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式护理服务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转归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2021-06-09宋乐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互动式护患效能

宋乐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老年科,南京 210009

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基本特点是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加重性进展,且多伴有对有害气体、颗粒所致的肺部异常炎症反应,危害极为严重。COPD已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共同被列为“四大慢病”,同时也是人类死亡的第四大病因〔1〕。据统计〔2〕,我国目前已有超过1亿COPD患者,且该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可危害呼吸系统、心肌组织等,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研究认为〔3〕,若老年COPD患者出现急性加重表现,再次急性加重的风险将会显著升高,因而对AECOPD患者需加强管理。报道显示〔4〕,目前老年AECOPD患者多接受常规护理,虽可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但患者病情转归缓慢,自我效能感低,且护患之间缺乏沟通。互动式护理服务是指加强护患的互动,能够使护理人员更为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而为其提供高质量、精细化的护理服务〔5〕。本研究探讨互动式护理服务在老年AECOPD患者中应用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老年AECOPD患者120例,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和互动组,各60例。常规组男46例,女14例;年龄60~83岁,平均(74.52±5.66)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03±0.41)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18~46分,平均(32.03±5.22)分。互动组男44例,女16例;年龄60~85岁,平均(74.47±5.69)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05±0.44)年;APACHE Ⅱ 18~45分,平均(31.97±5.08)分。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COPD,且均处于急性加重期〔6〕,②年龄≥60岁,且性别不限,③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且能配合完成调查和研究,④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类型呼吸道疾病者,如肺癌、哮喘等,②伴有意识或精神障碍者,③合并其他类型急慢性疾病者,如慢性胃炎、急性重症胰腺炎等,④伴有严重外伤者,⑤已经参与其他医学研究者。

1.2 方法

1.2.1常规组 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根据医嘱提醒患者配合完成相关检查,并协同临床医师对其实施对症支持治疗,给予叩击排痰,做好气道管理,给予患者家属相关照护指导,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变化,积极稳定并控制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指导患者使用病床呼叫铃,做好病区卫生保障工作,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为其提供服务,在患者出院前详细交代医嘱内容并提醒家属做好照护工作等。

1.2.2互动组 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互动式护理服务,其中常规护理与上述常规组方法完全相同。互动式护理服务:①入院当天护患互动:主动帮助患者安排好病床,更换床单、被罩、被子、枕头、枕套等,帮助其整理床铺,并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姓名、年龄、疾病状况等,注意观察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协同患者及其家属办理好入院手续,主动与患者热情沟通,保持微笑,鼓励患方主动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明确表述患者自身的护理需求,同时由责任护士做好记录,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作为参考,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护理以满足其护理需求,并且护理人员还应当主动向患者讲解大致治疗规划、预计费用、需要患者做好准备和配合的项目,鼓励其自由提问、畅所欲言,加强护患沟通与交流。②入院次日至机械通气结束:每天早上9点和下午2点定时开始询问每位患者的感受、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自觉症状,同时需要护理人员观察其情绪状态和症状变化,在给予叩击排痰、呼吸道管理的同时做好支持工作,积极控制临床症状表现,做好相关并发症防控,与此同时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主诉不断调整护理方案和护理服务的重点,确保其身心均处于舒适的状态,保证症状快速缓解,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积极控制并发症。③机械通气结束至出院前:每天早上9点由护理人员细致询问患者是否有异常自觉症状,了解每位患者的护理需求和建议,记录当前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如护理操作不熟练、护理操作疏漏等,由护理人员在每天的早会上总结问题,提醒所有护理人员注意改正,调整护理服务策略,尤其是针对比较突出的问题,加强对患者护理需求的重视力度。

1.3 观察指标

1.3.1病情转归情况 ①机械通气时间、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缓解时间;②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气胸、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统计总并发症发生率。

1.3.2护理前、1 w后、2 w后自我效能感变化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文版进行评价〔7〕,共包括10个项目,各项目1~4分,总分10~40分,评分越高认为自我效能感越佳。该量表1 w重测信度为0.83,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7,效度方面各项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为0.60~0.77,结构效度理想。

1.3.3护理满意度 参照文献〔8〕进行调查,共包括护理态度、主动性、护患沟通、护理技能共4个维度,每个维度均包含2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别以1分、2分、3分、4分、5分表示极其不满意、不满意、尚可、满意和很满意,总评分20~100分,评分越高认为患者对对应维度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病情转归情况比较

互动组机械通气时间、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且前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比较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不同时刻自我效能感评分变化比较

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显著增高(P<0.05),且互动组1 w后、2 w后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不同时刻自我效能感评分变化比较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互动组患者对护理态度、主动性、护患沟通和护理技能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老年AECOPD患者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且常需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以维持正常的呼吸状态,但常规护理并不能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症状缓解时间等,且患者常出现气胸、胸腔积液等并发症,难以有效促进病情转归〔9-10〕。有报道指出〔11〕,自我效能感对老年患者的情感具有重要影响,与积极和消极情绪也有紧密的关联,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可帮助老年患者更好地、更积极地面对疾病造成的压力,更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因此在老年AECOPD患者中,护理人员应积极寻找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以促进病情转归,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本研究表明,互动式护理服务在老年AECOPD患者中应用可加快恢复,减少并发症,促进病情转归,并且还可有效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研究发现〔12〕,老年AECOPD患者的病程越长,预后不良的风险越高,因此促进临床症状缓解有助于改善预后,促进康复。互动式护理服务更为重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并且在强化护患沟通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了护患配合的优势,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因而有助于促进老年AECOPD患者快速康复〔13〕。此外,互动式护理服务在老年AECOPD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中均要求护理人员密切与患者沟通,获得其护理需求和有关护理建议的信息,方便及时调整护理服务方案和策略,不断为其提供针对性强、个性化、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因而患者的病情也可得到显著控制〔14〕。故此,互动式护理服务是促进老年AECOPD患者病情转归的重要动力。老年AECOPD患者多由于长期患病,加之急性加重期各种严重症状的折磨影响其自我效能感,而互动式护理服务可为患者提供安慰和鼓励,使其勇敢、积极、理智地面对自身疾病,能够保障其心理健康,同时也可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本研究还显示,互动组对护理态度、主动性、护患沟通和护理技能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可知老年AECOPD患者对互动式护理服务实施期间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主动性、护患沟通和护理技能方面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表明互动式护理服务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且在多个方面均可获得理想的成效。互动式护理服务强调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本人、患者家属的沟通和交流,提倡不断获得患者关于护理服务改进的信息反馈,主张根据收集到的患者意见和建议对护理服务方案和策略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改进和调整,从而可以保证每位患者均能够获得个体化的护理服务,且每位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均可在最大限度上得到满足〔15〕。另外,互动式护理服务还可帮助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是否出现自觉症状,是否有某些异常,也是促进病情转归,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原因〔16〕。

综上所述,建议对老年AECOPD患者实施互动式护理服务,不仅可促进病情转归,增强自我效能感,还能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主动性、护患沟通和护理技能的满意度,相较于常规护理凸显出明显的优势,值得借鉴与推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互动式护患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