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有效的评价策略探究

2021-06-10李芬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4期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低年级

李芬芳

【摘要】低年级小学生刚刚接触美术,对于美术既有好奇也有迷惑。在美术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性,实现课堂的有效互动成为了课堂有效性评价的重要指标。教师在美术课堂指导过程中要尊重小学生的成长规律,积极做好低年级美术课堂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在美术课中有所收获,逐步培养起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低年级

美术课堂有效性评价要以学生课堂参与、课堂互动、学生体验为主要指标,积极结合小学生发展的实际做好教学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学习美术内容,提升学生美术的实践能力与创造性,提升学生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参与

低年级学生对美术具有天然的兴趣,但存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甚至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需要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一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兴趣指导,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融入到美术课堂当中。

以《有趣的水墨游戏》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两个游戏带入知识内容:游戏一:玩笔,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中锋运笔、什么是侧锋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让学生尝试如何画出线条、如何画出块与面,让学生在玩笔游戏中完成毛笔持笔和运笔的学习任务;游戏二:玩墨。教师可以用电子白板技术,将自身在课桌上展示的干(五块)湿(五块),然后展示什么是焦、浓、重、淡、清,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到干、湿的区别,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内容的学习;游戏三:为学生提供范例,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如,破墨法、漂浮拓印法等,通过不同案例的方式让学生尝试进行应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参与到水墨画的学习当中。

二、构建互动课堂,实现有效互动

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策略必须要突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结合课堂实际情况让学生通过互动的方式更好地融入到美术课堂当中,对美术课堂的内容、课堂的知识等进行探索,激发学生的美术实践和学习欲望。

以《我的自画像》为例,在画画的过程中,学生画得最多的就是现在的自己,但对于未来的自己则没有足够的认识。基于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进行设计和引导,让学生以两人一组、四人一组的方式互相提出对对方的看法,在互动过程中进行“自画像”。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对方通常有一些基本的认识,如,未来的你头发会变得更长、脸会变尖、眼睛会变大等,这些都是学生对他人的一种期许。因此,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因此可以借助 脸形、发型、五官、身体、服饰上的变化等进行设计,通过线条和色彩的应用将自己的形象更好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学生还可以互相交换未来自己的自画像。通过交换实现有效互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同时让学生积极融入其中,提升学生的画画欲望。

三、丰富学生体验,实现课堂创新

若想在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体验,则必须要让学生体验美术的成功,要让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能力,帮助学生在成功体验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积极应用在美术课堂所学的内容,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

以《我的动物朋友》为例,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等方式将自己喜欢的动物画出来。对学生来讲,画动物的难度并不大,关键是学生如何画、画多少与画的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以下节奏进行:①猜一猜,看一看,主要是让学生猜小动物,如,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学生很容易猜出是兔子;②画出猜一猜的结果,按照自己猜测兔子画出兔子的形象,画出以后还可以自由选择一些色彩进行补充。学生完成猜一猜、画一画以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让学生想一想:动物园里面有什么?画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动物园”。通过活动指引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创新,引导学生基于自身已有生活体验进行动物的设计,让学生在自己的画纸上实现自由创新。在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动物有着自己的理解,有的学生动物园里面有猫、狗等宠物,有的则只有老虎、狮子、大象等,这些都体现出了学生的不同美术创意与内容,對学生的美术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意,引导学生小组共同画出一张“动物园”,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实现创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认识融入其中,不断丰富学生的体验感。

四、创设具体情境,指导学生实践

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实践,通过自身实践的方式将美术与自身内容融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美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低年级学生在课下与课上实现统一,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以《大自然的奥秘》为例,里面涉及到刮大风、雨来了、热带植物、茂密山林等多个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具体情境的设计,通过具体情境的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场景内容,提升学生对大自然的理解。如,“刮大风”除了教材中的画面以外,教师还可以播放视频资料,如,岸边的垂柳刮大风的场景、雨来了池塘的场景,通过场景内容提升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完成对美术内容的理解和学习,为学生的美术实践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师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素材的选择,积极将美术与课下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实现有效情境的塑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具体情境的创建,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融入到美术的知识内容当中,引导学生在场景中灵活应用,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五、总结

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做好学生学习引导工作,通过学生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完成语文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融入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需求,让学生对美术课堂更有兴趣,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翔南.经纬之美  手艺之巧——让手艺在小学美术课堂中传承[J].美术教育研究,2021(4):178-179.

[2]韩露.治理“小问题”  破解“大难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小问题解决例谈[J].小学生(下旬刊),2021(2):104.

[3]秦新贤.坚守本真  培养真人——小学美术课堂中融入生活元素的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1(2):126.

猜你喜欢

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低年级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