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塞病人予以阿司匹林结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NIHSS与Barthel 评分的影响

2021-06-07陈湛蒋上润曾斯璐陆海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4期
关键词:神经节神经细胞脑梗塞

陈湛,蒋上润,曾斯璐,陆海玲

(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广东 湛江 524000)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急性脑梗死在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年发病率及年死亡率极高,前循环脑梗死致残率高,如何及时恢复缺血区血流灌注、改善缺血区血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成为社会、医学界一个难题[1]。如果急性脑梗塞患者未得到第一时间规范化的治疗,必然会留下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智力障碍、肢体功能受损等。在临床治疗中,传统的降压、脱水、神经营养等一系列对症治疗方案,尽管能够达到疾病缓解等效果,却不能完全逆转。从发病原因上来看,脂质代谢障碍或紊乱等引起的颈动脉斑块是一个最关键的诱发因子,如果斑块破裂转移到脑循环中,一般会导致目标血管受阻,从而诱发局部梗死,另外,还有一些脑梗死的形成一般是因为血液粘度提升、血小板活性激活后局部血栓出现所导致的,所以,抗血小板、抗脂等药物是能够对脑梗死病情等发挥一定的改善效果。针对已经出现脑梗死的病灶组织来说,其局部组织神经该如何实现功能重建与神经再生呢?这是广大医生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对脑梗死患者的病情治疗及生活质量提升具备一定的重要影响作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yl tetrahexose ganglioside,GM1)为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一种中枢神经修复药物[2],能够介导神经生长因子的再生,同时激活神经细胞,其功能已经在临床动物实验中得到有效地验证,现今该药物是治疗脑梗塞疾病的一个比较理想的药物。另外,而阿司匹林则对小血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多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和血栓的临床治疗。为了评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干预效果,本研究选取24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GM1 治疗,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Barthel 评分变化的比较,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0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8 例。所有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均符合1995 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4]。纳入标准:(1)年龄在18 至85 周岁之间的男性或女性患者;(2)发病时间6~48 小时内;(3)经头颅CT 或MRI 证实,并排除颅内出血,无全身严重并发症,无意识障碍,检查合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在4 分到20 分之间;(4)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排除标准:(1)出血的患者,颅内出血、出血性脑梗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血管功能异常导致的出血倾向,血友病及其他凝血障碍、月经期间、手术期间、消化道出血、尿路出血、咯血、流产分娩后等伴生殖器官出血的孕产妇等;(2)脑栓塞或可能患脑栓塞的患者;(3)对阿司匹林或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过敏的患者。其中男性17 例,女性7 例;年龄49~85 岁,平均(67.37±8.48)岁。

1.2 治疗方法

所有纳入研究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均严格执行《脑卒中综合规范临床内科诊治方案》有关要求进行[5],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抗感染、保持电解质平衡、溶血栓等,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100mg/片,国药准字J20171021)100 mg 治疗,每日一次;40 mg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mg/支,国药准字H20093712)和100 mL 生理盐水配制的注射液,进行滴注,每日一次,治疗疗程1 周。

1.3 观察指标

患者神经损伤程度采用NIHSS 评分评估,NIHSS 的粉越高说明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采用Barthel 功能评分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 得分越低说明患者活动能力恢复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两两对比采用t检验(ttest)进行分析。所有分析P<0.05 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干预后NIHSS 和Barthel 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4.59±12.44)分 vs.(67.12±9.25)分,(2.23±2.01)分 vs.(6.01±3.45)分;P均<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和Barthel 评分变化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和Barthel 评分变化对比()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心脏类疾病[3,4],其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严重程度可随脑损伤的部位、面积、梗塞的动脉大小以及缺血程度而不同,轻症患者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出现短暂性发作,而病情严重者可伴随肢体瘫痪、昏迷、失语、急性癫痫等临床症状,以基底核区、双侧额叶、颞叶区发病较为多见。临床研究表明[5-7],在脑梗阻治疗过程中实施及时有效的疏通栓塞动脉、恢复缺血区、血液流供应及保护已受损的神经细胞为临床治疗关键。

氧化应激反应与急性脑梗塞的形成、进展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局部脑血管受阻、附件神经细胞出现缺血缺氧性受损的过程中,很多氧自由基形成且对已受损细胞膜带来很大的损害,必然会导致其功能出现障碍,乃至凋亡。在持续性的缺氧缺血等状态下,则会引起脂质过氧化形成,基于缺氧情况下,更多的氧化代谢产物形成且快速损耗体内的抗氧化物质等,促进脑组织局部及全身氧化,导致抗氧化平衡状态被打破等。如果脑损伤问题比较严重、氧化应激反应愈发强烈等情况下,局部的氧化应激指标能够渗透到血脑屏障中,然后转移到外周血系统,所以,在临床检查的过程中,检测血液内的氧化因子及抗氧化因子等含量是能够间接性地说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另外,在治疗方面,常规的原则是降颅压、降血压,所以,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降脂药等属于治疗急性脑梗塞疾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药物,这能够有效地抑制脑梗塞病灶的扩大,也能够有效地预防远期二次梗死等出现。不过,针对已经发生缺血性缺氧性受损的梗死病灶来说,具备的神经细胞受损的问题该如何得到解决呢,这也是现今临床医护人员需要思考的一个重难点。神经元受损的发生必然会引起该病灶周围的功能受损,其临床表现:语言、吞咽、行动能力缺损,乃至丧失等,若需要选择针对性的药物对神经细胞功能给予重建,并进一步促进受损神经元的再生与修复等。阿司匹林和GM1 均为临床常用药物,但鲜有联合治疗脑梗塞的案例。阿司匹林为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血栓药物,多为预防性治疗心肌梗塞和脑缺血,对疏通栓塞动脉,恢复缺血出血带供血具有重要意义,可显著降低脑梗塞患者的死亡率[6]。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含有丰富的唾液酸的糖鞘脂,对刺激神经再生等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逐渐被运用到各类脑外伤疾病的术后神经功能重建方面,由此来看,其可促进神经重构(Neuroplasticity),加速神经修复,改善脑部血流动力学特征,保护营养受损的神经细胞等。Prasad M 等[8]通过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前后各项病状体征的研究发现GM1 对神经组织有亲和性,能通过血脑屏障,嵌入神经细胞,起到保护和营养作用,经 GM1 治疗的患儿病状体征改善较明显,有效率约92%。本研究结果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干预后NIHSS 和Barthel 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74.59±12.44) 分 vs.(67.12±9.25) 分,(2.23±2.01) 分 vs.(6.01±3.45)分;P均<0.05]。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结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可有效改善其NIHSS 与Barthel 评分,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康复,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神经节神经细胞脑梗塞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沉默RND3表达对氧糖缺失/复氧复糖损伤海马神经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为什么大脑能记住事情?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沙苑子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中枢化机制探讨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