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安,便是团圆

2021-06-15纤手暖

妇女 2021年3期
关键词:原地团圆战友

纤手暖

疫情让回家之路困难重重,也让过年的方式不得不做出改变。即使散落在天南海北,也没有冲淡人们对年的期待。塞在纸质红包里的压岁钱,成了手机里你来我往的红包雨;过去挨家串户才能传递的拜年祝福,换成了各种喜庆表情包、自拍拜年视频;网友们更是大招频出,纷纷晒出云聚餐、云喝酒、周边游等计划……2021年春节,“团圆”以另一种方式呈现,为这个春节传递着不一样的美好,赋予了“年”更深的意义——“平安,便是好年”。

@赵赵:看春晚和家人远程同步过年

我第一次没有在家过年,除了年夜饭亲自做个家乡菜寄托思乡之情外,春晚成为跟家人远程同步过年的最盛大的仪式。看到春晚现场观众们都戴着口罩,才意识到我们已经习惯性地戴了一年口罩了。祈盼疫情过去,早点摘下口罩,让我们都看见彼此的笑脸。

@雷子:和战友一起坚守在岗位上

今年春节,我仍旧是和武警战友们一起在工作岗位上度过。坚守岗位、随时待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但我和战友们在日常的相处中,早已建立了把彼此当家人的情谊,战友间的相互关心和陪伴足以温暖和慰藉整个春节。

@小妆:7天看完21部电影

春节原本打算和男朋友一起回老家见父母,再出去玩一圈,考虑到疫情,还是决定安安稳稳地在单位公寓里待着。取消掉机票和旅行计划,选好21部电影,开启了春节高密度刷片模式。我爸妈也没太失落,毕竟现在通讯发达,即使相隔千里,我也可以每天被我妈的微信轰炸,叮嘱我要按时吃饭,时不时地还要求视频,现场直播我的生活……

@安静的棉花:过年的仪式一个不少

虽然一个人过年,但大扫除、贴春联、包饺子一个都没少,除夕夜和爸妈视频时,他们都不敢相信那些饺子是我一个人包的。自大学毕业后,我就留在了成都,每年春节回家雷打不动。今年是我第一次自己在外地过年,爸妈开始挺担心我,但看到我一个人也过得有滋有味便放心了。爸妈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其实我更担心他们,希望自己多挣点钱,换个大一点的房子,早点把他们接过来,这样一家人就真正团圆了。

@周小强:做一桌家乡菜遥寄相思

我打电话给爸妈,说这个春节不能回家陪他们过年了,没想到爸妈爽快答应了,还特地安慰我:你照顾好自己就成,别担心我俩!别乱买东西,家里啥也不缺……几天后,我就收到了妈妈寄来的年货,腊肠、腊肉、泡菜等,都是家乡的特产。不能回家过年,便邀请了身边的几个朋友一起过。满满的一桌菜汇聚着天南海北的家乡味道,小炒腊肠、红烧肉、咸烧白等等都饱含着味蕾深处的家乡记忆。那一刻的相聚美好而温馨,让我感受到了年的味道。

@春春:给自己放一个长假

单位要求非必要不离京。既留之,则安之。往好处想,不用回家面對父母催婚,不用和朋友聚会攀比收入。忙碌了一年,春节我哪都没去,每天都宅在家里。买了个烤箱及一堆烘焙食材和工具,加上一堆书、几部电影和电视剧,这个春节过得闲适轻松。不用工作不用社交更不用奔波劳碌,真正地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

@笑梦花:不给彼此添麻烦

离过年还有一个月,爸妈就给我打电话:“过年别回来了,回来要隔离14天,等春节过去了,我们去深圳看你。”我嘴上故作惨兮兮说让他们不要忘记给我发微信红包,其实心里还挺开心的,因为公司为了留大家原地过年,加班费很高,还给发高级年货。当然,也并不是我差钱,而是防疫当前——原地过年,不给家乡添麻烦,返乡的时候,也不给深圳添麻烦。希望疫情早日结束,2022年能过个好年。

@丁成宇:谢谢那些不回家的人

我是一名基层公务员,离春节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妈妈给我打电话,让我春节别回家了。她要上一线,驻院工作二十天,她是河北的一名护士。挂了电话,我哭了。国家并没有强制,回家过年仍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但作为医护人员的家属,我想对那些过年不回家的人说,谢谢你们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了他们的感染风险。更希望那些因防疫政策被耽误返乡的游子们多一些理解,一个人回家也许不是大事,但每一个基层防疫人员,可能要负责几十甚至上百人的安全,有人需要在除夕当晚坐在小区门口值守一夜,有人需要在冰天雪地里负责交通管制,有人需要进村挨家挨户宣传防疫。今年冬天很冷,谢谢那些不回家的人。

“原地过年”让2021成为一个特别的春节,疫情当下,你我都健康平安,就是送给家人最珍贵的年礼。每一个普通人,也许当不了冲在一线的抗疫英雄,但可以选择做“原年人”。某种意义上,“原地过年”也是一种付出,同样会被岁月铭记:你和我,用小家的遗憾,让这个特别的春节更加温暖。平安,就是好年;有爱,便是团圆。

猜你喜欢

原地团圆战友
中秋节——八月十五庆团圆
《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教案
战友永在我心里
来生还要做战友
教你一套排石操
盼团圆等
团圆的日子
言论
春天的回望
团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