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体态律动的有效教学

2021-06-10陈一博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4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音乐课堂小学低年级

陈一博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音乐学科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体态律动,能够全面调动小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促使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体态律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是训练小学生借助视觉、听觉、肢体动作等等去感受音乐,通过肢体动作和音乐的碰撞,来触动小学生内心最真实的世界。因此,笔者对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体态律动的有效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体态律动;有效教学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体态律动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让低年级的小学生能够通过身心的训练,达到平衡调和的境界,通过音乐来表达自身内心最为真实的感受。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的主要方向是让更多的小学生能够喜欢上音乐、爱上音乐,提高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肢体动作之间的协调发展,保证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够用肢体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进一步促进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体态律动对小学低年级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小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比较喜欢用“跟唱”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教学。但是,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层次比较小,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加上低年级的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传统教学方式都是以“跟唱”为主,不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导致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但是,通过借助体态律动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遗留的不足之处,让整个课堂教学氛围都比较轻松、愉快。使用体态律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之中,增强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

(二)加深小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

音乐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复杂性,但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于一些音乐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缺少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水平有限,从而也就不能深刻认识到一些专业的音乐技能,导致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比较费劲。在低年级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体态律动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小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体验。简单来说,小学音乐教师通过开展相应的肢体动作来更好地指导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用自身的肢体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通过学生表达出来的肢体动作,发现其音乐学习的不足之处,及时加强训练,进一步增强小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

二、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体态律动的应用

(一)借助体态律动,提高小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低年级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可通过借助体态律动教学模式,指导小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以此来增强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新课标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主要强调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造能力,音乐教师也要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有效地落实体态律动教学方式。大部分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低,正处于一个对任何事物都很好奇的阶段。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表现欲比较强,而且思维方式也比较活跃,借助体态律动,可有效促进小学生音乐思维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闪烁的小星》这一课,音乐教师借助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指导小学生对这首歌曲进行动作的编排,增强小学生的创造力。为了降低小学生的编排难度,音乐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做示范动作,比如,在表示“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时候,音乐教师可以用两只手一开一合,张开五个手指,有规律地敲动,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可以跟着学习,并在脑海中编排其它歌词。

(二)借助体态律动指导小学生把握音乐音高

音乐的产生源于音调节奏的变化。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节奏教学,加强音高教学。音高和节奏互为影响、互为作用。将音高和节奏充分联系在一起,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之情。教师通过体态律动,更好地让小学生学习音乐的音高,增強本节课的教学效率。比如,在学生感受重拍的时候,教师和小学生围坐一起,第一拍是重拍,第二拍是弱拍,不断循环,反复实践,进而帮助小学生建立稳定的节奏感。例如,在学习《幸福拍手歌》的时候,通过拍手来掌握音乐的音高变化,通过借助体态律动动作幅度大、小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拍手的重力变化,进而增强小学生对于音高的理解。

(三)增强教师体态律动教学理念

在低年级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充分地意识到体态律动的教学模式对于学习学习音乐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小学生的肢体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最终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质量。体态律动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提高小学生音乐的律动性以及音乐节奏感,进一步展示音乐教学的真正价值以及独特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小毛驴》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小学生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让小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学习歌曲,并用相应的肢体动作表达出来。只有教师真正理解体态律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并借助此模式展开教学,学生在观看相应的视频后才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牢牢记住。所以,深度挖掘体态律动教学模式的精髓,让体态律动成为音乐课堂的重要教学方式。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体态律动教学方法能够整体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对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正确认识到体态律动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使用体态律动教学方法,指导小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节奏,理解音乐的音调,进一步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想象力。小学生利用体态律动,能够将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表达清楚,最终促使小学音乐教学事业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莎.浅谈低年级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速读(中旬),2019(1):276.

[2]周文君.试论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速读(中旬),2019(5):148.

[3]罗羚嘉.试论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4):52.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音乐课堂小学低年级
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欣赏能力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