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情境创建小学语文课堂新模式

2021-06-15胡琼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会对课堂质量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作用,因为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不仅如此,教学情境的创设还能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要学习的基本知识与实际技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151-02

巧设情境就是根据具体的课文及教学目标,设计更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规律的整体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的构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度,让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更生动。

一、利用故事巧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很多选择,教师在创设前必须注意导入环节的重要性,因为一个有趣的开端才能够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足够的兴趣。只有在语文课程的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接下来的课程教学才会自然顺畅。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巧妙设计一个较为合理的教学情境。其中,使用一些有趣的故事来进行导入就是比较不错的选择[1]。

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好奇心,教学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创设一个较为活跃的学习情境,如让学生踊跃发言,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这种氛围的渲染下,课堂的教学情境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当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被调动,课堂教学会变得更加顺利,学生也会更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

使用讲述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小学语文教学无疑很有好处,因为讲故事比其他正式的课堂导入更轻松,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不仅如此,当学生能够主动站起来用自己的话语表述故事内容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在表达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倾听其他人的语言及思想,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语文课堂,语文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才能不断提升。

二、借助画面展示教学情境

借助画面展示教学情境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向学生展示较为抽象的语文知识,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画面引导下更加充分、全面地理解语文知识。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选择一些更加贴合课程主题的画面进行展示,设置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课文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和具体画面,不断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2]。

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提前根据这一节课的教学特点,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将一张张雪地里的画作展现出来,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察,让学生猜一猜每一幅画分别是谁画的。在教师的引导下,教学情境成功建立,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给学生营造一个更简单、易懂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更加直观的图画,能够使学生更加直接地观察到课文所要表达的具体内容。教师也可以利用图画给学生设置一些课堂小问题,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将自己的心思全都专注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巧妙构建更加活跃的整体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不断提升语文能力。

三、使用音乐引导教学情境

人类对音乐的审美具有共性,在音乐的世界里,即便语言不通,不同地域、民族的人也很容易产生共鸣。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教学情境的渲染,将合适的音乐作为构建教学情境的工具之一,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更加深刻地感受课文要表达的真实情感[3]。在音乐所塑造的教学情境之中,教师要寻找学生独特的情感共鸣,借助情感表达发现每个学生的审美层次,让学生逐渐形成更高级的审美价值观念。

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更加真实的场景和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泼水节时使用的音乐,通过音乐的熏陶和渲染,给学生构建一个极具泼水节气氛的学习情境。在传统的泼水节中,人们选用的乐曲大多十分轻松和欢快,这种愉悦的氛围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节日气氛,以一种放松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

在教学中以音乐为纽带,能够建立起生动的教学情境,通过音乐所具有的艺术性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更高层次的审美感悟。不仅如此,学生还能在音乐的熏陶下更加真切地感受课文表达的内涵,更准确地抓住学习重点,从而提高整体的语文教学效率和课堂质量。

四、设置疑问,构建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因此小学语文课本的阅读内容也会选择比较基础的内容,对学生而言,这些阅读内容难以充分激发他们的阅读及学习兴趣。由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结合课文设置一些极具思考性的疑问,调动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好奇心。当学生对这篇课文产生疑问时,课堂教学自然更加顺利[4]。不仅如此,当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构建出一定的教学情境后,学生也会在这种教学情境的带动下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带着清晰的目标进行阅读,整体的学习效果将会更好。

如在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一课时,因为教师的经验要比学生丰富,所以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意义的问题,并营造出一个具有思考性的教学情境。如问学生:“要是你们在野外迷了路,会怎么办?需要什么东西帮助你们走出去?”教师要通过这些疑问的设置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纷纷开始主动探讨。通过疑问,巧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再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找到答案。

设置疑问其实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教学手段,教师要设置一些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来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愿意探索和学习。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教师先合理分析教学内容,然后设计对应的问题,更好地营造出一个合理的疑问情境。此外,教师设置的疑问应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对本节课的重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对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语文素养很有好处。

五、开展角色扮演,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必不可少,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将课文中的人物情感代入到自己身上,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感情及变化。要想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堂上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课程的教学。在进行这类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巧妙而合理地通过情景剧的方式来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还可以从旁指点,让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仔细研究,更加准确地把握整体情感。

如在教学《动物王国开大会》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排演情景剧,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具有动物气息的整体氛围和情境。学生对此感到十分新奇,纷纷主动参与,生动形象的表演很快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他们沉浸在这个氛围中,每个学生都在仔细钻研自己的角色,从中体会每个角色要表达的情感。

角色扮演能够让学生更快地沉浸到课文学习中,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十分显著,当教师能够合理地组织好角色扮演活动时,学生自然会表现得更为出色。所以教师在其中起到的指引作用也极为关键,如何巧妙地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对提升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教师一定要对课堂教学多加钻研,结合不同的课程巧妙设计一些有趣而又生动的教学情境,在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让学生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在语文课堂中掌握更多有用的学习技巧,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允天.浅谈情景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應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

[2]张永新.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的运用[J].职业技术,2008(8).

[3]于雯.试论情景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3(7).

[4]程晓燕.语文情境教学之我见[J].江西教育,2011(12).

【作者简介】

胡琼(1984~),男,汉族,甘肃永昌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从《雨霖铃》课堂实例看信息化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基于口语能力培养的英语教学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