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策略探析

2021-06-10赖秀青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4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小学策略

赖秀青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阶段中高年级学生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的习作水平是体现其语言水平的标准之一,习作教学在小学汉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小学中高年级的写作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淡漠,学生缺乏真实写作内容,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为了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教师要改变现在的教学策略,从提供丰富的教材出发,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學生意识到习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小学习作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习作教学;策略

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改革,习作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理念的一部分,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课本知识,还应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自己探索所学的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习作教学包括阅读和写作,以提高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使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改善自己的语文水平。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不断地探究习作的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习作教学不断发展。

一、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被用于小学的中高年级习作教学课堂中。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是机械地让学生练习写作,使学生的习作兴趣逐渐减少,从而不愿去习作,严重影响了习作课的质量。习作是学生语言知识掌握度的重要体现,写作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所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促进汉语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写作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必须通过一系列教学策略来提高小学汉语习作学习的有效性。

2.树立学生读者意识

写作练习的目的,是通过阅读文章来教给学生有关情感和意图的知识,以便他们可以合理地控制写作方法,并实现个人情感与读者之间的共鸣。写作练习首先是小学生情感的证明,小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对于提高读者的意识及小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自主性起着重要作用。学生选择自己的写作材料,并表达他们在语言中所见和所听到的内容,在拓宽他们的思维方面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习作问题

1.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学生对写作不太感兴趣,没有明确正确的学习动机,他们被动地执行教师分配的任务,致使写作练习的内容相对空白。例如,在以“母爱”的习作主题练习中,学生练习的内容通常仅限于自己生病后,母亲是如何照顾自己,完全激发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学生对生活中人和事物的观察也较少,因此,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动机不强,写作内容常出现一些低端的错误,如,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学生的习作水平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

2.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写作教学中也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可是,教师在教学中却往往容易忽视个体差异的存在,用统一、标准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所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完全相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习作热情。

3.缺乏正确的习作教学评价

教学评估是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过程。但就目前小学阶段存在的评价而言,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处于不完善的现状,教师过去只分配习作练习任务,注重学生的习作结果,只对结果进行评价,不重视习作的完成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习作技能水平的情况,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无法有效提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没有意识到学生才是主要角色,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一旦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教室将真正成为教师的个人教室,从而无法实现写作教学的目的。

三、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为了使学生写作能力变得良好,学生必须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和不断训练。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惯为主要目标,可以在课文中选择精美的句子供学生模仿写作,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每天写日记,以此来训练学生良好的写作技巧并且积累写作素材,从而促使学生养成兴趣并提高写作水平。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的《观潮》教学中,学生从中体会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天下奇观,从文中学会如何描述钱塘江的壮观景象。教师可以以第一章节小练笔中“推荐一个好地方”为出发点,让学生练习习作,独立完成“自己心中的一个好地方”的写作,描述这个好地方的景象,从而遇到一个好地方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写作,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2.提供丰富的习作示例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口语能力需要不断地发展,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独自写作一篇合格的习作,因为写作表达与和学生口语语言相距很远,没有足够的技巧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但是,如果给学生提供与他们的表达相似的写作模式,他们会很容易接受这种写作训练,并从中模仿写作语法。因此,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的论文示例,给学生一个写作的标准。也正是由于小学生的各种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所以这种丰富的习作案例为学生的习作模仿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学生经过不断的模仿训练,独自创作的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五年级上册“推荐一本书”的习作练习中,教师应该提供大量的习作实例,这些习作实例以推荐某个事物为主题,实例的文章应该表现出小学生的感情以及清新的风格,使学生读后倍感亲切,从中学习及仿写,完成“推荐一本书”的习作任务。

3.制定习作的具体方法

想要提高小学习作教学的质量,仅给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提供示范论文的例子是不够的。教学方式还应根据示范例文,给学生提供有关写作方法的具体指导,如仿写语句。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用语言指导学生进行借鉴,最能体现模仿作用的是学习他人的作品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果学生能够熟悉仿写语句的写作要领,效果将会得到有效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利用仿写优美句子的写法,来表达自己的写作情感。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的《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仿照文中描写圆明园的景物描写方法,引导学生想像二十年后家乡发生的几种景物变化,观察生活环境变化以及生活质量变化。这样,学生对这些植物有了一定的感知之后,再仿照文中并列的构段方式,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写一次习作。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必须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学生往往擅长写作并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学应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习惯,主要有两种收集方法:一是阅读相关文章,二是收集有效的材料。例如,在《蝴蝶的家》一课的学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写法,在观察自己喜欢小动物的基础之上进行《小小动物园》的习作练习。在刚学习完相关文章且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动物后,学生自然会产生一定的灵感,进而做到写作条理清晰,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十分重要。小学中高年级的习作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综合需求设置合理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水平能力。

参考文献:

[1]林丽敏.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策略[J].教师,2020(15):57-58.

[2]王楠.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策略探讨[J].散文百家,2019(9):87.

[3]时艳荣.新课标下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策略探讨[J].读写算,2018(29):5.

[4]常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小学策略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