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

2021-06-03撰文侯熠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

世界建筑 2021年5期
关键词:大吉建筑学图解

(撰文:侯熠,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

大吉岭的盛名:印度公平贸易茶种植园的劳作与公正

The Darjeeling Distinction: Labor and Justice on Fair-Trade Tea Plantations in India

作者:莎拉·贝斯基/Sarah Besky

译者:黄华青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图解建筑词典

A Visual Dictionary of Architecture(Second Edition)

作者:程大锦/Francis Dai-Kim Ching

译者:徐皓,马崑

出版:天津大学出版社,2021

《大吉岭的盛名》是布朗大学人类学系助理教授贝斯基出版的博士论文,基于她在印度与尼泊尔交界的大吉岭地区2006-2011年间的人类学田野调查。调查期间,贝斯基被当作一个“会说尼泊尔语的女孩”,大部分时候与种植园的女茶工一起工作,并对种植园的管理者、种植园主等进行访谈。这本优秀的著作融合了对经济、社会和文化面向的关注,致力于借助深厚的民族志书写,揭示大吉岭“品味”背后的大吉岭社区的权力与历史复杂性。本书提供了人类学应用的一种可能性:借参与观察获取本土知识,为问题的真实解决提出可能。该书2013年在美国出版后,获得美国经济人类学学会最佳著作奖。

作为针对一个10万人口规模聚落的民族志,作者清晰地叙述了这片地区200年来如何从“自由的荒地”演化为英国人的“避暑山城”和茶叶“血汗工厂”,其间基础设施的兴建和衰落,以及过去几十年中的民族运动。

贝斯基的写作中突出了女工们心目中的“industri”和“bisnis”生意这一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本地人心目中被理想化的“过去”,是殖民地时期的观念遗产:充满了照顾关系的industri。茶园女工视角的“照顾”,是人对茶的照顾、种植园主对于茶工家庭的照顾。本书所提供的方法论,是在注重时间性的视野中回归更接近居民感受的“人—物”关系与政治关系,从而更接近“解决方案”。否则,如书的结尾所归纳的,将陷于长期的“better than nothing”的不可解状态。我们从贝斯基的书写看过去,在大吉岭所面临的环境衰退背景下,“公平贸易” “原生态”旅游视角以及小额贷款,都只能从表面上维持产业的运行和种植园主的经营模式,而女茶工视角下的“人—物”关系,才是大吉岭茶园解开问题的钥匙。

从政策的角度看,大吉岭的核心矛盾在于,复兴起来的大吉岭种植园经济,缺少公共资金或企业资金用来投入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修复;而“公平贸易”、廓尔喀民族运动,也都由于各自历史想象的贫乏,无法处理大吉岭真实的社会问题:男性缺少就业机会、低工资和福利体系的缺失。面对复杂的、因国际贸易中的商业策略导致误解的大吉岭,贝斯基的笔调有一种博览群书式的从容。

对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建筑学人来说,本书的启示在于,每个聚落有自身独特的历史、观念和难解之题。本书是一个异常耐心、细致而“社会科学”风格的分析,告诉读者即使在 “公平贸易”运动中,受益者仍然是善于营造品牌的种植园主,而不是普通茶工。我们也可以说,作者用精致的手术刀对人群、历史和观念进行了解剖,揭示无形之事的复杂性。□ (撰文:齐晓瑾,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人文与创意城市研究所副所长)

了解一个学科往往是从名词开始的,认知基于概念、观念逐步建构起理论系统,专业领域不断精细化,通过厘清每个概念,认识深度得以加深,而专有名词的积累过程也逐渐增加了知识密度。

以词典的方式来拆解一个学科,并以图解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对于概念的感性化理解。人的大脑左右各半,左脑思维强调理性,以逻辑和推理理解问题,而右脑负责感性,以直观的方式认知世界,图解则是一种调用全脑资源,进行深度学习和记忆的方式。读图是一种本能的、高效的信息处理方式,如果文字的信息量以字节计算,图像就是它的百千倍。图解作为记录、认知和分析方法,将知识点编结在整个系统上,以感性的方式封装成图画,便于调用和高效读解。

建筑学作为一门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学科,从学习建筑、从事设计到具体执行建造,图像贯穿整个过程,是沟通和解释设计思想的重要手段,图纸与文本相结合的存储方法,非常符合建筑学的专业特性。从文艺复兴时期设计师们的手稿到中国的《营造法式》,再到梁思成先生细致入微的测绘笔记,粗细变化的线条表达剖切关系及光影的微妙变化。彭一刚先生的著作《建筑空间组合论》亦是以图解分析的方式,让入门者得以窥见建筑专业的门径,也让实践者可以由此不断构建自己的设计哲学。

程大锦先生是美国注册建筑师、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建筑系荣誉教授,多年致力于以图解的方式解读建筑学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理论,是一位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资深学者。这本厚重的“词典”是他继《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图解室内设计》等系列作品之后的又一力作。这部书,在建筑教育中揭示本质性主题的基础要素,图解了统御实践用途的原则与概念。他所有著作中一以贯之的清新画风,带有古典意蕴且一丝不苟的线条极具个人风格,手写的字体和编排方式,在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也极具辨识度。

《图解建筑词典》兼容文理,将建筑从构建、设计、科学、艺术等若干层面做了全面的梳理,再拆解成单元和元素,历经数年完成了这本建筑学专业的视觉词典。

整部书将关注点放在重要术语上,从建筑学相关系统的概念入手,对偏重工学的结构学、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做了全面剖析,而在人文方向上对建筑简史、装饰手法、透视绘图、色彩学分别加以讨论。作为一本专业工具书,随手翻开一个主题,图文并茂的画面立体生动地揭示了单独的建筑要素,可宏大到屋宇拱圈的建造,也能精细地对螺钉分门别类,整部书在哲学和美学高度上,包罗万象的知识广度和细致入微的专业精度方面都堪称经典。

作为译著,翻译过程谨遵原书英文A-Z的字典体例,同时也编写了汉语拼音顺序的索引,增加了国内各种对标的规范,更加符合本地化的应用习惯。专业名词的中英文对照文本,提供了国际视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阅读英文文献专业词汇的障碍。正如书中所说,一图胜千言,相信这本广受赞誉的厚重词典,定会成为建筑学专业必不可少的资料典籍。

猜你喜欢

大吉建筑学图解
虎年大吉等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诸事大吉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Ma première démonstration de taijiquan
2018狗年大吉(第三辑)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
图解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