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报告摘编

2021-06-15

国土绿化 2021年5期
关键词:林草植树国土

一、“十三五”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国土绿化持续推进。全国完成造林种草7.15 亿亩,其中,造林5.45 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森林蓄积量达到175.6 亿立方米,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种草改良1.7 亿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1%。

——重点工程深入实施。天保工程完成建设任务3190 万亩,退耕还林还草5954 万亩,三北、长江等重点防护林工程营造林7354 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建设任务3311 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建设任务2477 万亩,退牧还草工程完成建设任务1.38 亿亩,建设国家储备林4905万亩。

——义务植树广泛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每年带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爱绿植绿护绿氛围日益浓厚。全国适龄公民26 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95 亿株(含折算)。全国绿化委员会推出8大类50 多种尽责形式,积极推广“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我为大熊猫种竹子”等网络尽责形式受到普遍欢迎。

——部门绿化协同发力。交通运输系统完成公路绿化里程64 万公里、铁路绿化里程5.38 万公里,水利系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6 万平方公里,教育系统积极推进绿色学校建设。文化和旅游系统、广电系统广泛开展国土绿化宣传和文艺创作,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大力推进绿色营区建设。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以及大型国有企业均以不同方式参与国土绿化。

——保护管理全面加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天然林面积净增8895 万亩。重点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下降至10.1%。完成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按年度更新全国森林资源状况。全国共查处涉林草行政案件79 万件,违法案件逐年减少。年均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8.5‰以下。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面积分别为2.6 亿亩、7 亿亩。

江苏省南通市林田相依

——支撑保障持续强化。完成《森林法》修订,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出台《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累计安排中央资金6333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贷款1130 亿元。依托“国土三调”结果,摸清了国土绿化空间底数。

——绿色惠民成效明显。新增国家森林城市98 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19 个、国家园林城市120个,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36平方米,建成绿道约8 万公里,全国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森林生态系统年服务价值15.88 万亿元。林草产业年总产值8.17 万亿元。累计选聘生态护林员110.2 万名。

虽然国土绿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规划引领不到位,用地管理不够规范,树种结构、区域布局不合理,森林质量有待提高;二是全民义务植树创新不够,宣传发动不到位,基层力量薄弱;三是部分工程项目管理粗放,缺乏系统观念,区域性综合治理水平不高;四是草原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尚未建立完整的工作体系;五是森林防火难点多、压力大,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态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二、“十四五”工作思路

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科学、生态、节俭,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着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为建设美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主要目标:完成造林种草5 亿亩,治理沙化土地9750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1 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90 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左右,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机制进一步健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形成浓厚的爱绿植绿护绿的社会氛围。

重点任务:依托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双重”规划,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坚持数量质量、存量增量并重,实施区域性系统治理示范项目,重点加强“三北”等生态脆弱区保护修复。

御道口牧场天然林景观

——南部、东部地区注重发挥存量优势,在调结构、提质量上下功夫,加快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森林抚育,完成造林和退化林修复5000 万亩。

——中部地区注重合理安排绿化用地,着力提高质量效益,加快推进城乡绿化、荒废受损山体治理、退化林地修复和农田防护林建设,完成造林和退化林修复4000 万亩。

——西部地区注重以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为重点,加快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等工程建设,完成造林1亿亩,种草改良1.2 亿亩。

——北方地区注重增绿扩绿与防沙治沙相结合,加快推进三北防护林、退化草原治理等工程建设,完成造林1.1 亿亩,种草改良8000 万亩。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国有林场发展激励机制,推进国有林区改革,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高林草碳汇贡献率。优化资金投入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绿化。

三、2021年重点工作

(一)科学推进国土绿化。一是组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项目、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推进科学绿化试点省建设,全年完成造林种草1 亿亩。二是充分利用“国土三调”成果,实现年度造林绿化任务直达到县、落地上图精细化管理。三是科学选择树种草种,制定主要乡土树种草种名录,建设林草优良种苗基地和种质资源保存库。四是科学推进森林经营,开展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推进新造幼林地封育和管护。

(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一是制定林业和草原碳汇行动方案,组织开展重点课题研究。二是组织开展生态系统状况动态监测,发布年度监测数据;开展全国林草碳汇计量监测,加快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探索林草碳汇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三是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涉林议题国际进程和有关合作。

(三)深入开展义务植树。一是召开全国国土绿化暨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表彰动员大会,广泛宣传义务植树、造林绿化、防沙治沙先进典型及时代楷模先进事迹。二是启动修订《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健全完善全民义务植树的法规制度。三是推行“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建立全民义务植树全国“一张图”和移动管理平台,推动义务植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四是丰富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加快建设各级各类义务植树基地。

(四)统筹推进部门绿化。一是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建设,鼓励特大城市、超大城市通过建设用地腾挪、农用地转用等方式留白增绿。二是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增加村庄绿地面积,有序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三是依法合规开展公路、铁路、河渠两侧和湖库周边绿化,完成公路绿化里程10 万公里,新建铁路宜林地段实现全面绿化。四是动员广大职工、青少年、妇女积极参加增绿护绿活动,推进节约型绿化美化单位、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工厂、绿色营区建设。

(五)巩固国土绿化成果。一是加强森林、草原执法监督,严格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严厉打击侵占、破坏森林、草原、荒漠植被等违法行为。二是开展第十次森林资源清查,编制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建设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三是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修复退化草原。四是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加强督导检查和火灾防范;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5年攻坚行动。

(六)强化支撑保障体系。一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出台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抓好福建三明等地综合改革试点,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二是全面推行林长制,落实各级林长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目标责任。推进《森林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编制全国国土绿化规划纲要。三是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提高造林绿化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标准,创新金融支持政策。

五溪山保护区杜鹃天然林

猜你喜欢

林草植树国土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植树
植树真快乐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林草风采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鲜花盛开的国土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