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期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2021-06-07周小玲李丽英谢玉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4期
关键词:交叉感染门诊风险管理

周小玲,李丽英,谢玉英

(阳江市中医医院,广东 阳江 529500)

0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冠状病毒所引发的一种肺部炎症。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主要是通过接触以及飞沫传播,会经由人体的口、眼、鼻粘膜入侵人体,潜伏时间约为2-14 天,且潜伏期存在传染性[1]。人群感染后,其主要表现为乏力、干咳、发热、呼吸困难以及流涕等症状,对于病情较轻患者,其并不会产生发热等较为显著的症状,但是其依旧具有传染性。因为感染者很有可能不会产生发热症状,因此临床很容易误诊为上呼吸感染科疾病,进而在候诊、排队以及就诊期间传染,人群易感风险较高[2]。因此怎样对来院就诊患者进行身份核查,对疫情进行正确排查,并对诊疗秩序进行有效维持,在当前已经越来越成为门诊护理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是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期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本院2020 年05 月至2020 年10月所纳入的180000 次数的来院就诊患者。其中男性100000例,女性80000 例,平均(46.59±1.22)岁。患者临床资料完善,可以接受和配合护理风险管理工作。

1.2 方法

按照常规方式做好对来院就诊患者的身份核查、询问流行病学史及测量体温等预检分诊流程工作,保持诊疗秩序,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护理风险管理:①环境护理和个人防护。相关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并执行二级防护标准,穿戴工作帽、工作服以及医用口罩,在接触患者之后则要及时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对于发热门诊以及预检分诊,要保持空气流动,每天对使用过的各种医疗用品,要对其实行彻底性消毒,并使用含氯消毒剂做好物体表面以及地面的消毒杀菌工作。②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在预检分诊中,护理人员要坚持新老搭配的原则,由经验较为丰富的护理人员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引导,年资高较为谨慎,年资低较为灵活,两者搭配能够准确快速完成预检分诊流程。与此同时,因为门诊人流量相对较大,潜在感染患者较多,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会随之增加,因此很容易产生紧张以及恐惧心理。对此需要给予护理人员科学的心理指导以及后勤保障,缓解其焦虑恐慌等情绪。此外,做好人员分配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分配工作,做到权责分明,责任到人,降低风险。③强化预检分诊人员培训。医疗机构要按照岗位职责做好对护理人员实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强化其对疫情的认识和了解,使其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感染防控的技能以及有效方式,同时对岗位责任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进而促进护理工作人员操作技术、沟通技巧以及职业防护意识的进一步强化,切实做到尽早、及时、正确排查疫情。④门诊预检分诊。对来院就诊患者实行预检分诊,耐心询问患者是否存在风险地区旅游史以及居住史等,耐心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乏力、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各种异常症状,同时对患者体温进行测量,对于体温超过37.3 摄氏度患者以及存在异常症状患者,则要及时通知专门人员将患者送到发热门诊。医院的发热门诊设置在离病区以及急诊大楼都相对较远的独立楼房中,并设立相应标识。与此同时,要设置隔离卫生间以及诊室等,并在该区域做好挂号、检查、就诊以及取药等工作,设置医务人员工作区域以及专门通道,进而实现对未感染患者以及疑似人群的有效隔离。护理人员要熟悉发热门诊布局设置,能迅速指引发热患者正确就诊路径。⑤强化健康宣传教育。对于门诊患者来说,强化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要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以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的形式实行健康宣教。告知并监督患者佩戴口罩,在候诊时,要耐心讲述疾病的正确防护方法、易感途径以及强化机体抵抗力的有效方式、可能会产生的症状以及有效辨别方法等,进而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疾病的预防知识,提高疾病认识,做好自身防护。⑥完善制度。按照患者的现实情况以及护理工作中的潜在性风险对工作流程以及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并进行演练,对护理人员的自身应急能力进行考核,进而使其随机应变能力得到强化。⑦精细化巡诊。评估就诊患者情况,强化监督巡视,鼓励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潜在性隐患。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漏检率、误检率以及交叉感染率等情况,同时对其护理满意度进行详细记录,主要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3]。

1.4 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 20.0 分析统计值,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以()、百分号描述,开展t和χ2检验;组间值P<0.05 时存在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2.1 对比护理前后的漏检率、误检率以及交叉感染情况

护理后,其漏检率、误检率以及交叉感染率都低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护理前后的漏检率、误检率以及交叉感染情况[n(%)]

2.2 护理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前的总体满意度显著低于护理后(P<0.05)。详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着较强的传染性,其会在较短时间里蔓延、传播,不但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还会引发民众恐慌[5]。门诊不仅是医院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最早接触患者的重要部门,因此门诊工作的完善性对于强化新机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和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6]。

护理风险管理指的是对潜在性或者是已经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处理,进而对其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促进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获得进一步提高的护理管理程序,其对于保证临床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对各种不良事件的产生进行有效预防,能够对临床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效进行保障。通过在门诊预检分诊中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实行健康教育、筛查、疾病防护以及隔离诊治等干预,对疫情的传播以及蔓延进行了有效控制,不仅充分确保了医务人员以及患者安全,还促进了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值得在疫情期间推广和应用[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后患者漏检率、误检率以及交叉感染率都低于护理前;并且和护理前的护理满意度相比,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差异明显(P<0.05)。说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期门诊预检分诊中,护理风险管理对于降低漏检率、误检率以及交叉感染率都是非常有利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护理成效,可以有效降低误漏检率、误检率和交叉感染率,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交叉感染门诊风险管理
门诊支付之变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折痕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小儿会阴烧伤护理中食物保鲜袋接尿的应用价值评价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