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使用微创技术的效果

2021-06-11武斌

养生大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微创技术创伤骨科临床治疗

武斌

[关键词] 微创技术;创伤骨科;临床治疗

微创技术与传统的大型手术相比,具有定位准确、患者伤口面积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广泛好评。为了深入研究创伤骨科中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创伤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其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住院的创伤骨科患者中随机选取104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之间。两组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54例;创伤部位分四肢创伤、指骨创伤和趾骨节创伤。研究案例入院后均实施影像学检查,病情均符合创伤骨科的诊断标准。依据治疗手段不同,分为传统治疗的对照组及实施微创技术治疗的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排除了精神疾病患者、肾脏功能障碍者等,选取的104例患者可作为案例进行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创伤骨病;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其具体程序为:手术前的准备工作[1],需要对患者利用支架或石膏板对其进行保护,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在12d内实施手术;对患者实施麻醉方案,然后需要通过内窥镜观察骨折情况。当发现对视线有影响的物质时,应通过动力学系统处理,然后认真观察患者的半月板、韧带部位、软骨部位,对磨损和卡压状况进行检查,最后完成对患者骨折部位的复位处理[2]。手术中处理伤口的器械均经消毒处理,然后进行包扎。依据患者情况,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换药,直至患者伤口愈合为止。

1.3 观察指标

1.3.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主要手术指标对比,从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周期上进行对比。

1.3.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效果依据患者的术后治疗情况分为三个级别,主要为优、良、一般。优:主要是患者无不良反应,能够进行正常活动;良:主要是患者术后偶尔疼痛,日常生活基本能够完成;一般:患者有明显疼痛症状,对日常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进行数据统计,P<0.05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2.91±6.47)min、术后伤口恢复时间为(19.89±1.81)d,均少于对照组的(115.41±7.58)min(33.47±1.87)d。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70.98±20.57)ml,明显比对照组出血量(349.54±28.47)ml少,差异情况较明显(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数为51例,对照组治疗优良数为46例;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98.08%)高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微创技术主要是通过现代先进的医学设备和技术,用内窥镜观察代替过去的肉眼观察,利用精密的器械代替传统手术刀,精准度更高,将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创伤面积、减少术中患者的出血量[3],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机体组织完整,完成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患者创伤小、疼痛感降低、副作用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传统的治疗手段虽然也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对患者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的伤口愈合,同时传统手术术后副作用多,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而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能够将患者的肌肉、机体组织损伤减到最低,且手术操作精准,安全性高,可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次作为案例进行研究的104例创伤骨科患者,依据治疗手段不同,分为传统治疗手段的对照组及实施微创技术治疗的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微创手术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伤口愈合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出血量。实施微创手术的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8.08%)高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缩短了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综上所述,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微创技术治疗,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微创技术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微创技术创伤骨科临床治疗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24例小切口泌尿外科手术临床分析
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微创技术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