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昊

2021-06-03李昊

世界建筑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师学生

1992年入读冶院,恰逢国内建筑学专业评估启动。系里迎评促建整修东楼,不小心烧了老楼木屋架,东楼改造的持久战从那时开始,记录了30年来的风云变幻。1990年代初的专业学习从三大构成起步,鸭嘴笔墨线、裱纸渲染、水墨淡彩……然后各类型建筑一路画过来。老先生们都在第一线教书,“三大长老” “四大师太” “四大杀手”是金庸时代的学生对教师的敬畏,至今历历在目、感佩难忘。毕业设计参加UIA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凭着几张照片猜测巴塞罗那的设计场地,无疾而终。大学毕业同学们大部分投奔生机勃勃的建筑设计市场,系里教师青黄不接,于是我本科毕业就留校了。25年白驹过隙,如今也成为学生眼中的“魔鬼教师”,续写着东楼故事。

1 《城市规划快速设计图解》

2 《城市公共中心规划设计原理》

3 《公共空间的意义——当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价 值思辨与建构》

4 《墙志:历史进程中的西安明城城墙》

5 《屋志:地域视野下的西安明城建筑》

6 《街志:生活维度中的西安明城街道》

7 《形志:场所精神下的西安明城形态》

场所营造:此地·此人·此时

中国城市建设经历40余年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数量上的“温饱”问题,取得的成绩令世界瞩目,甚至在很多方面比发达国家还“富”余。但是,“粗放式增长”背景下的建成环境普遍“贵气”不足,有3个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第一,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城市建设忽略地方风土和文脉传承,原本的“修养”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遗产意识缺乏、文化观念狭隘。

第二,运动式旧城改造忽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多元需求,缺乏包容的“气度”,烟火气消散,城市街区整体划一却活力低迷。

第三,建成的新城和改造的旧区存在贪大求洋、尺度失调、风貌雷同、简陋粗鄙等问题,城市品味不高、“精神”难觅。

2011年底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这意味着以数量增长为特征的前城市化已基本完成,以品质提升为特质的后城市化拉开帷幕,转型时代的中国更加需要引导社会健康发展的新价值体系。“富”而不“贵”是转型期社会的典型特征,如同狄更斯笔下的《双城记》,当新旧价值观念尚处于排斥与争斗的过程中,空间建设不可避免地陷入“价值失范”状态。

从神到人、从精英到大众、从宏大叙事到日常生活,在当代科学技术和哲学认知的双重推动下,疏离已久的主客体关系重新开始修缮,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认。城市终于摆脱了“绝对”和“物质”的羁绊,回归人人之家园的根本价值,建成环境学科也开始全面的人性复苏。近年来城市设计得到广泛重视,这一方面反映社会发展对学科领域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城市建设的转型需求。

根植此地风土、关切此人需求、营造此时品质,践行以人为主体,以城市空间的建构机理为基础,以时间和空间的整体性为原则,以城市社会生活的场所营造为主要内容,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环境质量、场所特色品质为目标的城市设计,探究中国城市的修养、气度和精神是中国建筑学人的当下之任。

大学教育:星探·锁匠·参谋

知识经济时代推动知识范式变革,工业时代的科学理性遭遇全面挑战。知识观念从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向文化性、境遇性和价值型转型,原本建立在“客观的” “绝对的”知识基础上的人类“知识帝国”正在被一个新的、各种知识合法共存的“知识共和国”取代。

传统知识观念下的教学把知识当成定论,把学习简单地看成知识由外向内的输入过程,忽略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造成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欠缺。当探索、质疑被束之高阁,学生只会模仿和妥协,其结果必然是陈腐的技术八股横行,套路化设计遍地,城市个性迷失。

当代知识观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先天禀赋影响个体的认知与发展。教师需要像星探一样,努力发现每个人身上的潜质,引导学生在探索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挖掘自身潜能。专业教育更需要洞察个体差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寻找和专业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培养兴趣,提高专业素养,达成知识、能力的全面提升。

知识的持续更新和多元来源将教师拉下知识的神坛,更像是电影《黑客帝国》中的锁匠。虽然不再拥有知识的绝对话语权,但熟悉专业领域发展前沿和关键环节,掌握通往未来的钥匙。能够在恰当的时机为学生打开通向未知世界的关键之门,鼓励学生直面困难,勇于探索,开启属于自己的人生。

今天的学习已经成为伴随终生的日常行为,应对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和瞬息万变的现实社会。大学教师作为学生进入社会前最后一个学习阶段的守关人,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综合实战能力,做一个培养野战队的参谋,而不是仪仗队的教练。尤其面对中国存量更新的复杂现实和品质提升对实战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更需要让学生理解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顺时施宜的研究型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快把我哥带走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教师赞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