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段化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

2021-06-09魏征杨海新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偏瘫病情阶段

魏征 杨海新

聊城市人民医院 252000

脑卒中偏瘫是指以脑卒中为原发疾病,导致的机体运动功能障碍,见于任何年龄、性别的脑卒中患者群体。该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缺乏短期见效的治疗方法,多主张通过原发性疾病治疗和长期护理给予应对〔1〕。常规护理重视了解患者病情,对患者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关注、处理并不理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聊城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随机选取112例为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男33例,女23例;年龄43~68岁,平均(56.6±7.3)岁;出血性脑卒中17例,缺血性卒中39例。对照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42~69岁,平均(56.5±7.5)岁;出血性脑卒中16例,缺血性卒中40例。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和家属知情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所有患者符合《脑卒中分级诊疗指南》《偏瘫诊疗规范》中脑卒中偏瘫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脑卒中偏瘫发病前存在精神障碍、认知障碍、运动障碍以及研究过程中退出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重点了解患者疾病进展以及康复情况,强调基础性措施的运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阶段性护理。①发病阶段。该阶段指患者因脑卒中引发运动障碍,开始接受治疗的早期阶段。护理原则为综合干预,强调控制原发疾病,同时做好患者病情评估、信息记录,以心理疏导应对负性情绪,以床周运动为主,避免疾病恶化,也为后续相关护理工作打下基础。脑卒中偏瘫患者病情存在差异,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完全丧失运动能力,医务人员结合患者病情做好早期评估,作为后续治疗和护理的参考。采用柔性语言传递各类知识和积极信息,鼓励患者正确看待疾病、配合护理。如告知患者“偏瘫并非不可治疗”“脑卒中是可以控制的”等,对于病情较严重、合并症多、体质较差、情绪波动明显的患者,要求与家属进行交流,避免过多谈论病情危害,以免患者产生担忧、焦虑等负性情绪。同时,建议患者家属参与心理疏导。床周运动包括关节活动和肌肉组织按摩两个方面。每隔2 h帮助患者进行体位、四肢位置变更,早晚辅助患者进行膝盖、上肢等处关节屈伸10~20次。对患者下肢、肩部等影响运动能力的肌肉群进行按揉,背部、腹部可适当进行牵拉,以患者感到轻微酸疼为宜。②病情稳定阶段。该阶段是指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运动障碍、卒中等级别已经得到确定。护理原则以运动为主、药物为辅,同时持续进行心理疏导和并发症的预防。运动护理的重点是结合患者特点,该院将患者分为三个级别,偏瘫情况严重、失去自主活动能力的患者和年龄>65岁的患者,列为一级患者,运动方式为床周运动和全程监护运动,持续进行“发病阶段”的关节活动、肌肉组织按摩。同时护理患者每天进行离床活动,在护理人员和家属的辅助下,缓慢进行站立、行走练习,每次持续3~5 min,以患者感到轻微疲劳为宜,运动间隔为2~3 h;具有一定运动能力,年龄>60周岁但≤65周岁的患者,列为二级患者。其运动原则为室内外活动相结合,采用散步、慢走的方式进行锻炼,促进代谢、血液循环,使肌肉组织恢复运动记忆,每次持续10~20 min。二级患者也需要护理人员或家属陪同。年龄在60岁以下、有一定运动能力的患者,列为三级患者,在上述运动的基础上,调整活动时间和内容,早晚散步、慢走持续30~45 min,且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练习。患者自主行为能力理想的情况下,可独立进行运动练习。③长期护理阶段。长期护理阶段指患者病情开始好转,出院进入恢复期的阶段。护理原则为生活化护理,即部分保持专业的护理措施,同时尝试将患者的生活恢复到常规状态。专业护理措施包括用药护理、运动护理两方面内容,与病情稳定阶段相同。饮食干预原则为限制脂肪、高含糖、高含钠食物摄入,增加饮食中蛋白质和植物纤维占比,并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营养不良的问题。晚间21:00后、入睡30 min前,建议患者避免摄入大量食物。认知干预主要针对出现认知障碍的患者,首先引入生活中常见元素,如各类食物、用具等,之后引入复杂概念,如疾病、健康等,逐步恢复患者的认知能力。习惯干预重视帮助患者戒除不良习惯,如部分患者存在较长时间的饮酒史,导致血压偏高,是造成出血性卒中、偏瘫的重要原因。要求患者避免饮酒,如难以在短时间内立即戒除,也可通过其他饮料、纯净水作为过渡,逐步戒酒。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运动能力、生活质量和认知能力。运动能力借助运动功能评定量表(MRS)进行,分为6级,等级越高表明患者运动能力越差。生活质量借助生活质量量表(SF-36)表示,该表满分105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认知能力评估以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估量表进行,满分2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认知能力越理想。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1、3、6个月后,运动能力、生活质量和认知能力较对照组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1、3、6个月后指标比较(分,

3 讨论

偏瘫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此前学者在研究中发现,约有10%~40%的脑卒中患者受到偏瘫问题的困扰,其中约3%病情严重,需长期卧床〔1〕。由于脑卒中预后多不理想,即便患者运动能力未完全丧失,也依然需要长期接受护理。此前常规护理偏重于了解患者原发疾病以及相关指标的控制情况,如血压、血流动力等,价值较有限。该院在本次研究中,引入了阶段化护理措施,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也有学者分析发现,当患者接受了康复指导后,其生活质量可提升10%~15%〔2〕。有学者发现患者认知能力在优质护理下得到快速恢复,较常规护理模式下的患者高20%〔3〕。还有学者发现,长期性的延伸护理更有价值,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能加快患者运动能力的恢复速度〔4〕。

综上所述,阶段化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认知能力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偏瘫病情阶段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