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基础》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2021-06-03范鹏珍曾奇峰贾仁伟肖明清

上海商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基础育人思政

范鹏珍 曾奇峰 唐 红 贾仁伟 肖明清 吴 玲

0 引言

“课程思政”是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将思政元素融入各类课程各个环节,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立德树人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1-2]。《创业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以下简称“思创融合”)的重要内容,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湖南文理学院《创业基础》课不仅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而且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中也融入思政元素,探索了一套“内容+方法+工具”的“一体两翼”《创业基础》课程思政模式并进行了实践,旨在让学生提升“知行合一、积极行动”的创业思维和能力、增强“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1 《创业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1.1 是不确定性时代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世界不确定性的存在。由此,只有用创业思维为青年学子赋能,才能使之有所作为;只有将“思创融合”,用教育的长期主义对冲世界的不确定性,才能培养并增强大学生面对不确定性的生存发展和价值创造的能力,使之成为不确定性时代的弄潮儿。

1.2 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的需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三全育人的重要阵地,思创融合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要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的目标,教师是全员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探索思创融合的育人新模式势在必行。

1.3 是服务国家战略实现民族复兴的需要

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加速重组。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党中央作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3]的战略决策。同时,我国要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只有教育学生用创新创业的精神和敢于担当的勇气直面挑战、随机应变、服务于国家战略,方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2 《创业基础》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本研究经过设计和实践,构建了包括“内容、方法、工具”在内的“一体两翼”《创业基础》课程思政模式。

2.1 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

不确定性时代背景融入《课程概论》。列举中美贸易战、科技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案例说明我们所处时代存在的不确定性事件愈加频发,同时强调我们党和政府在应对这些事件时的优异表现,使同学们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中华之更加强大而奋斗。

党史和党的最新理论融入《创业团队》。结合中共一大会议和秋收起义等历史事件,讲解创业团队是“为了一个共同愿景、一起去做有可能失败却又有价值的事情的一群人”。他们中有“灵魂人物”(领导者),有共同愿景和目标,同时在思维、能力、性格等方面又有互补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设计思维框架》。设计思维的原则是以“用户为中心” “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创新创业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社会进步。

“两弹一星”精神、华为为应对美国打压而启动“南泥湾计划”的案例融入《创业资源盘点》。教育学生从自己拥有的资源出发,不必受制于人,风险可控,用很小的成本就可立即行动,并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当下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课程末尾《商业呈现》一章让学生分组展示团队的“创业项目”,互相提出意见,老师点评。老师结合“黄金圈”工具和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冠军争夺赛的项目路演视频,说明创业项目“做什么”和“怎么做”固然重要,同时“为什么做”更加重要,创业团队的初心使命、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更能打动人,同时也能够支撑创业团队行稳致远。

2.2 教学方法融入思政元素

本课程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是五步教学法(连接、呈现、体验、反思、应用)[1]和Boppps教学法[4]。这两种方法均要求教师课前对课程内容做精心设计、均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和反思提升。

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引导学生像设计师一样思考,做任何事情都要事前有准备、有目标、有的放矢、精心设计安排,过程中要全神贯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互相启发,共同完成任务。

注重复盘反思,无反思不学习。课堂活动有反思、课后作业有反思、期末有总的课程反思,引导学生像创业者一样思考和行动。通过反思和总结,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内化。

2.3 教学工具融入思政元素

本课程主要运用云班课App和“火种节”微信小程序作为辅助教学工具。

云班课的使用贯穿课程始终,主要用于课堂活动、考勤和布置作业,实时记录学生表现,纳入平时成绩;同时,部分作业以项目团队完成,训练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有些作业设置了学生互评环节,有效评价一定数量的他人作业可获得额外的奖励分数,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思想碰撞。

“火种节”微信小程序主要用于开展“极速创业体验活动”,完成创业问题探索、创意方案、用户测试、形成项目雏形、进行商业呈现等环节,促进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团队协作共创,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做到知行合一、行动胜于一切。

3 《创业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调查和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对甲(109人)、乙(124人)两个教学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别获得有效调查问卷97份、113份。问卷调查内容统计结果及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老师除了讲《创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外,还讲了哪些内容”。此为多选题,设置了10个选项,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思政内容调查各选项及两班学生选择比例

第二,“结合上一题,你认为老师在课堂上是否融入了思政教育的内容”。结果显示,认为老师在课堂上融入了思政教育内容的学生比例分别为甲班87.63%、乙班90.27%。大多数同学认为老师上课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三,“你认为老师在课堂上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对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是否有用”。结果显示,选择有用的学生比例分别为甲班91.75%、乙班84.96%。大部分同学认可课堂上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对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

第四,“你认为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创业基础》课是否有必要”。选择“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学生比例分别为:甲班55.67%和39.18%、乙班61.95%和31.86%,总数均在94%左右,同学们普遍认可《创业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第五,“你对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创业基础》课的态度如何”。选择“非常欢迎”和“比较欢迎”的学生比例分别为:甲班55.67%和37.11%、乙班68.14%和24.78%,总数均接近93% ,同学们总体上乐意接受《创业基础》课课程思政。

4 结语

综上,“内容+方法+工具”的“一体两翼”课程思政模式,将思政元素全方位地融入《创业基础》课的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学-悟-用”相结合的自觉性。学生对课上融入的思政教育内容认知清晰,普遍认可《创业基础》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乐意接受这种模式的课程思政。本研究可为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以及思创融合育人新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基础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不等式”基础巩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整式”基础巩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