农业发展的现存困境,以“精准扶贫”为导向,以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切入点,积极开辟切实有效的发展新道路,完成好“最后一公里”的任务[3]。

3.1 消费扶贫模式助销“品牌”农产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品牌正逐渐成为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农产品销售品牌的出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推动各地农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消费扶贫模式的出现,拓宽了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成为了精准扶贫工作的活力新引擎[4]。

实施品牌战略,有利于宣传推广农产品,建立稳定的客户群。例如,甘肃在2019年着力建设“甘味”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推介“甘味”,携手新华社将“甘味”纳入“民族品牌工程”予以推广,既扩大了“甘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又提高了“甘味”的认可度和美誉度。由此可见,在消费扶贫模式下,对农产品品牌的打造不容小觑[5]。

3.2 农产品电商模式扩大农产品流通范围

近十几年来,农村电子商务推动了我国农村市场的快速发展,电商化道路是现阶段解决农产品流通与销售问题的有效途径。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基础设施完善,高速发展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使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其他要素的流动成本大幅降低,极大地节约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成本。农产品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切实解决了农村地区农产品售价低、销售难、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当下有关线上农产品交易的App众多,但是农产品电商市场并未完全饱和,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逐步完善农产品电商销售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销售平台促进农业创新发展,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让农产品“走出去”,也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3.3 “新零售”模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近年来,随着传统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新零售”、京东“智能商业”以及苏宁“智慧零售”等新概念的提出,线上线下服务结合已成为发展大趋势。不少农产品企业旨在通过线上线下对接的流程,打破纯电商的固有模式,分析“互联网+智慧农业”实现当下社会科学化发展的可行性,着力实现“天量生产者”与“海量消费者”对接以及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同时也为网络电商平台助力农业贫困户脱贫攻坚、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提供了新思路。

4 精准扶贫下区块链和农业的融合途径

在精准扶贫政策引领下,为使扶贫行动能够真正惠及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标和共同富裕,扶贫工作需要更加精准。因此,利用区块链的分区特性,为贫困户在系统中单独设立分区区块,通过信息与时间链将贫困人口与各项信息及外界进行连接,最大程度地达到信息与资源的优化分配,同时区块链中的电子密码串能够为所有人保密,并且所有信息不可篡改,最大限度保护了各方利益与隐私。在区块链技术下,其与农业相融合主要通过以下4种途径。

4.1 区块链与种植

区块链技术的一大重要成果为“时间戳”,即每一次的信息交互都会产生时间戳,区块链中的时间戳与寻常系统中的时间戳不同,区块链中的时间戳由数字密码串组成,具有唯一性与不可复制性,而且一旦生成则不会消失。农业种植中,顺应天时节气等进行播种施肥,寻找适宜土地进行种植,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由人去看管作物生长状况。在区块链的帮助下,不仅时间监管成本大大降低,再配合能够及时采集分析土地和天气的实时状态的大数据技术,及时进行危警预告与信息反馈,使农作物从种植到成熟全程无忧。通过对区块链的时间戳的查询,搭配以大数据技术,可以清楚了解作物生长的基础状况,信息全面,还可以节约时间精力来拓展脱贫致富的道路。

4.2 区块链与采摘

农作物生长有其成熟周期,而准确判断采摘时间则关乎收成,采摘过早可能作物并未完全成熟,会增加销售成本;过晚则会使得果实掉落,出现坏果,影响销售。而区块链的时间链与信息链的则能够发挥作用,规避损失。时间链的存在能够快速准确地预先判断成熟时间,及时组织劳动力进行采摘。同时,还可以部分引入采摘农业,划分部分时间段与地域进行农业采摘观光陆游项目开展,增加收入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宣传。通过区块链的时间戳与时间信息链,对不同地区根据距离长短进行分批次预告,预告农作物成熟的时间,吸引人们前来采摘消费观光旅游。同时根据距离还可以分批次预告,错峰采摘,可以有效减少游客对当地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还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脱贫致富。

4.3 区块链与加工

与采摘农业相似,通过区块链中的分区区块和时间信息链,依照相似的方式提前将果实成熟时间预告给农产品加工商,依照农产品加工先后顺序在区块链系统中单独设立分区区块,并按照时间与信息链进行连接,这样可以有效利用每一个果实的价值,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还可以将农作物按地域进行分割,一部分用来进行完整的果实加工,其他部分按照农作物的不同部分进行分离方式的分别加工。

4.4 区块链与销售

在区块链系统中,销售是涉及区块最多的一部分,不仅要将农户的农产品外销,还要销售再加工成品,因此在销售时,不仅需要涉及农户、农产品以及加工商三大部分区块,还要协调各地的中介商、代理商和零售商,要充分了解各地区对某种农产品的喜好,以此来进行运输配置,以达到产品既满足了各地需求,而且没有太多剩余的理想状态。另外,利用区块链技术还可进行点对点的销售帮扶,将大客户区块与最贫困的人口所属区块进行对接,使得最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能够最先并最大量地销售,这不仅仅是地方代理,还包括最大加工厂,在区块链的帮助下,最贫困地区的农民能够提高销售效率,实现增收,减少积压,以实现精准扶贫。

5 结语

在我国目前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农业发展体系在不断地优化升级,各方面主体也都在不断探索农业的创新性发展,着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区块链概念的提出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能有效解决农产品在生产、种植、销售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提升精准扶贫的政策效果。因此,应积极促进区块链与农业融合发展,运用正确有效的发展手段,使农业扶贫工作更加精准有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粮食产量[EB/OL].[2020-11-20].http://www.gov.cn/shuju//hgjjyxqk/detail.html?q=4.

[2] 蒋和平,郭超然,蒋黎.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0(01):8-10.

[3] 孟昭名.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精准扶贫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20.

[4] 高峰,陈绍祺.泾县:坚持“三个突出”打造消费扶贫品牌[EB/OL].(2019-12-18)[2020-11-20].http://www.xuanwww.com/2019/12/18/99184842.html.

[5] 洪文泉,薛砚.产业做支撑,致富有甘味:甘肅打造“甘味”农产品品牌助推消费扶贫升级[N].甘肃日报,2020-6-22(1).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农业发展区块链精准扶贫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汝南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浅议水利现代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联系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