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薄磨耗层在隧道路面加铺中的应用

2021-06-12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油石平整度集料

李 娇

(山西省长治市协成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长治 047500)

1 原材料的选用

1.1 胶结料

此隧道路面工程中超薄磨耗层选择的胶结料是SBS改性沥青,相关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SBS沥青技术性能指标

根据表1试验数据结果可知,SBS改性沥青相关技术性能指标都达到了设计标准要求。

1.2 集料

为了提高超薄磨耗层抗滑性与耐磨性,选择的粗集料是辉绿岩,具体规格范围是5~10 mm;细集料选择的是石灰岩,具体规格范围是0~3 mm。其中粗集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详见表2。

表2 粗集料各项技术指标试验数据结果

根据表2中的试验数据结果可知,粗集料的相关技术性能指标都达到了设计标准要求。

1.3 填料

选择的矿粉类型是石灰岩。设计的矿粉技术指标基本要求是:含水量≤1,亲水系数<1,塑性指数系<4,而试验数据结果分别是:含水量是0.56%,亲水系数是0.42%,塑性指数是2.3。由此可知,矿料各项技术性能指标都达到了设计基本要求。

2 配合比设计与性能试验

2.1 级配设计

为了能够增强超薄磨耗层的相关性能,需要结合原材料选用进行科学的级配设计,级配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级配曲线

分析图1可知,混合料中粒径范围在0.075~4.75 mm的集料含量是30.4%,粒径范围在4.75~9.5 mm的集料含量是61.2%,这充分表现出了超薄磨耗层的小粒径、多碎石与断级配的鲜明特点。将粒径>4.75 mm的集料作为沥青混合料的骨架,然后石料以摩擦的方式嵌入,从而产生高强度的混合料基础。结合实践经验,把粒径范围在2.36~4.75 mm的集料含量提高至6.2%,用其填充骨架空隙,能够使混合料体积特性达到设计基本要求。

2.2 沥青用量

通过总结与分析工程实践经验,分别选择4.5%、5.0%、5.5%的油石比制作马歇尔试件,而试件的具体尺寸是φ101.6 mm×63.5 mm,同时对马歇尔试件的相关参数进行试验,具体数据结果详见表3。

表3 马歇尔试验数据结果

根据马歇尔试验数据结果可知,选择的油石比在空隙率、矿料间隙率与稳定度方面都满足了设计基本要求。而油石比是5.5%时,饱和度与流值都没有满足设计基本要求。通过综合分析隧道路面工程实际情况,并结合实践经验,最后决定选择的油石比是4.9%。

2.3 性能试验

将超薄磨耗层作为隧道路面的表层,其暴露在了自然环境下,而且直接承受车辆的荷载,所以超薄磨耗层必须具备良好的防水性、承载力、高温稳定性以及高强度等。

(1)沥青用量检验

结合设计指标中的最小油膜厚度基本要求,并通过开级配沥青混合料油膜厚度计算公式,得出的结果是9.77 μm,达到了标准规范要求的≥9 μm。隧道路面选择超薄磨耗层,就必须保证超薄磨耗层具备良好的抗滑性能,而这就需要科学控制沥青掺入量。若是沥青用量比较多,处在高温条件下就会发生泛油问题,从而严重影响路面抗滑性能。

(2)高温稳定性

本文选择的油石比是4.9%,在此条件下进行车辙试件制作,试验的温度是600 ℃,荷载压强是0.7 MPa,具体试验数据结果见表4。

表4 车辙试验数据结果

根据表4中的试验数据结果可知,动稳定度均值达到了5 404次/mm,由此表明超薄磨耗层具备良好的高温稳定性。

(3)水稳定性检验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制作马歇尔试件(数量是两组)。一组设定的试验条件是在60 ℃的恒温水浴中进行0.5 h浸泡;另一组设定的试验条件是在60 ℃的恒温水浴中进行48 h浸泡,然后开始马歇尔试验,相关试验数据结果详见表5,均达到了相关设计要求。

表5 浸水马歇尔试验数据结果

(4)抗滑性检验

通过制作三块车辙板,然后选择铺砂方法对超薄磨耗层相应构造深度进行检验,具体试验数据结果见表6。

表6 超薄磨耗层构造深度试验数据结果

根据表6中的超薄磨耗层构造深度试验数据结果可知,其试验数值均达到了技术标准要求。从本质上分析,构造深度的大小代表着路面抗滑性能的优与劣。

3 超薄磨耗层施工与效果

3.1 施工工艺

近些年来,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多,此高速公路的原路面性能日趋减弱,尤其是隧道路段,选择的路面类型是水泥路面,因为承受的交通荷载比较多,加之养护工作不到位,严重影响了路面平整度与抗滑性。为了进一步增强水泥路面的路用性能,养护单位决定选择2 cm超薄磨耗层技术实施加铺罩面,工程长度是1.36 km。

(1)原路面处理

为了实现薄层罩面与原水泥路面的有效联结,就需要完成原路面的铣刨处理,而且接缝位置应涂刷适量的接缝料,由此能够促进新路面与原路面的粘结。针对发生裂缝的路面,应该先实施灌缝处理,全面挖补坑槽。针对发生严重病害的路段,需要提前完成结构性补强,然后进行超薄磨耗层施工。

(2)超薄磨耗层施工

针对超薄磨耗层的混合料,选择间歇式拌合机完成沥青混合料的充分拌和,然后通过同步摊铺机进行摊铺,并选用钢轮压路机完成碾压。一般摊铺机的运行速度是在3~6 m/min之间,在完成混合料摊铺之后方可进行碾压施工,选择的是12 t双钢轮压路机,进行2~3遍的静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需要控制在3~6 km/h之间,保证缓慢、均匀碾压。

3.2 施工效果

在超薄磨耗层加铺罩面的施工前后,分别对该路段路面平整度、横向力系数展开了全面检测。施工前,此路段路面平整度数值是3.2 m/km,横向力系数是39;而施工后,此路段路面的平整度数值是1.3 m/km,横向力系数是76。由此表明,此隧道路面在选择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后,有效提高了路面的平整度、抗滑性,保证了安全行车。

4 总 结

超薄磨耗层需要选择质地坚硬,具有良好耐磨性的材料。优化设计配合比,选择油石比是4.9%进行超薄磨耗层混合料的设计,而且通过了高温稳定性与抗滑性等试验。在实际工程验证和跟踪观测,隧道路面选择加铺厚度是2 cm的超薄耐磨层,能够有效提高路面平整度、抗滑性,实现安全行车。

猜你喜欢

油石平整度集料
砖混固废再生集料在城镇道路路基及基层中的应用
3MZ3110CNC超精机油石夹改进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运用分析
基于三维扫描与数值技术的粗集料形状特征与级配研究
国道路面施工平整度的控制方法探讨
单油石珩磨工具油石的修整方法
掺铁尾矿砂细集料的水泥混凝土性能分析
浅谈锆盐硅烷复合处理对冲压件板材检测工具选择
基于AlexNet 的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识别研究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