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让小学语文课堂更“鲜”更“活”

2021-06-10黄玉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4期

黄玉芳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学习舞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传统观念:在课堂上,学生“一味地听讲”,教师“一味地讲解”,而是要让语文课堂更“鲜”更“活”。

【关键词】激发自主;创设舞台;给予肯定

教师,这份职业是神圣的;教师,既是严父又是慈母;教师在语文课堂当中,要想让学生在一节课里面有体验、有收获、有成果,那就应该全面地以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新观念,使他们健康地成为新一代“四有”新人。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要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学导入非常重要,如,笔者在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时,“导语”引入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和谁赛跑过?小伙伴?爸爸妈妈?那么,你们和太阳赛跑过吗?和风儿赛跑过吗?学生会想:和太阳赛跑?和风儿赛跑?和时间赛跑?怎么回事呀?于是,他们被这些问题吸引了,激起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自然而然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又如,在教学《凡卡》一课时,笔者凭借课文的细节描写及课文结尾写凡卡寄信后做了个美梦等特点,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想象。学生们为这别开生面的过程边读边想而兴趣大增,纷纷融入了凡卡悲惨命运的情感当中去。有的说凡卡因为寄信时受凉而得了重感冒没钱医治,还要不停地干活而悲惨地死去了;有的说因为凡卡睡觉前忘了吹熄蜡烛而又遭到老板的毒打;有的说那个邮差刚好要到爷爷守夜的那位老爷家,但送信时他喝得醉醺醺而弄丢了凡卡的信,使凡卡仅有的一丝希望也失去了……就这样利用学生喜欢想象的特点,创设了自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二、创设舞台,让学生“活”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不是一味地听讲;老师是在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地讲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舞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出色演员,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首先,要放权于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例如,笔者在教学《和时间赛跑》的课文时,在已知学生预习和认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笔者提出质疑:①“我”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②“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结果如何?③通过和时间赛跑,“我”明白了什么道理?然后,笔者设计了一分钟的和时间赛跑的活动,结果,大部分学生都领悟到和时间赛跑的乐趣和重要性。最后,学生还体验到自己学习的成功,教师在课堂上也感受到学生爱学乐学的活跃气氛。

三、激励学生敢质疑,培养其“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上,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主导作用,针对教材要求,把问题集中,让学生将散落在教材不同角落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问题上来,如,教学《纸船与风筝》这篇童话,鉴于故事中松鼠和小熊的态度改变,筆者断定学生也会对它们产生不同的看法。于是,在教学时,笔者别有用心地设疑:“你们喜欢松鼠和小熊吗?”果不其然,学生各持己见,大胆质疑。此时,笔者及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弄清楚松鼠和小熊因一点小事吵架后互不来往,但最后它们互相谅解,继续成为好朋友,是值得大家喜爱的。针对学生不同的意见、疑问,在教师的点拨、讲解下,他们疑云渐消,还培养了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四、创设机会,树立成功意识

想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感,就要创设学习机会,让他们树立成功意识,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断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多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更强烈、更生动的学习愿望。例如,在课堂上,笔者有意识地请字体工整的学生板演、朗读能力好的学生带读、思维敏捷的学生组织辩论会、善于观察的学生指出错误之处,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充分发挥各个学生的特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到教师提出的问题我也能回答出来,让他们体现成功的快乐,从而令课堂呈现气氛活跃的场面。

五、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

人人都有一种希望得到认可、获得赞赏的欲望。教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评价。例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中,当分析到诸葛亮是从哪里表现他的才干所在时,学生可通过预习,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这些,教师都应给予及时肯定,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的概括能力真不错!”“你真棒!”“说得很好!”“你是老师的骄傲!”等方式来表扬他们;对学习成绩不好又或者一些反应比较缓慢的学生,要有爱心、耐心、用心地鼓励他们,借此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觉得教师可以亦师亦友的。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课堂教学需要体现默契性,课堂教学需要体现鲜活性,课堂教学需要体现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默契性、鲜活性、自主性,让他们灵活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焕发异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五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

[3]汤开花.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13).

[4]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5]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6]佚名.浅谈低年级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OL].https://www.xzbu.com/9/view-94792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